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毛肚買回來洗洗就能涮是嗎

毛肚買回來洗洗就能涮是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03:20:57

毛肚是火鍋中最受歡迎的食材之一。尤其是在四川和重慶,吃火鍋不點毛肚,總感覺不完整。

關于毛肚的涮法,廣為流傳的說法是“七上八下”,總共大約是15到20秒的時間——考慮到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毛肚并不在湯裡,所以真正加熱的時間還要更短。

這麼涮安全嗎?有一篇“辟謠”給出了回答:

說是“七上八下”的時間不足以殺死細菌和寄生蟲,然後給出了一個建議是“基本控制在3—5分鐘就好”。

這個說法在網上被網友調侃:三到五分鐘那不是毛肚了,那是橡皮筋。

毛肚買回來洗洗就能涮是嗎(毛肚不能七上八下)1

确實,涮過毛肚的人都知道,毛肚放進翻滾的湯裡,别說3分鐘了,稍微等得久一點,就堅韌得如同橡皮筋了。

從“好吃”的角度說,廣大吃貨們總結出的“七上八下”,是獲得良好口感的大緻“最優時間”。

毛肚買回來洗洗就能涮是嗎(毛肚不能七上八下)2

這裡核心的問題就是:這幾秒中的時間,是否足夠殺死細菌和寄生蟲?

相對于細菌,寄生蟲的生命更為“高級”——它對于生存環境的要求也就更為苛刻。與細菌相比,它們的耐熱能力更差。簡單說來,能夠殺死細菌的加熱條件,也足以殺死寄生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并不會特意去考慮“加熱到多少度殺死寄生蟲”,而隻是去考慮“殺菌”。

細菌的耐熱能力強一些,但對于高溫也沒有什麼抵抗能力。一般而言,溫度超過60 °C,細菌就難以增殖。溫度越高,死得就越快。

當然,細菌中總是難免存在着一些頑強的,能夠熬過嚴酷的高溫。通常,我們用“高溫 時間”來對付它們。溫度越高、時間越長,能夠挺過去的細菌就越少。

實際上,要想“徹底”把細菌殺光還是挺不容易的。在食品加工中,通常要加熱到120 °C并且保持20分鐘以上,或者加熱到135 °C以上保持幾秒鐘,才認為把細菌(以及細菌芽孢)徹底殺光了。

但是,細菌要想危害健康,需要一定的量。所以,我們并不需要讓食物中的細菌完全消失,隻要“絕大部分”細菌被殺掉,那麼就可以安全食用了。在食品安全中,合格正常的食材,能夠把細菌殺到隻剩下十萬分之一,也就可以接受了——這,就時食品安全中所說的“細菌數降低5個對數值”。比如巴氏牛奶,就是加熱到72 °C并保持幾秒中,實現“細菌數降低5個對數值”。實際上,巴氏殺菌奶中的細菌數,可以達到每毫升幾萬個仍然合格。甚至大腸菌群,也并不要求是0。

而毛肚隻涮幾秒鐘,能夠達到“細菌數降低5個對數值”的目标嗎?

答案是:完全可以。

實際上對于各種肉類,隻要“中心溫度”達到75 °C,就可以放心食用。隻不過通常的肉都比較厚,在沸水中也要保持一些時間,才能讓熱量傳遞到肉的中心使之達到安全溫度。而毛肚非常薄,放進翻滾的湯中,幾乎是瞬間就達到了這個“安全溫度”,也就可以安全食用了。

對于其他的肉類,切得越薄,讓中心達到安全溫度所需要的時間也就越短。當然,吃火鍋的時候我們沒辦法去測量肉片中心的溫度,但有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把肉片劃開,隻要中心也變了顔色,就是達到安全溫度了。

有人會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很多加工食品要求“超高溫長時間”加熱呢?

這是因為,比如巴氏奶,細菌沒有被完全殺滅,在存放過程中會成長起來,也就會“重新超标”。所以,巴氏奶必須保存在冰箱裡延緩細菌的生長,并且也隻能放一兩周的時間。而常溫奶或者其他常溫保存的食物,需要存放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哪怕加熱之後隻剩下幾個細菌,也會慢慢地成長起來最後“星火燎原”。所以,常溫保存的食品,要麼徹底把細菌殺光并且密封保存,要麼使用防腐劑或冷凍來抑制細菌生長,或者把食物的含水量降到細菌無法增殖的程度。

因為火鍋是涮完了就吃,所以隻需要考慮涮的時候把大部分細菌殺掉就可以了——涮幾秒鐘,完全足以實現這個目标。當然,需要注意一點:在涮的時候,筷子夾住的部位接觸不到湯,所以無法被加熱。所以,在涮的過程中可以松開筷子換一個部位夾着再涮,也就可以保障安全了。

願天下食客們涮得安全,吃得愉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