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區的鎮不是很多,原因是很多成了街道,還有調整和改變,比如石棚鎮沒有了,成了方山鎮,然後況場,藍田,茜草、泰安等成了街道。所以看起來鎮不多,今天就根據現在的鎮,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之餘其他如茜草,張壩,藍田等還需要單獨發文,希望大家持續關注吧。
黃舣鎮
在四川省泸州市江陽區東部。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3.7萬。鎮人民政府駐黃舣街,人口300。明設水驿,舟船雲集,又地多黃泥,故名黃舣驿。1950年設黃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複鄉。1992年中興鄉并入。2000年建鎮。盛産柑橘、蠶繭、甘蔗等。有沙石、農機等企業。市園藝科研所和原種場駐鎮内。有電管站、醫院。泸(州)合(江)公路經此。
談到黃舣(yǐ),但是泸州這邊習慣讀迷,黃謎,請問各位知道是為什麼嗎?大家知道今天它以酒業園區聞名另外中興古場,瓦窯灘等包括建佛寺,建文皇帝的故事,都值得對它進行單獨書寫,今天隻做個簡介,後期會專門附文記錄。
彌陀鎮
泸州市江陽區彌陀鎮位于四川省泸州東部、距泸州市半個多小時車程吧。長江繞北流入合江,隔江與神臂城(俗稱"老泸州")相望,東與合江縣大橋、佛蔭兩鎮接壤,西和南與江陽區黃舣鎮、分水嶺鎮毗鄰。
這個地方也算泸州的古老鄉鎮之一,以前有座白花寺,後來重建改為彌陀寺,不知道還有沒有在,對于彌陀,我的印象不深,但是覺得很古樸,而且它的來曆,我覺總是跟佛有緣吧。
現在對彌陀更深刻的印象還是我認為的彌陀三寶:白馬雞湯,河魚鮮和風雪糕。
白馬雞湯泸州城區有好幾家,是不是正宗不好說,當地人說最好去當地吃。或許本土确實好吃吧。一直沒有時間去,河鮮可遇不可求,而且現在保護水質和環境,還是不要濫捕濫殺才是。至于風雪糕還是有點曆史淵源。
彌陀鎮最著名還是水中壩和神臂城,所以這裡隻能做個提示,以後還會寫專門的文章。
通灘鎮
通灘鎮位于江陽區西郊,濱臨沱江,距城區20千米,西北部與自貢市接壤,西南部與宜賓市相鄰,北面隔江與泸縣相望,是泸州的"西大門",是江陽區第一大鎮,又據說是沱江第一鎮。1934年設通灘鎮,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複鎮,1996年由泸縣劃歸江陽區。位于區境西部。
通灘有老窖的高粱基地,這是釀酒不可或缺的東西,蔬菜基地也有,這裡應該是泸州農業相對比較好的地方。而且挨着城區很近,境内有泸自路(泸州至自貢)和通宜路(通灘至宜賓)橫貫全境,交通十分發達。位于江陽區西郊,濱臨沱江,距城區20千米,西北部與自貢市接壤,西南部與宜賓市相鄰,北面隔江與泸縣相望,是泸州的"西大門"。
江北鎮
這個地方前身叫大悲鄉,以前屬于納溪,所以納溪的朋友現在還覺得應該在介紹納溪的時候帶上,不過已經劃分了,就按照今天的來,為什麼叫大悲鄉沒有找到原因,知道的可以不錯。 據資料說1953年設大悲鄉,1975年改江北公社,1985年建鎮,1996年由納溪縣劃歸江陽區。
江北出甘蔗應該就會産糖,包括紅糖,不過我看也沒有形成規模和品牌,然後蔬菜也多。
江北還有個電廠,今天的情況不清楚,不知道還在使用沒有。
方山鎮
方山鎮位于江陽區西南部,距城區15千米。是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泸(州)宜(賓)公路過境,有四(千米)石(棚)公路通旅遊區方山。有省級森林公園方山和川南佛教聖地雲峰寺及東漢墓遺址。鎮黨委、鎮政府、鎮人大駐方山社區。
1957年設寶豐鄉,1960年改石棚(Shipeng)公社,1984年置石棚鄉,1992年建鎮,1996年由納溪縣劃歸江陽區。位于區境西南部,距市政府20千米。
山鎮于2001年由石棚鎮改名而來 ,但是說實話我們更願意談石棚,因為老泸州人的記憶是不一樣的。石棚的曆史典故很多,方山的文物古迹也不少,這個地方三兩句說不完,這裡省略以後慢慢寫。
丹林鎮
泸州市江陽區丹林鎮,由丹林鄉改建而來。2013年撤銷丹林鄉,設立丹林鎮,鎮人民政府、鎮黨委、鎮人大駐地丹林場,轄原丹林鄉所屬行政區域。但是我的印象中好像以前叫馬嶺,據說為了不跟叙永還是古蔺那個地名重複才改的。
丹林主要是影響是梨花,一次都沒有去看過,看梨花泸州的地方還是多,有機會去看看啰。
分水嶺鎮
泸州有個分水嶺鎮,現在被人熟知主要是油紙傘和董允壩蔬菜基地,泸州的分水鎮曆史悠久,位于江陽區的南緣,離區政府19公裡,是江陽區、納溪區和合江縣三區縣結合部,泸渝高速公路、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和泰二路、彌分路穿境而過,距市區半個小時左右車程,交通十分便利。因為叙永縣也有個分水鎮,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搞混淆了。
現在的分水鎮之前叫分水嶺場,位于泸州長江南岸的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過渡地帶餘脈嶺埂上,舊時屬泸縣十大鄉之一的崇義鄉管轄,是泸州通往雲、貴兩地運送鹽、茶、桐油、紙傘等地方土特産的必經之地,同時也是鹽馬古道驿站。
據傳,分水嶺場興起于明代,而今至少已有500年以上的曆史。
據泸縣志記載,分水嶺最初由三戶茅草屋過路店子起興,原名“金雞林”(“金雞林”三個大字撰刻于原分水車壩路口下的“油房灣”石壁之上,1964年因分水糧管所擴建石糧倉,在該處大量采石而毀損無存)。
這個由來還有個傳說,在分水嶺場頭有一塊垇田和一片樹林子,林中常年住着一種名為“金雞”的鳥,且與人類和睦相處,路邊店的生意也相當紅火。一天,臨近的一個獵人來到林子打了“金雞”,“金雞”飛走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了。
而店主人的生意也從此蕭條敗落,直至三戶茅屋無名失火全部被毀,幾家店主認定他們生意蕭條和遭遇火災,都因獵人打了吉神之物“金雞”所制,故經衆人商議,由地方官員裁定,對打獵進行懲戒:以垇田為界,獵人從此不得越垇田一步,而“金雞林”則改名為“分水嶺”。
另又一說,上述垇田由于處于分水嶺場頭的特殊地理位置,該垇田的水從三個不同方位的缺口流出,分别流入的三條大河,且相距盛遠。
即從北邊缺口流出經“文星橋”泰安大到“漁子溪”入“長江”;西邊缺口流出經“倒流河”過龍車鎮從納溪入“永甯河”;而從南邊缺口流出經堯壩鎮過先市鎮的“合龍溪”入“赤水河”;東面則是分水嶺的上場口。故而分水嶺的得名有此一說
分水嶺古鎮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蒼桑歲月磨煉出了分水嶺獨具特色的曆史文化内涵。
石寨鎮
江陽區石寨鎮位于泸州市西部、沱江南岸,距泸州30千米,省道207(泸州-自貢)橫穿全鎮,東與通灘鎮交界,西南與宜賓市江安縣毗鄰,北與自貢市富順縣接壤,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有"彙通三市"之稱,石寨鎮土地肥沃、物産富饒,盛産水稻、高粱等農作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