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周星馳執導的電影,評價一直呈現兩極化。有些人覺得欠星爺的電影票還清了,周星馳有演員的才華但沒有做導演的天分。也有些人覺得他的電影具有很高的可讀性,隻是和《大話西遊》一樣需要時間去沉澱。無論如何,周星馳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影視行業,一個曾經被授予極高榮譽的人,臨近晚年選擇執導電影,一定有他的意義可言。
和《新喜劇之王》同期上映的電影有《瘋狂的外星人》和《飛馳人生》,嚴格來說這三者同屬搞笑電影,卻有本質的區别。《瘋狂的外星人》像是個段子集錦,黃渤沈騰等人也都是優秀的喜劇人,但在這部電影裡不需要投入多少情緒或者演技,不管外星人有多麼扯淡,笑就完事了。
《飛馳人生》則貼滿了韓寒的個人化标簽,韓寒是寫書出身的,換個流行的話講,他是個文藝青年。他的作品主題關乎理想和熱情,你能感受到小鎮青年的一股機靈勁,個别台詞确實有會心一笑的效果,但距離真正的喜劇還差點東西。
但周星馳拍出的東西不同,他很明白自己要把《新喜劇之王》拍成一個喜劇,喜劇可以雜糅很多好笑的元素讓你笑,但喜劇的真實内核仍舊是悲劇。電影開頭女主角如夢抱着一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從碰瓷大爺旁邊走過,用豐富的表情闡述了表演的幾個層次,當大爺真的因為受傷飙血時觀衆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但這種笑實際是建立在劇中人物的悲痛之上。
《新喜劇之王》和周星馳版本的故事是一個套路,女演員如夢熱愛表演,每天奔波于片場,卻沒有好的機會能夠施展才華,為了一份盒飯忍受着别人的嘲笑。年近三十,一事無成,在父親的壽宴上頂着死人妝出現,被轟出家門時還叨叨着自己的理想。
女主被困于生活時表現出了難以置信的樂觀,這種對自己的信任和對理想的認真,是電影中喜劇元素的來源,也是她的悲劇所在。後來我們會發現如夢的樂觀并非無根之水,她有一個看起來很愛她的男朋友張全蛋。
張全蛋剛出現的時候很像一個搞傳銷的,滿嘴鄉村英語呼喚理想呼喚愛情,在别人眼中或許他的話不切實際,但在如夢的閉塞世界裡,她需要一個人無條件的鼓勵。所以當張全蛋承認自己是個鴨後,如夢才迎來了全片中的第一次崩潰。
事業的失敗是所有小人物共有的特性,但每個小人物也有自己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當這跟精神支柱崩塌後,必然需要一個轉折才能讓角色釋然。所以如夢和當初的星爺一樣,得到貴人賞識并成為當紅女星。或許星爺的電影值得品味的地方,從來都是平凡中不滅的一點希望,前面很黑,但天亮之後就很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