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有網友在某論壇發帖,感歎自己雖然不是通信行業從業人員,但對通信行業的一些知識越來越了解,于是提問,“是誰把部分用戶逼成了通信愛好者”,雖然标題的主語是“誰”,但看其他用戶的回複,三家運營商又被拉出來可勁躺槍。
說來好像也是這回事,以前在2G時代,身邊的人都知道移動信号好所以幾乎對通信行業沒什麼研究,隻知道用小靈通打電話發短信。以本人為例,從移動轉投到另一家運營商後,因為室内信号不好,經深入了解才知道高頻與低頻在覆蓋上的差距。
到了4G時代“專家”好像變多了,有幾位在上海讀書的朋友因為不想全擠在B3上面重溫2G時代的網速,學習到了靠買能夠root和鎖頻的手機來改善上網環境的操作。
據另一位網友自述,由于好奇不同地區網速的參差,特意去研究TX炸和Sinr負數等等專業術語,知道了4G時代同頻情況下4G覆蓋最差,高清語音Volte存在不穩定等現象;更有意思的是,部分網友吐槽稱研究通信行業的知識是給資費套餐逼出來的……
在上述用戶的認知中,不能像2G時代那樣上網“不帶腦子”,似乎是運營商的問題,因為沒有讓用戶十全十美,毫不操心的網上沖浪。的确,除了一些不可抗因素,沒有妥帖保證到每位用戶的感知,這中間肯定有部分是運營商工作人員的責任。
但普通用戶成為“通信愛好者”,為啥要将運營商看成是“罪魁禍首”一類的角色?通信行業本身沒有魅力嗎?
保持與這個時代的新鮮感
将普通用戶成為通信愛好者的原因理解為運營商的鍋,這其實是有點牽強的。2G時代用戶們感受信号更好,一是因為頻段越低,覆蓋和穿透力就越強,2G單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隻用滿足我們通話短信等簡單需求,說白了就是技術變革帶給社會的影響力還沒那麼大。
到了近十年,三家運營商帶來的變革幾乎是天翻地覆的,之前人們想都不敢想的,現在都給通信行業實現了。3G時代,說來就在幾年前,人們的手機功能還停留在短信和通話功能上,如今上網、遊戲、微博、微信、手機視頻……衆多通訊手段已經把人們的手機變成了個人手持終端。
到了5G時代,許多新的應用場景更是伴随這技術提升而出現并且逐漸實現,比如物聯網,車聯網,自動駕駛,智能制造,VR,等等。任何一個設想的實現都是對社會的巨大改變。而這些都需要5G技術。甚至雲計算也會因5G而更加普及。
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運營商們創造了一個巨大的信息系統,這個信息信通正式推動人類不斷進步和嘗試的一個基地,我們需要對這個時代,對通信行業保持好奇感與新鮮感。
通信愛好者會越來越多
去年底,也就是在2021年的移動合作夥伴大會上,領導們着重強調了一個“連接 算力 能力”的新型信息服務體系理念,将催生出類似于無人駕駛、遠程醫療、人工智能等更多的創新型發展。
電信則打造5G 雲網融合整體架構,5G定制網能力魔方,天翼雲、5G安全等基礎能力,以及天翼工業互聯網平台、工業機器視覺等平台能力。
小編認為,雖然互聯網行業沖擊在前,但通信領域始終是社會的固定錨點,立于不敗之地,因為沒有人會不需要用網,随着通信技術的進步變革,成為通信愛好者的普通用戶會越來越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