得記憶者得天下。
優秀學生與差生的區别,首先是記憶的區别。
記憶力有問題,即使看上去很聰明,也隻是個“小聰明”。
學過的知識記不住,考試時你拿什麼去做題。
可是,不懂學習的人卻不懂或者假裝懂這個道理。
同樣的老師在教,班上有的學生總是學不會,一檢測就漏洞百出。于是和他們交流,各科各章節的知識點要記住,知識點往往就是考點。
學生卻說,光記住, 不懂方法又怎樣?反正不會用,又何必記呢?
“記憶不牢,地動山搖。”我說。
學生卻怼了我一句:“記住不會用,山搖又地動。”
記憶和運用,哪個重要?
哪個都重要。
哪個更重要?
沒有更,兩個都最重要。記不住,運用從何談起?不會用,不用,記憶也就失去了意義。
近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的通知》。要求,中小學期末考試要減少機械記憶性試題,防止試題難度過大。
不管怎麼考,知識點記不住都無法考。
減少機械記憶性試題,不等于不檢測機械記憶性試題,更不等于不要記憶。
記不住就别奢想有好成績。記住了才可能談運用談方法。
怎麼記?
能理解性記憶,肯定最好。不能理解性記憶,機械性記憶也不錯。總之,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記住。
記住該記住的,才可能談靈活,談開放。至于怎麼記,用什麼方法記,因人而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管它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減少機械記憶性試題,并非否定機械記憶的價值和意義。隻是不提倡機械記憶罷了。不能理解性記憶,不機械記憶又能怎麼樣?管他怎麼記,總比不記好。
何況機械記憶是理解記憶的基礎。
哪個對知識的積累不是從機械記憶開始的?
一歲寶寶學說話不是百遍千遍重複的結果嗎?哪個寶寶開始的時候對事物的認識是從理解開始的?積累不到一定程度,理解就隻能“解不斷”“理還亂”了。
如果說理解是學習之王,那麼記憶就是王他爹。
光學不會用,山搖又地動。不錯。
但是――
記憶不牢,地動山搖。
不要因為減少機械記憶性試題,就忽略了記憶,能理解性記憶最好,否則,機械性記憶總比不記強。
得記憶者得天下,記不住,一切都扯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