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不斷出台相關政策,引導建築行業進行信息化、裝配式方向轉變。作為促進建築施工行業發展創新的重要技術手段,BIM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正在為建築業的發展與轉型帶來巨大影響。
在此背景下,中陝核工業集團建設闆塊所屬企業在繼承了核工業軍工企業的發展特色的同時,通過服務秦創原發展、深耕地熱能發展等重要舉措,為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中陝核”力量。
立足核工業軍工企業傳統
以差異化競争建立比較優勢
中陝核工業集團公司前身為核工業西北地質局,成立于1955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鈾礦地質專業隊伍之一,為我國原子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作為中陝核工業集團建設闆塊的重要企業,中核西北建設集團繼承了核工業軍工企業的特色,将核電軍工基礎建設項目作為重點業務闆塊,秉承傳統,充分發揮“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比較優勢,重點打造特色建設産業。
2021年,中核西北建設集團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産單位二級保密資格”證書。這是該企業自取得“安全保密條件備案證書”以來的又一項重要成果。為企業進一步開拓核電、軍工市場提供了有效助力。據了解,該集團先後承建了西藏、新疆、四川等地的營房建設工程、邊防公路工程、核工業洞庫工程、退役設施治理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走上了差異化競争的道路,也為祖國新時期的國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在中陝核工業集團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簡稱“監理公司”),差異化競争的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效。據了解,該企業在涉軍領域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發展方向。近兩年,該企業充分把握進入解放軍火箭軍、空軍監理企業庫的契機,先後完成了解放軍5大戰區的十餘項軍方的監理項目,有效增強了企業的競争優勢。
過去一年,監理公司不僅成功斬獲我省水利建設工程最高獎項“儀祉獎”,而且順利上榜我省高新技術企業名單。近期,該企業又順利承攬到我省秦創原系列的監理項目,中标合同額近伍佰萬元,“中陝核監理”的企業品牌進一步擴大。
把握行業新趨勢
“智慧工地”建設成果突出
近年來,我國建築行業信息化、裝配式發展的步伐加速。在此背景下,中核西北建設集團通過大力發展BMI技術,有效推動“智慧工地”建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1月,中核西北建設集團總承包的陝核新城印象組團項目開始主體施工,但因現場處于泾渭古河道,地質情況複雜,南區遲遲無法動工,給工期内完成任務制造出巨大的施工壓力。經過反複調研,中核西北建設集團決定将陝核新城印象組團項目作為該集團第一批BIM試點項目之一,并在策劃伊始就完成了“智慧工地”建設的整體布局。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部技術人員可通過BIM技術進行方案分析,确定鋼結構構件與鋼筋的位置關系,模拟出每一階段轉換層施工的要點,實現了現場作業一次成優的成績。
近期,在全國智能建築及居住區數字化标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的第三屆“金标杯”BIM應用成熟度創新大賽上,該項目團隊從870餘支參賽團隊中脫穎而出,并斬獲BIM施工成果組一類成果。
聚焦“雙碳”目标
踐行綠色發展之陝企擔當
伴随着環保理念的普及,低碳發展已成為時代的潮流。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更是掀起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系統性變革,開啟了低碳發展的嶄新時代。與此同時,也為相關産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作為中陝核集團旗下新能源産業闆塊企業,中陝核宜威新能源有限公司始終堅持“成人達己、冷暖相伴”的經營理念,積極響應國家“3060”雙碳戰略目标,深耕綜合能源服務産業,走出了一條以地熱能開發利用(中深層地熱能應用)為特色的綜合能源服務企業發展道路,步入了企業轉型發展的快車道。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該公司營業收入由6023萬元跨至億元大關,三年增長率近66%,經營業績指标連續三年穩定增長。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承攬完成并運營了一批綜合能源服務項目,能源方式涵蓋中深層地熱能、淺層土壤源熱能、空氣源熱能、空調多聯機、螺杆機、地輻熱、生物質鍋爐等多種形式
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宜威公司将充分發揮中陝核集團“核地質”技術優勢,在地熱能研究特别是中深層地熱開發應用上下功夫,打造出一批代表性的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為市場用戶能源方式的選擇提供了新的方案。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近年來,中陝核工業集團着眼行業發展新趨勢,大力發展各類新興技術,一如既往地堅持改革創新,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書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華商報記者 袁旭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