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火勺同作為火字輩的食物,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的。首先,都是中國北方流行的面食;其二,和面時都加入了面酥,品嘗起來都有香濃酥脆的口感;其三,通常都含有餡料,并且餡料以肉為主。既如此,二者的區别又在哪裡呢?
剛出爐的火燒,隔屛聞香
先說流傳度高的哥哥“火燒”,這是一種流行于北京、河北、山東、河南的經典面食。簡單說就是将面做好坯子,放入爐内烘烤,很像燒餅的制作過程,一般個頭如人張開的手掌大小,有的做成圓形,有的做成長方形。這些火燒,有的本身帶有以肉為主的餡料;有的是燒制好了以後用刀片開,再将熟肉或剁碎或切片夾入其中,比如有名的驢肉火燒,也可以夾醬肘子、鹵豬頭肉等,酥脆的外皮、烘烤的麥香再加上濃郁肥膩的肉料,狠勁咬上一口,一定是大大的滿足;當然也可以将火燒切成塊,放入大腸、肺頭、五花肉、炸豆腐為湯底的鹵煮中,就成為了名震京城的鹵煮火燒。
鹵煮火燒,濃郁的原始氣味
如果跟“火燒”相比,“火勺”自然就是小老弟了,其流傳的範圍也就是東北一隅,當然,據資料顯示在北京也有比較有名的“延慶火勺”,是不是由東北傳入就不得而知了。火勺,表面上看起來與餡餅差不多,隻不過個頭偏小。但要是細究起來,制作方法和口感還是差别很大的。餡餅的制作主要靠烙,就是用平底鍋放油進行加熱。而火勺主要是靠烤,與火燒的明火烤制不同,火勺一般用方形烤爐,内置幾層抽屜一樣的大鐵闆,放上底油,碼好坯子,進行烘烤。烤制過程中,要不時抽出鐵闆對火勺進行翻轉,以達到外酥裡嫩的口感。火勺的餡料也多以牛肉大蔥為主,有的也用豬肉大蔥。
在遼甯這邊,以鐵嶺的牛肉火勺最為有名。早晨出門,點幾個色澤金黃的火勺,咬上一口,面皮層次分明,脆而不碎,餡大皮酥,油而不膩。再配一碗鮮美的羊雜湯或者滑嫩的豆腐腦,真是一個元氣滿滿的開端。
火勺别看個頭小,咬開有驚喜
那麼,火勺這個名字是咋來的呢?據說還有一段曆史故事。相傳,當年金太祖完顔阿骨打率兵滅遼之時,黃龍府久攻不下,阿骨打焦急萬分,幾日不進水米,臣下嫔妃都百般焦急。這時有一禦廚,一改女真食品做工粗糙的傳統習慣,融入漢族細膩、精巧的美食藝術,以牛肉搗碎為餡,以油炸麥粉制酥為皮,以大蔥為輔,加入多種調料包制成小個餅狀食物,在鐵闆上烤熟進獻太祖。烤熟的肉餅異香撲鼻,喚醒了阿骨打原始的饑餓沖動,一連吃了數個,滿口稱贊,因這種肉餅如湯勺大小,又通過爐火炙烤而成,遂将其命名為“火勺”。後又相傳在明時,回鹘人流落遼甯鐵嶺,始創“回鹘楊氏火勺店”,使得鐵嶺火勺聞名至今。
小小火勺兼具色、香、味
好了,今天的“酸胖說美食”就到這了,歡迎大家留言,說說您那都有什麼好吃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