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絲路巨龍(左)與新疆哈密巨龍(右)及哈密翼龍動物群生态複原圖(創作:趙闖,科學指導:汪筱林,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供圖)
新疆哈密,在1億多年前曾是翼龍的天堂。在21世紀的今天,科學家在翼龍化石的富集地區,又發現了一種大型恐龍化石。人們據此可以勾勒出這裡曾經的樣子:天上有翼龍,地面有巨龍。
8月12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旗下《科學報告》在線發表了這一關于新疆早白垩世翼龍動物群中恐龍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在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對之前在新疆下白垩統地層中發現的三件恐龍化石進行了研究,依據其中兩件保存較好的化石的特征,他們建立了兩個恐龍新屬新種:中國絲路巨龍和新疆哈密巨龍。
“這是新疆下白垩統地層中首次發現的多孔椎龍類恐龍,也是哈密翼龍動物群非翼龍類脊椎動物的首次揭曉。”論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汪筱林告訴記者,中國絲路巨龍和新疆哈密巨龍的研究增加了哈密翼龍動物群的多樣性,同時也增加了我國早白垩世蜥腳類恐龍的多樣性。
2006年,汪筱林帶領古脊椎所哈密科考隊,在新疆哈密發現了龐大的翼龍化石群,如今這裡已是世界上分布面積最大、最富集的翼龍化石産地。在數以億計的翼龍化石埋藏中,間雜散落着不少大型蜥腳類恐龍的椎體和獸腳類恐龍的牙齒等骨骼。由于暴露地表的化石表面風化破碎嚴重,這些骨骼很難被收集。
科學家和化石修複技術人員想出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辦法,對采集下來的尚埋藏在岩石中沒有暴露于地表的另一側進行修複。他們分别在2008年、2013年和2016年的搶救性采集中,獲得了此次報道的三件化石——一段關聯的頸椎、一段關聯的尾椎和一段薦椎。
修複後的化石顯示,三件恐龍化石,發現于新疆哈密吐哈盆地下白垩統吐谷魯群勝金口組,都屬于蜥腳類恐龍中的多孔椎龍類,其生活時代距今約1.3億-1.2億年前。另外,這三件标本,分别為6節關聯的頸椎及頸肋、7節關聯的尾椎和一段破碎的薦椎,其中前兩件标本分别命名了中國絲路巨龍和新疆哈密巨龍。
汪筱林說,這一名稱來源于化石産地以及這類恐龍巨大的體型,代表了化石在中國新疆哈密發現,哈密又是“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鎮,以此來紀念自古以來中國連通世界的絲綢之路。
他告訴記者,之前在新疆白垩系地層中還沒有發現過多孔椎龍類化石,唯一的蜥腳類恐龍是在準噶爾盆地下白垩統吐谷魯群發現的似亞洲龍,由于标本破碎,其分類位置和命名有效性尚存在争議。而盤足龍類最早在上世紀20年代發現于山東蒙陰,這是首次在新疆發現它的蹤迹。
“巨龍類是植食性恐龍,獸腳類恐龍是食肉動物,這說明當時生态環境相當好。”汪筱林說,當地地層中還有大量樹化石,由此可以想見,當時哈密古湖泊内水草豐美、魚類繁盛,岸邊植物茂密,翼龍在岸邊築巢、水中捕魚,而巨大的植食性恐龍,則優哉遊哉地飽食終日。間或會有肉食恐龍前來“打獵”,不幸折損了尖利的牙齒……
汪筱林說,此次發現的中國絲路巨龍,保存了6節關聯在一起的較完整的頸椎,6節頸椎的總長度約3米,是我國山東蒙陰發現的體長約15米的早白垩世師氏盤足龍對應頸椎平均長度的近兩倍。研究人員保守估計中國絲路巨龍的體長超過20米。
與中國絲路巨龍保存在一起的,還有一殘破的哈密翼龍下颌,說明這些大型的巨龍類恐龍與哈密翼龍共同生活在白垩紀的天空和陸地。
新疆哈密巨龍保存了7節關聯在一起的尾椎,單個尾椎長度從210-320毫米不等,是蒙古發現的體長約12米的晚白垩世後凹尾龍對應尾椎平均長度的約1.5倍。研究人員保守估計新疆哈密巨龍的體長約為17米。
與新疆哈密巨龍共同保存的還有一枚獸腳類恐龍牙齒,這也是哈密翼龍動物群中首次報道的獸腳類恐龍化石。
“由于在新疆哈密巨龍的骨骼上未發現獸腳類恐龍的牙印,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獸腳類恐龍進食巨龍類屍體的現象。”汪筱林說,蜥腳類都是四足行走食植性的,這些大型食植恐龍和食肉獸腳類恐龍的發現和研究,大大增加了哈密翼龍動物群物種和生态多樣性。
汪筱林帶領科考隊發現的哈密翼龍動物群,如今已是名副其實的翼龍伊甸園,上億數量級的翼龍曾經在這裡繁衍生息。目前這裡也成為了哈密翼龍—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正在推進翼龍遺址博物館的建設。
他告訴記者,兩種多孔椎類恐龍的出現,為這一恐龍類群的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進一步證明了亞洲早白垩世多孔椎龍恐龍存在廣泛多樣性。(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
來源: 中國青年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