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新技術革命背景下産教融合對話活動”在濟南隆重舉行。政府、高校、企業共聚一堂,立足山東實際,聚焦深化産教融合,旨在推動山東省關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部署安排,促進新型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産業需求側深度融合,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
一、政府:堅定不移的推動産教融合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中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綜合試驗區。為服務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實施,山東省在教育領域針對産教融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鄧雲鋒在緻辭中表示,山東将堅定不移的推動産教融合。
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廳長、黨組書記鄧雲鋒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鍊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出現推動着産業快速升級,也對教育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鄧雲鋒認為,深化産教融合,促進教育鍊、人才鍊、産業鍊、創新鍊有機銜接,已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他表示,希望通過與慧科的戰略合作,深入推進産教融合的創新,探索人才培養新路徑。
鄧雲鋒在“對話活動”上也明确提出,從四個方面引導校企深度合作:一要強化“需求引領”。對接新技術、新産業和新業态的發展對人才供給的迫切需求,聚焦産業急需急缺學科專業,加快建立複合型、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體系。二是深化“引企入教”。讓企業深度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支持校企聯合設立産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共建共享生産性實訓基地。三是加強協同創新。校企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打通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移和産業化鍊條。四是推進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國際合作辦學、混合所有制辦學,通過體制變革不斷提高綜合運用政府财政、基礎設施、科技、産業、金融等資源的能力。
二、學校:培養适應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
學校是人才的供給側。當今社會的發展速度超乎人想象,如何培養能夠适應未來社會的人才是各級各類學校都需要思考的問題。為此,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校在産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上進行了諸多探索。山東與慧科集團簽署合作協議也是對産教融合、協同育人的一次創新實踐。
中國海洋大學教務處處長方奇志
中國海洋大學教務處處長方奇志提到,在海大複合型、創新性人才培養中,開放的課程體系和現代化的創新實踐平台這兩大亮點都與産教融合息息相關。據她介紹,開放的課程體系不僅是指海大開放的選課體系,也是指海大與産業的對接,通過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把産業中最前沿的師資、技術帶入到課堂中。另外,她說,海大已成立了創新教育實踐中心并擁有多個創新實訓基地,積極推動基于社會和産業真實問題、跨學科團隊學習的雙創活動,引導學生将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濱州職業學院院長石忠
基于地方的主要産業進行專業調整,與企業開展人才培養方面的項目合作,濱州職業學院在産教融合方面進行了多種模式的實踐。濱州職業學院院長石忠在接受采訪時說,學院這些年的發展得益于産教融合,學生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都得到了快速提升,為地方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人才等方面的支撐。
三、企業:産業發展、人才先行
企業是人才的需求側。在推動産教融合的過程中,離不開企業的參與。随着經濟的轉型升級,産教融合也越來越得到了産業界的普遍重視。
慧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方業昌博士
慧科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方業昌博士在緻辭中表示,教育發展應該以經濟發展為前提,而中國創新發展與經濟轉型離不開戰略性新興産業,其核心競争力是人才。他說,産業發展、人才先行,慧科集團要做的就是面向新經濟發展需要,努力推動教育與經濟轉型協調發展。
阿裡巴巴集團技術戰略與合作部總經理劉湘雯
阿裡巴巴集團技術戰略與合作部總經理劉湘雯在主題為“産教融合‘數·智’人才培養實踐探索”主題演講中提出,在以創新驅動為牽引的大背景下,企業要建立人才對産業近期、中期、遠期的需求意識,要通過校企科研合作、專業共建等方式為教學内容帶來變化。
本文為中國教育在線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