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阿姨,我一點都不痛了。”3月23日下午,從手術麻醉中清醒過來的9歲患兒典典(化名)告訴醫生,他的右下腹已經不痛了。
3月22日淩晨,典典因闌尾炎發作再次入院,醫生沒有選擇腹腔鏡切除手術,而是通過内鏡下對闌尾腔内的糞石、膿液進行清洗,順利解除了患兒的痛苦。
傳統觀念認為,闌尾無用,發炎後切除即可一勞永逸。實際上,闌尾并非一無是處。“現在,兒童的闌尾炎也多了一種治療選擇。”四川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劉英華說。
9歲孩子急性闌尾炎發作
内鏡下沖洗治療
典典今年9歲,3月中旬,因患闌尾炎在四川省人民醫院住院5天,各項指标正常後出院回家,但3月22日淩晨,又一次肚子痛的典典被送回了醫院。“上了體育課,太熱,喝了涼水。”典典說。
此時,典典的家長不願意再保守治療,對于手術切除闌尾也頗有顧慮。四川省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劉英華對典典的病情進行了判斷,最終決定為典典做“内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ERAT)”,通過内鏡下對闌尾腔裡的糞石、膿液進行沖洗。
“這個治療術需要明确的手術指征。”劉英華說,急性闌尾炎發病時間短、臨床症狀明顯,右下腹固定壓痛,且闌尾沒有因炎症發生穿孔等情況,“尤其是因為糞石嵌頓導緻的急性闌尾炎,适用ERAT。”
↑内鏡中心。
↑内鏡下對闌尾腔進行沖洗、引流。
↑内鏡下可以看到闌尾裡的糞石。
“他之前肚子痛得很,醫生做檢查都不讓摸。”典典的奶奶說,現在沒有開刀、沒有傷口,典典恢複得很好,3月26日就能出院回家了。
醫生告訴你
為啥不主張切除闌尾
目前,外科治療闌尾炎的方法是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盡管是微創手術,但仍然有切口。
“内鏡逆行性闌尾炎治療術(ERAT)是一種簡便、無創、無疤的内鏡下微創手術。”劉英華說,通過腸鏡插管、造影、沖洗、引流等操作,達到快速降低闌尾腔内壓力、消退炎症的目的,保留完整的闌尾。
為什麼不主張切除兒童闌尾?劉英華說,在兒童和青年時期,闌尾具有發達的淋巴組織,能傳輸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發揮免疫功能,所以在兒童期盡可能保留闌尾是至關重要的。
兒童闌尾炎高發期為8到12歲,正值上學期間,有創手術也不利于兒童的恢複。
紅星新聞記者 于遵素 實習生 楊雪姣 攝影報道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