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更慢才能跑得更遠,1公裡配速10分鐘并不丢人,這就是慢跑!堅持和時間會讓你變得更加出色!
跑步不怕慢,就怕着急!速度一快就容易出問題!很多跑者其實都是從低配速、低跑距開始的,沒有人一開始跑步就能跑出多高的配速,所以十分鐘跑一公裡是很正常的起步速度,畢竟這時候對跑步的要求也僅僅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競技,所以不要着急慢慢跑速度會提高的,否則跑步損傷就離你不遠了!
什麼是慢跑要懂!
慢跑,顧名思義就是慢慢的跑!它是一種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适合大部分正常的人群,通過合理的心率和節湊來跑完一段相對較長的距離,以達到熱身或鍛煉的目的。
慢跑是慢跑,快走是快走,盡管速度一樣,但還是有區别的。快走速度高是因為步幅變大,步頻變高,而慢跑除了以上兩個特征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區别就是跑步時雙腿騰空。所以同樣的速度慢跑消耗的能量稍微多一些。
另外一點就是不要和他人比速度,因為你現有的能力就是十分鐘一公裡,是和你身體體能相匹配的,也就是說這是你的安全速度。如果執意提高速度,那麼你身體的承受力就可能會受到挑戰,從而導緻運動損傷或者說是跑步積極性。
一、降低強度才能更好的堅持下去
決定跑步水平的不是步頻多高,步幅多大,不是某一個方面的強大,而是對身體綜合素質的考驗和提高。所以,你隻能十分鐘跑一公裡的時候,那你就不要考慮兩公裡,先把這一公裡跑的越來越好再去考慮距離的延長。
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降低強度,把最低的目标一公裡跑好,即便是跑跑走走完成,也不要随意提高強度,特别是剛開始跑的那幾步,可能會感覺體力充沛,但一定要壓制住自己的沖動。
二、呼吸的重要性
除了跑姿,對于跑步這項運動,呼吸應該是第二重要的了。畢竟跑步叫做有氧運動,氧氣是參與這項運動的供能之一,會呼吸了才能跑的輕松自如,這也是任何運動當中都會強調的,呼吸必須和運動節奏一緻才是一個好的運動員。
不管是幾步一呼吸,都要找到感覺最适合自己的呼吸節奏。因為每個人的心肺功能不能,步幅、步頻不同,所以别人的呼吸節奏不可套用,唯有總結出自己的呼吸頻率才能讓跑步達到身心合一。
三、要懂得休息
适當的休息是為了更好的跑步,世上本來沒有跑步膝,就是因為跑步跑的多了不懂得休息才有了跑步膝。同樣的年齡、同樣的跑步距離和時間,由于身體核心力量的一些不同,可能就會産生不同的身體差異。
所以,不管跑步能力如何,休息都是跑步過程中的一項内容,每周3-4次的慢跑是最為合适的。而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讓身體恢複,以此變得更加強壯。
四、交叉訓練不可少
人和人之間跑步能力的差異多是核心力量的差異,通過交叉訓練可以有效提高跑步的速度和耐力,從而提高跑步水平。但如此簡單的道理很多人不以為是,認為不重要,這麼認為一定是忽略了肌肉對跑步速度和耐力的影響。
所以,想要跑步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交叉訓練必不可少,上至奧運冠軍,下至普通跑者都需要進行。比如在你不跑步的時候,可以進行深蹲、劃船、腰腹、騎行等不同的有氧及無氧運動。
五、積累跑步量
量變引起質變,即便每天堅持一公裡,堅持的時間長了,就會發生身體上的改變。比如體重降了一些,抵抗力增強了,速度變快了,跑的更輕松了......
這都是跑量積累的結果,所以不要認為一公裡沒用,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啊!最終你也會在無聲無息中提高自己的跑步水平。
所以說,每天跑一兩公裡并不要緊,隻要能堅持下去才是重要的,總有一天你的目标因為堅持而變得越來越偉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