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朋友願意養蠶嗎?這幾天,不少小學生家長在朋友圈吐槽,為幫孩子養蠶,找桑葉成了一塊心病為了弄到合适的桑葉,家長們或四處奔走,或上網搜求,不僅消耗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增加了一筆不小的家庭開支——按照一位杭州家長的算法,在家養10條蠶寶寶甚至要花2500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有小朋友願意養蠶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這幾天,不少小學生家長在朋友圈吐槽,為幫孩子養蠶,找桑葉成了一塊心病。為了弄到合适的桑葉,家長們或四處奔走,或上網搜求,不僅消耗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增加了一筆不小的家庭開支——按照一位杭州家長的算法,在家養10條蠶寶寶甚至要花2500元。
盡管吐槽之中不無誇大成分,但是反映的問題卻是顯而易見。孩子養蠶其實是在完成一項“傳統”的科學課作業。小學科學課教材裡設有一個關于動物生命周期的單元,重點講的就是蠶的一生,要求學生了解蠶的生長變化,對比不同形态蠶的特點,記錄蠶一生的變化,細緻到觀察蠶是怎麼吃桑葉的,蠶用什麼爬行。從這個角度看,小學生養蠶是一種基于相關課程标準的“規定動作”,如果課标沒有改變,小學生養蠶就應該是一項必須完成的作業。在如今不少學校仍把科學課當擺設的情況下,嚴格執行小學科學課程标準,要求學生完成包括養蠶在内的科學課作業,無疑是在做一件正确的事,不僅無可非議,還值得贊賞。
問題是,孩子的作業不能輕易成為家長的負擔。孩子的教育需要家校雙方的密切合作,對有些事情,家長不怕也不該怕麻煩。但是,對可能給家長帶來的各種麻煩,學校和老師應保持足夠的警惕——能在校内完成的教學任務,盡量在校内完成;能讓學生自己完成的作業,盡量不讓家長幫忙。否則,一不留神,對學生的要求就會變成對家長的打攪,學生的作業就變成了家長的重擔。
完成養蠶這樣的作業,完全可以不給家長添麻煩。稍加思考,就能找到一些不錯的解決方案。其實,大可不必強求每個學生都獨立養蠶,也不必把養蠶當成一項家庭作業。可以以班級或小組為單位,在校内養蠶——将養蠶設施安置在教室或實驗室的某個位置,在老師的指導與管理下,按照某種規則由同學們輪流負責飼養,所需桑葉作為一種教學材料由校方統一提供。這種養法不僅節約了資源,也更便于操作,通過每天的觀察,孩子們一樣能達成既定的教學目的,對蠶的生命周期有真切的了解。
就算出于某種考量,老師把養蠶安排成了家庭作業,也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做作業方式。比如,像有些學校所做的那樣,讓學生分組養蠶——将蠶寶寶安置在某個地方,在老師指導下,由小組成員一起來養,所屬桑葉由學校統一提供。退一步講,即便桑葉需要家長自己找自己買,總體上的負擔也會小得多。
中小學教育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是對相關各方愛心與智慧的一種考驗。對學校作業盡量不麻煩家長這樣一則常識,絕不能做情緒化的演繹,絕不能以此為借口,敷衍了事,放松教學要求,犧牲教學質量。教育是一個良心活。怎麼給學生布置作業,怎麼評估學生的作業,體現着學校和老師的品格與水平。
(作者系本報評論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