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染の學習筆記】第一章 元歌 第二節 技能連招
元歌的消耗來自于本體二三技能,爆發則需要加入包括傀儡二四技能等在内的需要貼身打出的傷害。
我喜歡把元歌的連招歸結為多種不同類型的起手方式,或者說“把傀儡丢出去”的方式,而後面的銜接,則取決于使用者個人的習慣與實戰情況,畢竟死記硬背連招是很傷的。
1.二一起手:
最常用的起手之一,最适用于中距離主動進攻,二技能後秒接一技能,可以取消技能的前搖,同時打出傷害非常高的一段爆發,而最遠的适合釋放距離是一技能擊飛的極限距離,而非二技能的極限距離。
2.二一四起手:
二一起手進一步的提升,二一向前,在傀儡成型之前的短暫時間内,本體四技能後跳,拉開距離。這種方式可以讓本體在一定程度上遠離戰場傷害,但是如果進一步跟進傷害,本體再度進入戰場,脫身能力将會變得匮乏。
3.二閃一起手:
二閃接一技能釋放傀儡……這個真的算嗎?
4.一四起手:
傀儡向前丢,本體向後跳(跳錯方向事情就變得有趣了起來)
5.四一起手:這個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四一同向,可以瞬間突進很遠的距離,但是同樣的,脫戰能力匮乏。
第二種,被人貼臉切時,四技能後跳接一技能釋放傀儡,可以進行反打。
這裡存在一個特殊的操作,隻要手速夠快,就可以讓四一起手變的像一四起手一樣,傀儡額外向前突進一段位移的距離,但是需要非常快的手速才能做到。比起簡單的一四,它更快更安全,對操作的要求也更高。
(要手速的,散了吧散了吧)
6.三一起手:
一個個人覺得視覺效果大于實際效果的起手式,三技能拉人的同時反方向釋放傀儡,一技能會改變三技能後撤位移的方向。
兩個技能完全的反方向釋放,會産生元歌本體将對方擊飛的錯覺。
而一技能向左側或者右側釋放,雖然會丢失一段擊飛,但是這似乎便是所謂的元歌“三角殺”的原理
(還是覺得好看而用處不大w)
7.第1.2.5種一定要學會哦,是最基礎的。
學會之後就可以理解元歌輸出最高的連招21432413了(๑><๑)
8.暴足(鬼跳):
1421,一套視覺效果拉滿的連招(像鬼一樣突然出現在對方臉上)
暴足的技巧在于,向前丢出傀儡之後,不要立刻接本體四技能,而是要等待大概不到一秒鐘,這個時間需要熟練把握,這也是決定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環。然後迅速接二一換位,一定要迅速!
暴足中本體四技能的方向可以更改,形成更加華麗的視覺效果。
9.永遠的經典1433223:
雖然實踐證明這套連招已經必須要被1332213代替,但是它依然是元歌新手入門一定要理解的一套連招。可以不用,但是一定要懂七次技能分别都是為了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