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五常黑土地遭盜挖田地

五常黑土地遭盜挖田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7:29:59

來源:新華視點

正值東北備春耕時節,位于世界著名黑土帶上的黑龍江省五常市近日發生盜采泥炭資源、破壞耕地案件。當地9萬多平方米黑土被盜挖,公安機關已拘捕4名犯罪嫌疑人。新華社記者趕赴當地展開調查。

租賃耕地“采礦式”盜挖 9萬多平方米黑土地遭破壞

3月29日,記者驅車來到五常市沙河子鎮福太村,遠遠看到路旁耕地上一座座黑土堆成的連綿小山。

當地村民介紹,這些黑土被當地人稱為“垡子土”,一般位于耕地邊緣、山腳下的位置,富含樹根、草根等腐殖質。今年2月以來,有人用大型挖掘設備從地裡挖土,放在這裡晾曬、風幹。采挖現場暴露着深度為半米至1米不等的多個大坑。

五常黑土地遭盜挖田地(黑龍江五常黑土地遭遇采礦式盜挖)1

3月30日,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鎮福太村,被盜挖的黑土上有幾個深度為半米至1米不等的大坑,如同大地的“瘡疤”。(新華社記者馬知遙攝)

福太村村民王甫元說,春節過後,有人以改良土地的名義,與村民協商承包土地,随後開始用大型機械挖土,每天有十多輛大車在這裡運土,持續半個多月,也沒人管。

記者了解到,這些被承包的土地分為兩種,一種是被直接取土的土地,租金為每年每畝6000元至7000元;另一種是被當作晾曬儲存場的土地,租金每年每畝900元至1100元不等。

福太村亮甸子屯村民劉合高說,前不久他将家裡7畝耕地以每畝900元的價格外包出去,被用作晾曬儲存黑土的場地,共收到6300元土地租金。“現在地裡田壟都被破壞了,要是種地得先整地。”

五常黑土地遭盜挖田地(黑龍江五常黑土地遭遇采礦式盜挖)2

3月28日,黑龍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鎮福太村村民,向記者展示被盜挖的黑土。(新華社記者楊思琪攝)

焦恒來、劉合高等當地村民說,被挖的耕地位置較為偏遠,由于土地含水量大,車和人容易陷進去,耕作費時費力,産量和收入都不高,不如把土地承包出去,賺錢多,還省心。“他們說可以改良耕地,俺們就信了。”

倒賣黑土存黑産鍊條

案件發生後,哈爾濱市公安局聯合五常市委、市政府立即開展偵辦工作。調查結果顯示,沙河子鎮福太村非法開采現場有兩個土坑,開采深度為0.6米至1米不等。

五常市副市長張振東介紹,經專業機構檢測,采挖物為泥炭,屬于礦産資源,以一立方米20.85元的市場價格計算,涉案金額達36萬元。

五常黑土地遭盜挖田地(黑龍江五常黑土地遭遇采礦式盜挖)3

3月30日,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鎮福太村,被盜挖的黑土在農田上堆積成連綿“小山”,仿佛“黑龍”。(新華社記者馬知遙攝)

五常市公安局副局長闫子武說,經查,此案系吉林省梨樹縣林海鎮人王劍為首的非法開采草炭土犯罪團夥,以改造土地為名,企圖在涉案農田内挖掘草炭土後銷售牟利。目前,公安機關已将王劍等4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到案。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生态修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東北林業大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學科建設負責人陳祥偉介紹,黑土是指擁有黑色或暗黑色腐殖質表土層的土地,要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層需要數百年時間。東北地區是我國主要黑土分布區,也是最重要的糧食産區。

然而這一珍貴資源正遭遇人為破壞。記者調查了解,盜賣黑土案件存在于東北多個地方,有漸成産業之勢,多被用于育秧苗、花草種植、城市綠化等。

五常黑土地遭盜挖田地(黑龍江五常黑土地遭遇采礦式盜挖)4

3月28日,黑龍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鎮福太村被盜挖的黑土在田間堆積。(新華社記者楊思琪攝)

記者在淘寶等電商平台發現,不少商家售賣标記為“草炭土”“東北天然有機黑土”的商品,發貨地址包括東北三省多個地市。名為“龍江黑土地”的淘寶店正在售賣東北黑土,稱“土質疏松、營養豐富,富含有機質,來自寒地不生蟲”,店主聲稱這些黑土産地為哈爾濱。

在愛采購網站上,一個名為“遼甯川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商家正在銷售“東北泥炭土”“育苗基質”“草炭土”等商品,其中标稱為“東北優質泥炭煙草育苗土”的商品,标價為每袋5.8元,起訂量為2500袋。

黑龍江省一家綠化公司工作人員透露,城市綠化對于黑土需求較大,利用黑土種植綠化樹、草成活率會提高。記者了解到,盜賣黑土是暴利行業,挖采成本低,個别不法分子會利用晚上監管薄弱去濕地、農田等盜挖,一晚上能掙十幾萬元。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記者發現不少與“黑土”“草炭土”相關案件。如,吉林省大安市人潘某某等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嫩江行洪區内盜竊黑土4438.3立方米,數額巨大,構成盜竊罪。

加快立法嚴格監管 保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受訪人士認為,被盜賣的黑土産業鍊暴露出黑土地保護工作思想認識有差距、監管不到位、法律不健全等問題,應以此為契機,多舉措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壓實黑土地保護責任。

——加快完善黑土地保護法律法規,做到依法管土。五常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汝壯等業内人士說,目前國家層面尚未出台黑土地保護法律法規,《黑龍江省耕地保護條例》作為地方性法規,提到禁止在耕地中挖礦、取土,但缺乏相應處罰細則,從職責、執法等角度看,權威性、強制性、約束力不夠,影響黑土地保護工作。

目前,吉林省已出台黑土地保護條例,2018年7月1日起實施。受訪人士建議,加快完善黑土地保護法律法規,細化黑土地質量保護标準,嚴格規範土地利用和耕地質量保護行為,做到依法管土、依法護土。據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有關人士介紹,近年來有多位人大代表提出為黑土地保護立法,相關單位已有立法意向。

五常黑土地遭盜挖田地(黑龍江五常黑土地遭遇采礦式盜挖)5

3月29日,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沙河子鎮福太村,工作人員在回填被盜挖的黑土。(新華社記者馬知遙攝)

——增強黑土地保護意識,形成保護合力。五常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宋延輝等人建議,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到黑土地保護的重要性,本着合理規劃、保護優先、用養結合、突出重點、綜合施策、數量與質量并重原則,在多個層級建立黑土地保護專門機構或協同機制。

同時,可發揮政府耕地保護目标責任考核“指揮棒”作用,形成自然資源、農業、水利等有關部門齊抓共管局面。目前,五常市政府正組織對被采挖破壞耕地開展複耕工作。

——線上線下同步監管,嚴厲打擊黑土售賣行為。受訪人士建議,加大執法和監督力度,堅決制止黑土售賣,創新技術手段,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監管,提高違法成本。

此外,應加大黑土地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引導、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黑土地保護工作,共同守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記者:李建平、楊思琪、馬知遙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