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光明日報》痛批娛樂圈“娘炮”現象,批得很好!
忸怩作态、病态審美的醜惡現象,敗壞風氣,贻誤青年,不掃除不行。
什麼叫“娘炮”?有的朋友以為就是指面容白皙、五官清秀的男性,這是個不小的誤解。
娘炮不是指面容,而是指作風,“油頭粉面A4腰,矯揉造作蘭花指”,捏着嗓子嘟着嘴,嗲聲嗲氣“吃個桃桃”,不以為醜,反以為美,才叫“娘炮”。
有一種意見認為,抵制“娘炮”,是審美的單一化、不寬容,其實正是出于這種誤解。
男性長得白皙、清秀,并不妨礙作風硬朗、痛快爽利,富有男子氣概。美男子亦不妨是大丈夫。
漢代張良,長得“面如好婦(漂亮女人)”,但是誰能說他是“娘炮”?博浪沙中,奮起鐵椎;鴻門宴上,保全沛公;“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破三秦,滅西楚;于功成時身退,乘煙雲而遨遊。張良所作所為,哪一樁不是大丈夫的事業?
“面如好婦”,亦是天地男兒。
而所謂“娘炮”,是全然不這樣的,内在羼弱,靈魂萎頓,作風沒有正氣正派,就和老百姓說的一樣:NO ZUO NO DIE .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産“美男”之說,其中“娘炮”不少。
何晏:白沒有罪,惡心人不對何晏以長得白聞名,甚至留下個成語,“傅粉何郎”。
到底有沒有敷粉呢?魏明帝有懷疑,于是大熱天請他吃熱湯面,想看看他卸妝後的本來面目,結果何晏熱得滿臉汗,邊吃邊擦,面容依舊白皙。
不怪别人懷疑,皆因何晏“動靜粉帛不去手”,一天到晚手裡拿個粉撲子,随時随地補妝,這就太那個了。
不僅愛化妝,何晏還喜歡穿女式服裝,出門招招搖搖的,“行步顧影”,一邊走,一邊回頭欣賞自己婀娜的身姿,這畫面真是不能看。
這樣的貨色人品何如,可想而知。
何晏本來攀附曹爽,高平陵之變後,又投靠司馬懿,妄圖通過嚴辦曹黨而保命。他揪出來丁、鄧等七族,司馬懿卻說:其實有八族。何晏實在沒招了,說,難道是我嗎?司馬懿說,對。于是誅滅何晏三族。
司馬懿這樣的野心家我不喜歡,但是覺得何晏人品卑污,更為可厭。
都說“相由心生”,這話是不錯的,一個内心堂堂正正的人,能搞成那個樣子嗎。
衛玠:被“看殺”的窩囊廢衛玠長得很好看。還是小孩時,每次乘羊車外出,都有一大批人圍觀,贊歎他是“玉人”。
可惜體弱多病,永遠是一幅弱柳扶風、弱不禁風的樣子,長大了也不頂事,話說多了都吃不住。
這樣的體質能有什麼好結果呢?
永嘉之亂,北方淪陷,衣冠南渡。衛玠一路逃到建康,當地人風聞其名聲,紛紛趕來觀看大美男,圍得裡三層外三層。衛玠因承受不住這麼多人圍觀談論,竟然一病嗚呼。
這不僅是體質的虛弱,更是精神、意志的羼弱。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有什麼價值呢?
沒有充實、飽滿的内在,好看也是徒有其表。
衛玠萎靡不振的生命,除了貢獻一個成語“看殺衛玠”之外,一文不值。這是世上最沒勁的活法。
王衍:誤天下蒼生的無恥之徒王衍雖然做到宰相,但是檢點其生平,除了門第與容貌,沒有任何東西值得一提。
山濤見到王衍時,不由感歎:“何物老妪,生甯馨兒!然誤天下蒼生者,未必非此人也。”(不知道是哪個老太婆,生出這麼好看的人!然而誤盡天下老百姓的,未必就不是這個人。)
山濤果然料事如神,晉朝大好河山,就在這個“美男宰相”手裡給弄得一塌糊塗,而他亦最終死于自己的無恥,落得被活埋的可鄙下場。
王衍把小女兒嫁給晉惠帝太子司馬燏做王妃——這個不算無恥,不過常規操作而已,無恥的是,當司馬燏被賈後廢為庶人,他立刻讓自己的女兒離婚!他女兒都受不了這樣的老子。
沒有任何人類能受得了這樣表面水光溜滑而内裡烏漆八糟的。
後來石勒破晉,召西晉舊臣問話,本來還有點欣賞王衍的才華,王衍但凡有一丁點男子漢的氣概,也能獲得敵人的尊重,不料他無恥之尤,居然勸說石勒稱帝,石勒暴怒,沒見過這麼無恥的人,于是讓士兵推倒土牆把這貨活埋了。
勇健與通脫:男性美之兩種前面說了,長得白皙清秀,亦不妨為偉丈夫。
我不是反對美男子。
東魏高澄的兒子高長恭,“白類美婦人”,而作風堅毅,勇健無匹,史書裡對他的評價是“貌柔心壯”。
高長恭作戰英勇,常常身先士卒沖鋒陷陣,每戰必捷。他嫌自己的容貌太過柔美殺氣不足,不能震懾敵軍,所以凡出戰一定戴上一個猙獰的面具。你看,“娘炮”們自以為稀罕的白皙面孔,在真正的壯士那裡完全是不屑一顧的。
還有大名鼎鼎的嵇康,率性通脫而不修邊幅,雖“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也不能遮沒其“龍章鳳姿,天質自然”。
山濤說:“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嵇康這個人,就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獨立;他喝醉了往那一歪,又像壯美的玉山将要傾倒。)
嵇康的姿容是如此出衆,可是他卻不修邊幅,一點也不在意這些,為什麼?無非因為内在太豐富了,而不在乎外面這副皮囊。
他在《與山巨源絕交書》裡說,我這個人很懶,半個月一個月也不洗頭,不到癢得難受,堅決不洗!
我不是提倡不講衛生哈。我是歆羨嵇康這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通脫。這才是男性美的雄邁氣度。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男性女化、女性男化都屬于病态,都不是什麼正常現象。一個兩個也就罷了,形成風氣絕對不是好事。魏晉之時多“娘炮”,正是亡國之象,我們不能不警惕:男孩子嬌滴滴,絕非國家之福。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雄邁則國雄邁。掃除歪風,滌蕩病态,弘揚正當之男子氣概,此其時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