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最特别的一個。它不像詩句、成語格式工整,出自名人之手。雖然它出自民間,被人冠以 “難登大雅之堂”的名号,卻對後人影響深遠,現如今仍被人津津樂道。就比如這句“晚不梳頭,早不說夢”,在一些農村地區,仍被人奉為圭臬。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它究竟是何意思,有無依據 ?
俗語
晚不梳頭
前半句話,主要有兩種說法。首先第一種是源于誤傳,其實最早人們所說的 “晚不梳頭”,其實不是“梳頭”而是 “束頭” 。衆所周知古人一般都是長發,男生會将頭發“束” 起來,
束發
女生一般會盤成發髻。等到晚上休息的時候,出于舒适通常都會把頭發散開。像唐朝詩人元稹的《恨妝成》中 “柔鬟背額垂,叢鬓随钗斂。”描寫的就是古代女子早晨起來,将前一天晚上散開的頭發,重新打理的場景。
發髻
另一種說話則與古代的生活水平有關,衆所周知古時候沒有電,人們在晚上都是點起燭火照明。并且古代的鏡子并不像我們現在一樣清晰,它一般都是銅鏡,隻能照出個大概的影子,比較抽象。相信大家都有晚上起夜上廁所,被鏡中的自己吓一跳的經曆吧。試想一下,在現如今科技當道的時代,我們都能被鏡中清晰的自己吓一跳。有何況是隻能看見,一個抽象輪廓的古人呢 ?
銅鏡
像是夏朝君王夏桀的一個寵妃,因為深得皇上喜愛被賜予一面琉璃銅鏡。寵妃非常寶貴這面鏡子,日日夜夜都放在床邊。
夏桀
有一天夜裡宮中闖進來了一名刺客,寵妃被門外抓捕刺客的官兵腳步聲吵醒,下意識地望了一眼身邊的鏡子。因為沒有點燈的緣故,寵妃沒有發現鏡中那個恍惚的人影就是自己,她以為是刺客,随即便吓暈了。等到在醒來,寵妃便由于驚吓過度,變得瘋癫起來。
早不說夢
後半句話則與人的情緒有關,衆所周知,我們做事的效率與我們的情緒有關。情緒好的話,辦事效率則會大大提高。正所謂 “一日之計在于晨”,早上的情緒在我們的一天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早上最好不要與人談論自己的夢。
因為如果是美夢的話,與人讨論無異于重溫了一遍。心中難免會有恍然若失的感覺,對于虛幻的東西戀戀不舍,從而産生厭世的想法。若是噩夢,則更沒必要和人分享了,好不容易夢醒了,幹嘛還要把自己再次拖入到恐怖場景中。
古人做夢
就像是《枕中記》中的盧生,在趕路途中客居一家旅店。由于連夜趕路的緣故,盧生出于疲憊在吃飯的時候,竟睡着了,很快他便進入了夢鄉。
盧生
在夢境中,他夢見自己功成名就,娶到了個家世顯赫、賢良淑德的妻子為妻。後來因為自己深得皇帝寵愛,仕途過順,遭到了當朝宰相的嫉妒,被陷害遭到彈劾。三年後盧生的冤情終于被平反,官複原職。但好景不長,沒過多長時間盧生又被冤枉與敵國勾結,被發配到了邊遠地區。幾年後同僚好友為他平反冤情,他再一次被召回中央。可是此時他已經八十歲高齡,再也沒有心力輔佐皇帝。于是他婉言提出了辭官的請求,但是皇帝始終不同意。最後他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因為勞累過度病死在了床上。
這時盧生被門外小二的吆喝聲吵醒,發覺自己趴在客房的桌子上。他這才晃過神,意識到剛才所經曆的一切,不過都是一場夢罷了。于是他起身準備去外面,吹吹風清醒一下。剛打開門對面房間的老翁,突然叫住了他,想與之一起同遊。在路上老翁看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問他剛剛經曆了什麼。盧生摸着頭傻笑說道:“沒什麼,隻是做了一個噩夢罷了。”
此時盧生本打算将自己的夢,告知老翁讓他替自己分析分析。剛準備開口,卻聽見老翁說:“既然是夢便不要太過耿耿于懷,那些不過是虛幻的東西并不重要,人生最重要的還是要認清現實,活在當下。” 盧生聽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除此以外,有些人的夢可能會涉及家人或是身邊的朋友,如果是美夢還好,如果是噩夢和身邊的人說了,夢境的主人公難免會産生不悅。雖然說隻是一個夢,但畢竟有夢是人潛意識的說法,說出來,難免會加劇和家人或是朋友的矛盾。
結語
由此觀之,老一輩的俗語還是很有道理的。其實無論是早上還是什麼時候,與人說夢都是毫無意義的事。它不過是像煙雲一樣虛無缥缈的東西,醒來後,就随着它的消散忘懷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