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6 15:01:44

在《論語.學而》中,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在初中時,把“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翻譯為:學習并時常複習,不是很快樂嗎?直到現在讀過楊伯峻老先生的《論語注釋》才發現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學了,然後按照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1

這讓我發覺我以前的理解是比較淺薄的。學習并時常複習,學的是什麼?是好是壞?如果所學的是錯的,那麼縱使複習成千上萬般,不過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所學仍是一無是處。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

依楊伯峻老先生的《論語注釋》,“時”字在周秦時侯若副詞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時”,指在一定時侯或者在适當的時候。為什麼“時”譯為在一定的時間呢?我個人認為人所學的是應該要靈活變通,靈活運用的,不一定能時時刻刻都用得了。舉個例子,孔子的弟子子貢曾贖回在外淪為奴隸的魯國人,并且他拒絕了應得的獎金,人們都誇獎他品德高尚。而孔子卻認為子貢做錯了,領取國家的獎金不會損失他的品行,而不領取國家的獎金,導緻其他魯國人可能因此不去贖回自己受難的同胞。子貢甯願自損财物不求回報地去幫助他人,難道不對嗎?在另一個角度看,這一舉動傷害了他人去做好事的積極性,也可以說是錯的。所以,人們所學的“正确的知識”不一定都能有利于人,不一定要時時使用。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3

另外,在楊老先生的《論語注釋》中,“習”——一般人把習解為溫習,但在古書中,它還有實習、演習的意義,如《禮記·射義》的“習禮樂”、“習射”。這是符合儒家的知行合一的,符合儒家一貫的入世精神。《大學》也曾記載: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冶;國冶而後天下平。這說明了身修的重要性,既實習的重要性。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4

學無止境,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溫故而知新,我重新理解“學而時習之”後,确實大有禆益。于學習而言,不僅需要溫習所學知識,還需要學以緻用,并在實踐中分辨所學正确與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