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給孩子建立規則

如何給孩子建立規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8 17:09:32

一般小朋友上了一年級之後,都會依從權威,願意遵守規則。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會更關注孩子的自主性,也就是說,規則不是做給别人看的,也不是需要老師監督的,而是了解規則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規劃自己的行為,輔助自己的自律和進步。也有小部分孩子會挑戰規則,或者管不住自己,甚至會質疑和試探規則。今天的内容,對于這兩類孩子都會有所幫助。

規則讓孩子有安全感。他們對生活的規律性、可控性其實要求非常高。我還記得,在我剛開始帶孩子們進行團隊活動的時候,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為他們設定中場休息的時候,比較随性。我覺得什麼時候孩子累了、哪個環節過後适合他們休息時,就會臨時讓他們停下活動,來休整、喝水、上洗手間、放松等。但我發現這樣總會出現狀況,有的孩子是不肯停下手中的活動和任務;有的孩子會随時提出要喝水和上廁所;還有的孩子是在休息過後不肯開始或者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進入狀态;大概是他們覺得既然老師宣布休息都那麼随意,自己也可以根據需要和感受臨時安排吧。

有一次,因為課程内容安排的太多,我在開始前沒有向孩子們問好,并且沒有照例詢問他們上一周的情況,也沒有複習之前學習的技巧,有四五個孩子馬上提出抗議,要我重來一遍。我為大家解釋原因,但似乎是無效的,孩子們不斷插話,也不再像平時那樣遵守規則,努力去控制自己的行為。想到孩子們的抗議,我忽然意識到,原來固定的、有安全感的規則和流程對他們非常重要。

于是,我進行了調整,把課堂程序固定下來,變成結構性的。我也把休息時間固定了下來,控制每一個環節的進程。我發現,孩子的問題明顯少了好多,大家不再有異議了,課堂效率提升了。

後面我們繼續進步和發展,還為課程增加了一些儀式感的程序設置,比如為第一個環節是問好、第二個環節是交作業、第三個環節是複習,第四個環節是熱身遊戲,第五個環節是問題提出的情景呈現,等等。這個圖文并茂的流程表是挂在教室裡的,而且有一個帶箭頭的粘鈎,當進行到哪個環節的時候,就由當節課負責的孩子去挪動箭頭的位置,為大家指明環節。老師們都能明确地感受到這種設置的好處。

而且大家都知道,規則保護我們的時間和精力。大家有了遵守的共識,就不會老來挑戰規則,對界限和要求進行反複試探,就會把時間和精力用在更有建設性的發展方面。

前面提到的那位讓我印象深刻的爸爸,所說的希望孩子“有質疑精神、不迷信權威,性格能夠更奔放自由”,作為一種教育價值觀當然沒毛病。但我們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發展特點。他在說這話的時候,孩子是五歲,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規則和秩序,來維持對世界的信任和強化安全感,他并不知道什麼時候老師的話該聽,能讓自己站在巨人的肩上;什麼時候的話應該質疑一下,發展作為人類的認知疆界。而且認知能力和經驗也不足以去理解,如何合理、帶有批判精神地去質疑權威,擁有獨立見解,并進行創新。我就說,這顯然是個類似于讓未成年的孩子去開車上路的操作,不恰當,就是危險的。

所以,到這裡,你更理解規則對孩子的重要意義了吧?

如何給孩子建立規則(如何讓孩子清楚什麼是規則)1

同時,我也一直主張,将規則的意義,以幫助孩子更好地進行自主發展的方式,以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傳遞給他們。你需要做兩件事情:一是跟孩子一起完成“規則地圖”,跟他們一起探讨規則背後的深意;二是鼓勵孩子帶着愉悅的情緒,在規則下做與自己高度相關的事情。

我們具體來談談。

關于第一件事,所謂地圖,其意義就是,讓我們知道自己要去到的那個地方,通過什麼路徑可以到達。那麼“規則地圖”,就是指示規則可以幫助我們達成什麼樣的目标。

比如,很多孩子早上都會磨蹭,導緻上學遲到。有的孩子就開始質疑這個規則,為自己的行為找理由。如果要讓“規則地圖”發揮作用,我們可以把遵守“準時到校,不遲到”這個規則的正反意義都總結出來,跟孩子一起畫成思維導圖。你可以參考我文稿區域的這張圖片

遵守不遲到規則的積極方面有:能夠讓我們更從容地進行晨間準備;給老師和同學留下有禮、守時的好印象;可以鍛煉自己的自律能力,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還可以避免遲到帶來的麻煩,在自己的時間裡獲得自由。

而不能遵守這個規則,帶來的消極影響有:早晨到學校之後會各種慌亂;有失控的感覺,産生各種疑慮,我是不是自己的主人?我能不能管好自己?會遭遇父母的唠叨,讓自己厭煩;還會被老師找麻煩,在自己的時間裡失去自由。

如果你想到其他的積極、消極方面,都可以盡可能多的寫。寫的多,就表明這張地圖比較精密和精确,各種行政區劃、道路、山川河流一應俱全。雖然當時當下你參考的信息不需要那麼多,但可以給人完整的概念,并且在需要時唾手可得。

如何給孩子建立規則(如何讓孩子清楚什麼是規則)2

孩子遵守不遲到這個規則有能力問題,比如有的孩子早晨喚醒水平比較低,所以難以行動;有的孩子不會合理規劃晨間的安排;還有的孩子缺乏執行力,不能把需要做的事情連貫起來做好。這些問題,我們在這個版塊和下個版塊的内容中還會談到。但更好、更全面地理解規則的意義,可以激發孩子執行規則的動機,對行為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于第二件事,鼓勵孩子帶着愉悅的情緒,在規則下做與自己高度相關的事情,我們拿“訂正作業”舉例子。有不少孩子跟我抱怨過訂正這件事,爸爸媽媽們也說孩子不喜歡訂正。這并不奇怪,大家都不太願面對自己的錯誤。對于孩子來說,更喜歡新鮮有趣的任務,而訂正相當于在已知的内容上重做一次。我們也可以為“訂正作業”做一張規則地圖,在疏通了認識之後,我們就可以來鼓勵孩子了。

請你考慮一下孩子的特點,我來抛磚引玉啊。如果是女孩,你就可以引導她們給作業“洗洗臉”、“化化妝”、“整整容”,告訴她們錯題就像美麗女孩臉上的污垢和瑕疵,處理一下,會更美好。

如果是男孩子,你就可以引導他把作業中的錯誤、敵人“消滅”,炸掉敵人的彈藥庫、糧倉、飛機、大炮,告訴他們錯題就像混進我們内部的敵人,搞定他們,才能取得勝利。

這樣,孩子面對錯誤的心态就可以得到調整,如果再輔以對訂正這個規則的認知,孩子就明白,這是在做達成自己任務目标的事情,“是我應該做的事情”。所以,這其後的心态很關鍵,需要我們來考慮:怎麼利用孩子的特點、孩子的喜好,關聯上現在的任務,讓孩子以遊戲的心态和方式,主動投入到對規則的執行中。當規則執行的多了,就會讓他們養成習慣,也會讓他們獲得好處而堅定信念,那麼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實現了。

如何給孩子建立規則(如何讓孩子清楚什麼是規則)3

【總結】

要讓孩子樂意遵守規則,我們首先要認同規則對孩子時間、精力保護的重要意義,也要讓規則規律化地被執行,呈現出一種穩定、可靠、忠誠的狀态。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畫畫“規則地圖”,尋找出規則給我們帶來的積極影響,再對消極影響進行一下警戒。父母需要為孩子執行規則中的任務找點兒遊戲趣味性,讓他們帶着愉悅情緒,感受到自己自主去完成的意義和價值。

更多早教經驗:

《家裡有7~10歲孩子的家長必須了解的10件事(一) 》

《家裡有7~10歲孩子的家長必須了解的10件事(二) 》

《家裡有7~10歲孩子的家長必須了解的10件事(三)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