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已經成為了過去式,而嶄新的2023年來了。剛剛過去的是生肖虎年,而2023年就是生肖兔年了,因為兔子在12生肖中是排第四的。
那兔年到了,毫無疑問今年最火的吉祥物就是兔子了。并且自古以來兔子就因為外形獨特,性情溫和,體态乖巧,動作林敏等特點,被人們視為“吉祥之物”,并且它還是可愛善良的象征。那兔年到了,這兩個和兔子相關的傳統習俗,還有多少人知道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兔子為何在十二生肖中排第四?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其結果就是不擅長跑步的烏龜最後取得了勝利。而在我國古代的民間還有一個傳說故事,那就是“兔牛賽跑”。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為了方便天下的老百姓計算時間,從而決定從動物界中挑選出十二種動物,并且按照它們到達的順序來排列,從此以後就可以依據這個順序來記錄時間了。而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很多的動物都是積極報名參加了。
其中兔子和牛是好朋友,兔子就是第一個報名的,因為它自認為自己天生就是跑步健将,在森林中就連老虎也未必追得上它。它的朋友老黃牛也報名了,可是卻因為自己個頭大,跑得慢而想向兔子取經。
然而兔子卻自豪的告訴它:這個是我的天賦,我天生就個頭小,腿又長,所以跑得快,而你的腿雖然長,個頭實在是太大了,跑起來費勁,所以即便是怎麼練習也沒啥用。
聽了兔子的話,老黃牛顯然不服氣,從此以後就天天練習跑步,并且還進步不少。到了比賽的當天,兔子确實以絕對性的優勢遙遙領先,把它的朋友老黃牛甩了好遠。它想着自己太早到終點也沒意思,于是就在半路上休息呼呼睡大覺了,想着等到它們到了再繼續跑。
過了很久老黃牛氣喘籲籲的追上來了,它看到兔子就叫醒了它,并告訴它大家夥都已經追上來了。然而兔子卻說不着急,你們先跑,我繼續睡一會,一會兒就追上你了。”說完,它倒頭繼續大睡了起來。
老黃牛隻好搖搖頭,繼續往前跑,而最好的結果就是不擅長跑步的老黃牛排列第二,而擅長奔跑的兔子隻是得了第四名,成為了十二生肖中的卯兔。
民間和兔子相關的習俗①挂兔頭、點兔燈
兔子在古代的很多神話故事中都是吉祥物的,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月宮上嫦娥和玉兔的神話故事。而在古代的民間也把兔子當成是吉祥的象征,并且還有在“初一挂兔頭、十五點兔燈”的習俗。
所謂“挂兔頭”,可不是真的兔子,而是用面捏制而成的。在以前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把它和盛放着雪水的竹筒、年幡、面具一起懸挂在大門的門額上。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古人認為兔子是吉祥物,把它懸挂在門口有驅邪避禍、祈求吉祥的作用。
另外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點兔燈的習俗就流傳很廣。因為元宵節在很多地方也叫燈節,就是用紙片和紙糊成各種動物的形狀,其中兔燈就是各種動物造型中的佼佼者,深受孩子們的喜愛。點兔燈不僅熱鬧又喜慶,同時它也有消除病災,祈求人丁興旺的美好寓意。
②兔兒爺
在北方好些地方稱呼兔子為“兔兒爺”,甚至有些地方還供奉“兔兒爺”。而在北京以前還流行到了中秋節的時候,給孩子購買“兔兒爺”的習俗,這在當時可是無數老北京人的心頭好。
所謂的“兔兒爺”是用泥塑出來的,它一般都是兔首人身,手執藥杆。大的有三尺高,而小的隻有一寸。
據說這是興起于明朝時候的一個習俗,當時北京地區發生了瘟疫,月亮上的嫦娥仙子看到凡間老百姓的疾苦,就派遣玉兔來凡間找藥幫忙醫治。也因為有了玉兔的幫忙,很快當地的瘟疫就過去了,老百姓恢複了健康,生活也回歸了正常。而人們為了感謝玉兔,紛紛拿出自家最值錢的東西,想不到玉兔都拒絕了。
并且它還跟老百姓說:我隻是喜歡凡間的衣物和坐騎,要不你們每家給我準備一身衣服和一個坐騎吧。
于是為了感念兔子的大恩,就開始用泥塑玉兔的樣子,并且還給它穿上各式各樣的衣服和制作各種各樣的坐騎。而每年到了八月十五這天都會供奉它,并且還親切的稱呼其為“兔兒爺”或“兔兒奶奶”。
隻是非常可惜,如今即便是在北京已經很少能見到兔兒爺了,會制作的就更少了。
好了,關于兔年的習俗,就和大家聊到這裡。你還知道哪些兔年的習俗呢?也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