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浙江西部農村的父母養老問題,朋友常年在上海上班,老父母也不懂養老問題,所以來咨詢我,我今天就好好講講父母養老問題!
朋友老家土地被國家征用,隻有一個名額參加農民失地保險,所以給了老母親,老母親現在每月能領取1980元,在農村,自己養雞鴨,自己種水果蔬菜,這筆養老金還是不錯的,還給朋友解決了後顧之憂,能放心的在上海上班。
每月7月還能收到一筆個人賬戶利息。
現在朋友老爸馬上60周歲了,之前做油漆的,從來沒教過城鎮職工保險(簡稱城保,職保)所以打算參加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簡稱農保,新農保),新農保又稱新農村養老保險,主要是針對農村居民設立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如果進行評價的話,它是一種穩健但是發展性不高的養老保險。
首先我們從新農保的繳費說起。國家在2009年設立新農保的時候,主要考慮到了農民的收入情況,采取的是按年繳費的方式,一般每年的10~12月份繳費。
當時的繳費檔次非常體諒到農民的收入情況,采取的是從100元到2000元不等的多種檔次自由選擇方式,各地也可以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自由調整。像青島市2019年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從100元到12,000元,有16個之多。
國家為了鼓勵農民參保繳費,在農民個人繳費以外還實施國家補貼,對于有條件的地區或集體可以實施集體補助。國家規定的補貼檔次是從30元到60元,當然各地也允許自行提高。比如河南省三千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280元,甯夏自治區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20元,但是青島市隻有100元,上海市33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575元。
關于集體補助,實際上是主要是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村集體或者當地政府對失地農民提取的保障金,才給予參加新農保的農民予以的繳費補助。
實際上,個人繳納的部分和國家補貼,集體補助,一起進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等于個人賬戶的餘額處于退休年齡确定的計發月數(60歲退休是139個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當于自己給自己積攢的養老金。
優點一、萬一參保人提前去世,沒有領取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話,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餘額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可以有繼承人繼承。
優點二、個人賬戶餘額,每年有利息,而且利息比銀行定期存款高。
(比如北京參保人員個人賬戶的利率2016年記賬利率是8.31%。2017年記賬利率7.12%;2018年記賬利率8.29%;2019年記賬利率7.61%;2020年記賬利率6.04%;2021年記賬利率6.69%。
上海養老保險個人賬戶2020年利率6.04%,妥妥的跑赢通脹的方式之一。
養老保險免稅,并且有很多好的投資機會,還有國有企業盈利的補充,大概是參考名義GDP增速,遠高于通脹和銀行存款利率)。
這可以說是新農保最穩健的部分——個人肯定不會虧本。
新農保最大的問題在于其養老保險待遇不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空間。
新農保養老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方式前面已經說過,等于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139。相當于每月領取1/139,不到12年就能夠領取完畢。個人賬戶養老金顯然是不可能增加的,那麼能夠增加的隻有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的來源并不是個人繳費,而是政府補貼的資金。2018年1月國家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标準有70元提升至88元,這是三年來才調整的一次,增加了18元,平均每年增加6元。國家鼓勵各地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自行補貼基礎養老金。2022上海市基礎養老金标準達到了1200元,北京市是850元,而甘肅、貴州、遼甯、河南、山西、雲南等省份基礎養老金低于120元,這意味着同等繳費,在不同地域領取的養老金差距較大;浙江省是180元。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國家是年年進行調整。2019年調整幅度是5%,對于養老金較低的退休人員,養老金增額最少也能達到80~100元。
所以新農保跟職工養老保險比起來,養老金的發展性是非常欠缺的。
如果以15年為限,每年繳納3000元,共需要繳費45000元。加上算上國家補貼和集體補助以及曆年的結算利息,退休時個人賬戶餘額能夠達到6萬元,個人賬戶養老金就能夠每月領取,6萬÷139=431元每月。
浙江的基礎養老金是180元,每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能夠達到611元。
總體來看,每年繳納3000元,15年後每月能夠領取的養老金不是很高,但好處在于有可靠的穩定性保障,也算是值得的。
朋友的父親馬上60周歲了,所以隻能補繳15年=3000×15=45000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324元;浙江基礎養老金=180元,所以每月能領取504元,還是不錯的。
看完本文,盡快給老父母去落實養老保險吧!
歡迎點贊,評論,關注,轉發,支持up主更新哦!
注意:本文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