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是一個國家的統治中心,很多時候集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等等于一體,國家的首都選擇在那裡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一旦定都下來很少有變動,但有些國家基于各方面的考慮會選擇遷都,今天就來說說哈薩克斯坦的遷都史。
哈薩克斯坦位于亞洲的中部,東邊與我國相鄰,北邊是俄羅斯,南面與土庫曼斯坦、烏茲别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交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陸國,總面積272.49萬平方公裡,2021年總人口為1908萬,其中哈薩克族占65.5%排第一,俄羅斯族占21.4%,為哈薩克斯坦第二大民族,總體來說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但礦産資源十分豐富。
哈薩克斯坦以前是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斯坦獨立首都選在阿拉木圖,從地圖上看阿拉木圖位于哈薩克斯坦的東南部,而且對于整個哈薩克斯坦版圖來說有點靠邊;阿拉木圖還處在泥石流和地震多發地帶,且位于谷地周邊群山環抱,空氣污染難消散等等;
因此在獨立3年之後哈薩克斯坦選擇遷都阿克莫拉,兩地直線距離約960公裡。1997年哈薩克斯坦正式遷都阿克莫拉,并改名為阿斯塔納。阿斯塔納地處中北部,地理位置優越,地勢平坦,而北部靠近俄羅斯,曆史原因俄羅斯族在此占有很高比例,為了徹底扭轉北方人口劣勢,選擇阿斯塔納有天子守國門的意思;
阿斯塔納(努爾蘇丹)現在有人口120萬,哈薩克族占比70%以上;城市建設也非常漂亮,可以說遷都非常成功。2019年,哈薩克斯坦為紀念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努爾蘇丹将阿斯塔納更名為努爾蘇丹。
你對哈薩克斯坦這個國家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