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與物格的區别?最近有不少人問起,什麼是格物?其實,作為中國人,或許大家都聽過格物這個詞,但是若被問起格物是什麼意思?恐怕很多人就說不上來了其實,主要因為是格物這個詞時代久遠,特别是白話文運動以來,我們用古文甚至學古文的場景變得越來越少,加之我們古人的智慧确實至精至微,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難理解其精要的,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格物與物格的區别?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最近有不少人問起,什麼是格物?其實,作為中國人,或許大家都聽過格物這個詞,但是若被問起格物是什麼意思?恐怕很多人就說不上來了。其實,主要因為是格物這個詞時代久遠,特别是白話文運動以來,我們用古文甚至學古文的場景變得越來越少,加之我們古人的智慧确實至精至微,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難理解其精要的。
百度上有解釋說“格物是探究萬物的規律,格“規律”之意”,這種說法太過淺顯,自不能盡格物之究竟。我平素喜古文,閑暇之餘也會做一些研究,算是略懂皮毛,距離格物的要旨恐怕相去甚遠。隻是從古人書經出發,參考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窺得一二,實屬有幸!今日分享給大家,冀能抛磚引玉。
格物緻知
格物緻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之理”的學科,後失傳。格物為儒家認識論、方法論的重要問題,是三綱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大學》八條目
《大學》曰:“格物而後知至”。又曰:“緻知在格物”。說的是人類知識的獲得是以宇宙間一切事物為研究對象的,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舌之所舐,鼻之所嗅,身之所觸,各器官對物形成視、聽、味、嗅、觸五覺,五覺經過思維加工而形成知識,知識在應用的過程中結合時空場景而形成實踐。
世間萬物不論大小、精粗、堅柔、美醜,皆有其用。但什麼時候用,什麼地方用,如何用?則要視事物的具體情況而定,且事物與時空要相适宜。這裡需要解釋的是,古人所謂事物是指事和物,事是事,物是物。在格物的過程中,除了對事理和物理的本身進行研究,還要對事物與時空之間關系的适應匹配做研究。
假設知識是完備的,則無物不可用,無事不可成,宇宙間也便再沒有廢物與敗事了。正如有句話說的:“世上沒有絕對的垃圾,隻有放錯位置的資源”,就是這個道理。
“格物”的兩個學派
格物,古人有不同的解釋,一直存在争議。宋明以來,先儒解釋“格”字有兩大派:
一派把“格”解釋為“至”。《爾雅•釋诂》:“格,至也”。格物即窮盡事物的道理。要想窮盡我們知道的知識,就要在每件事物上下功夫研究,因為人心天然是有感覺和知覺的,而天下萬事萬物也沒有一個是不具有理的。如果不在事理和物理上下功夫,我們的所知就很有限,便不能徹底弄明白其中精要,更談不上利用。相反,如果持續認真研究,自然有一天會豁然開朗,一切道理都能貫通,這就叫做格物,叫作知之至。其代表人物是朱熹。
朱熹:格,盡也
另一派把“格”解釋為“正”,《尚書·冏命》:“格其非心”。即把“格”解釋為去除内心蒙蔽的物欲,格就是正心的意思。革去物欲之私,而天理自見,代表人物是王陽明。目前以第一種解釋為主流觀點,格物就是窮盡事物的道理,以達到知無不盡的地步。
王陽明:格去物欲
隻是大千世界事物性質複雜,種類繁多,如果我們不能把事物進行分類,加以分析,然後做對比研究,最後在實踐中去應用,就無法将事物的性質弄懂吃透,事情的因果關系也無法弄明白。因此研究事物我們一般先用歸納法,先研究一切事物的個别的性質,然後總結出事物的共通原則;再用演繹法,根據歸納法得出的共通原則,再來推理和解釋一切事物個别的性質。
什麼是格物?
“格物”就是觀察、區分、解析、量度和比較事和物,以得出事之理和物之理的過程,更深層次的格物還要格事和物在一定時空之下的應用場景。最有力的證據就是《大學》第一章就提出本末、先後、終始、治亂、厚薄等相對詞。而最後一章裡,幾乎全章都是量度、比較的語句,用這些相對意義來推定前因與後果。通過這些相對應地詞把人類的行為區分個大概,或由因推出果,或者由果而推知其因。根據這些定理、推論用來解釋或處理一切事物,就能免于錯誤。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生産生活和文明進步,都依賴于不斷獲得科學知識,但若要求知識正确與完全,就必須在觀察、區分、解析、量度、比較事物上面下功夫。不僅在事和物兩方面下功夫,而且還要能将事與物在時空之下的關系進行研究,從而更好的指導人類的實踐。而締造這一切燦爛文明的起點和基石正是格物!
好了,今天先講到這裡,下次我們再就如何格物?也即格物的流程和方法來展開說明,敬請關注!
歡迎關注“程岚”的格物社,大家一起來格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