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周開始,相信大多數家長都陸續從“虐娃虐己”的期末考試中解脫出來,喜迎寒假了~
每次放假,我們都希望孩子既能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又能充分利用這一整塊時間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在寒假“彎道超車”。
具體應該怎麼去做,實現這個“小目标”呢?
今天,就請咱們思維導圖課程的Hebe老師來跟各位爸爸媽媽分享一下,如何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孩子做好寒假的時間管理、合理規劃旅遊行程,以及高效地完成假期閱讀和寫作任務。
對思維導圖感興趣,一直在關注的家長朋友可以感受一下它的多種使用場景。而對于孩子已經上過咱們思維導圖課的家長,可以督促小朋友們在寒假跟着用起來~
場景一:時間管理寒假做計劃可不隻是爸媽的事,一定要讓孩子參與進來,讓他們給自己做時間管理計劃,自主安排學習和娛樂的時間,這樣的計劃不僅鍛煉到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他們也會更加願意執行。
但是,讓孩子能做出可行性強的時間管理計劃,難度确實不小。我們可以讓他們用上思維導圖,通過寫寫畫畫,讓計劃變得更可視化一些,制定和執行都更容易些。
用圓圈圖羅列事項
孩子一邊畫圓圈圖(可視化地表示聯想和定義的發散思維過程),一邊做頭腦風暴,把要做的事情先想出來,然後用畫或者寫的方式列在圖上。
用樹形圖分類事項
列出所有事情後,孩子們接着要去做評估,哪些是想做的,哪些是需要做的?這時候,就可以用樹形圖(可視化地表示分類的思維過程)對列出的事情進行分類,經過這樣的梳理後,每件事情的重要程度也就變得清晰了。
用括号圖制定任務清單
在對所列出的事情做過分類篩選和調整之後,孩子們就可以使用括号圖(可視化地表示“整體 - 部分”之間關系的思維過程)協助思考每項任務大概需要多少時間來完成,怎麼“拆”時間更合适,最後制定出“任務清單”。
用流程圖制定日程表
雖然列出了“任務清單”,可孩子一旦做起事來仍然會手忙腳亂,還特别容易漏掉一些事情。到這裡,時間管理還差最後一步,那就是用流程圖(可視化地表示順序排列的思維過程)來安排做事的順序,有了這些箭頭的先後提示,孩子更明确下一步要做什麼事,那麼日程表的可操作性也就明顯提升了。
分享咱們去年暑假思維導圖課上,8歲的俊皓同學完成的時間管理,有了這麼清晰、有序的安排,相信孩子執行起來也會更加高效。
場景二:行程規劃
很多家庭都會在寒假期間安排一次旅遊,讓孩子參與行程規劃,是促進孩子思維成長的絕佳機會。思維導圖可以在此過程中,幫助孩子梳理思路,鍛煉規劃能力。
用圓圈圖做頭腦風暴
在确定旅遊目的地之後,可以先用圓圈圖來列一列想參觀的景點有哪些。
用雙氣泡圖做選擇決策
通過畫雙氣泡圖(可視化地表示比較和對比的思維過程),可以直觀地對比出兩個相似景點的相同和不同,協助做出合理的選擇。
用流程圖做行程安排
最後一步,針對篩選出的景點,我們可以用流程圖合理安排出參觀時間和順序。
按照這三個步驟,很多孩子能夠從零開始變身旅行小達人,做出一份有條理、可操作的旅遊攻略!比如亦簡同學獨立策劃了一次“悉尼之旅”。
除了對比景點,9歲的萌萌同學還想到,可以利用雙氣泡圖來比較不同航空公司機票的優缺點,幫自己選擇出最超值的一趟航班。
場景三:閱讀提升
寒假裡孩子肯定少不了要做閱讀,讓孩子用思維導圖畫出他們的閱讀收獲,可以幫助他們養成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用流程圖梳理情節
孩子完成一次閱讀,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消化閱讀的内容。流程圖是個好的思維工具,可以有效幫助孩子梳理主要情節和文本邏輯。
比如,咱們班上的雅婷同學用流程圖生動地描繪出了《月亮姑娘做衣裳》。
8歲的俊楠同學用流程圖複述了經典繪本故事《我去找回太陽》。
用雙氣泡圖對比分析人物
利用寒假充足的時間,精讀一兩本書,可以培養孩子做精讀的習慣。比如讀了《三國演義》後,畫個雙氣泡圖,對司馬懿和諸葛亮進行一番PK,講講自己對兩位曆史人物的理解和看法。
類似的,曉曉同學畫出了多角度對比的“孫悟空vs豬八戒”雙氣泡圖。
而另一位昕淳同學,選擇用雙氣泡圖描繪出她觀察的“玫瑰公主”和“長發公主”的異同點。
場景四:寫作構思
寫作文是讓很多孩子頭疼的一大難題。到了寒假,學校老師布置的遊記作文,孩子常常是在旅遊過程中玩得有多開心,到了要寫作文時就有多苦惱。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頭腦中沒有形成完整的寫作思路和框架,導緻半路卡殼、言之無物。
接下來我們來看怎樣用思維導圖幫助孩子完成一篇遊記作文。
用圓圈圖收集素材
針對要寫的旅遊地,可以先畫個圓圈圖,把自己能回想到的事情都列在圓圈圖裡,然後從中挑選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幾件事,标記出來。
用樹形圖整理細節
接下來,用樹形圖列舉出這幾件事情相對應的細節信息,提示自己在寫作時怎麼把每一件事的細節描寫得更加具體。
用流程圖梳理大綱
最後,根據每件事情的細節多少,畫個流程圖,安排好寫作的詳略度和次序。有素材、有細節、有詳略,一篇結構清晰的遊記作文就躍然紙上了。
下面再給大家分享一位咱們思維導圖班上的小明星,10歲的陶陶同學“如法炮制”出的遊記作文。
看完了上面這些實例分享,相信各位爸爸媽媽都已經發現了,思維導圖就是一套“多用且實用”的思考工具。
隻要孩子掌握了八個思維導圖對應的思維類型,能夠在生活或學習中靈活運用,他們的思維能力就能會逐步強化,學習能力也會随之提升。比如圓圈圖的特點是“發散聯想”,在時間管理、行程規劃和寫作構思中都可以使用。還有雙氣泡圖,有着“比較”的特質,既可以在生活中輔助做選擇決策,又能在閱讀中通過分析對比,加深理解的程度。
希望今天分享的這麼多用例作品,對于剛開始接觸思維導圖的讀者,能從中了解到思維導圖的多種應用場景和具體用法。而對于已經上過咱們思維導圖課的孩子家長,學好思維導圖離不開實操,爸爸媽媽可以督促孩子在寒假裡多練多用,有意識地把思維導圖打造成為他們的思維利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