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廈門獨木成林的榕樹

廈門獨木成林的榕樹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4 10:43:08

非凡十年·變遷

操場邊的大葉榕,春來葉子轉色,滿目金黃;又在幾日之内褪去一身“金衣”,生發出嫩黃細葉,繼而綻放出一樹青翠。年年歲歲,周而複始……這便是廣州市第十六中學一代代學子的集體記憶了。

大葉榕栽種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那時,周邊的藝體樓、學生公寓,乃至如今的一部分師生都還不知道在哪兒呢,但大葉榕已然矗立在那裡,并在往後的數十年中,見證着一屆又一屆學生的青春故事。

古樹名片

大葉榕:胸徑5.5米,高約30米,春天換葉時會變黃。 位于廣州市第十六中學

廈門獨木成林的榕樹(大樹底下聽古仔⑲操場邊)1

大樓凹一塊,為大葉榕生長騰出空間。

妙趣唯三月 轉眼滿目金

采訪當天,一衆新生正在進行入學前的軍訓。踏入人生新階段的興奮與期待,化作了一聲聲響亮的口号,以及整齊劃一的齊步。他們在烈日和高溫下揮灑青春,又在榕樹的蔭蔽下覓得一絲陰涼。

這棵靜靜矗立在操場南面、胸徑5.5米、高約30米的大葉榕,成了新生對學校的第一印象。當然,如果你知道它的來曆,印象定能更加深刻。

建成于1934年的十六中,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已經是大家熟悉的重點學校了。不過,那時條件并不似現在這樣好:操場由煤渣填充而成,四周幾乎都是空地,夏日的毒辣太陽毫不客氣地炙烤着每一個角落。

1966年,時任體育教師的徐熊科,以及總務處老師林灼才,一同向學校提出了在操場邊上栽種大葉榕的建議。“當年的想法很簡單,就是給學生提供遮陰的地方。”

時隔多年,現任校長王勇輾轉找了幾位退休老教師,才知曉樹的來曆。當年樸素的願望讓王勇深深感歎,“這就是我校教育理念的最好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

時至今日,年過半百的大葉榕見證了十六中的飛躍:從重點學校,到廣東省一級學校,再到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再升級為如今的廣州十六中教育集團,形成“一校三區(本部、東湖校區、水蔭校區)同築夢,一體五翼振翅飛”的格局。去年12月,當十六中教育集團成功入選首批省級優質基礎教育集團培育名單的時候,大葉榕仍在見證着,陪伴着。五十餘載光陰,樹與學校都在成長。

幾乎每個學生的腦海裡都留存着這樣的畫面——每年春天,當外面綠意萌動的時候,大葉榕卻披上一身金黃,搖曳在3月的春風裡,任憑老葉飄落。遠遠望去,樹上樹下,仿佛秋色在這方寸之間停駐了。有心之人拾起黃葉,在地面拼出“I (心形圖案) 16”的字樣。相機“咔嚓”一拍,定格了人與樹的美好感情。

回憶起這棵大榕樹,十六中2013屆畢業生小蘇說,那是她高三沖刺階段的樹木時鐘。記得那一年,他們搬了教室,恰好窗外正對着大榕樹,“備考的日子,學習壓力很大,但是每到課間,隻要遠眺一眼那抹蔥郁的綠,便總能得到片刻舒緩。等到3月份,葉子轉黃,我們也就知道距離高考隻剩下一百天了。”

廈門獨木成林的榕樹(大樹底下聽古仔⑲操場邊)2

3月,大葉榕滿樹金黃。

三救後三種 育樹即育人

2004年,十六中創建示範性高中,啟動了多個項目的建設,招生也由原來的周邊招生變為面向全市招生。為了迎接全市各個區來求學的學生,當年學校新建了學生公寓。宿舍樓選址在操場的南面,6層,可以提供280個宿位。

如今,從操場望去,會發現本該齊平的建築,修到大樹的位置便凹了進去。獨特的造型,讓大樓與大樹融為一體,非常和諧。而誰又能想到,這個設計和最初宿舍樓的圖紙是有出入的。

王勇經曆了修改學生公寓設計的過程,他給我們講述了當年的故事——

原來,學生公寓的設計師畫了一棟方方正正的大樓。但因為大葉榕恰好生長在公寓樓的位置上,所以,這就意味着,大葉榕要被削砍将近1/2的枝葉。

按照學校的慣例,重大工程會提前在宣傳欄張貼公示,向全校師生征求意見。于是,在注意到“要修剪大榕樹枝葉”的細節時,不少師生提出了意見。時任生物科組長的鐘蘭荪老師牽頭,組織了不同年級的學生代表給校方反饋了他們的态度——不能削砍這棵大榕樹,因為它代表了一代代十六中人的美好記憶。

校方很重視師生的意見,在商讨之後,決定修改公寓設計圖,于是才有了如今的“凹”字形公寓樓,與大樹相生相扶。整棟公寓地面減少了15平方米,實用面積減少了90平方米,但換來足夠的生長空間,讓這棵承載着師生記憶的大榕樹能夠充分伸展。

自此,“凹”字形公寓樓就成了學校環保護綠的一段佳話。護樹的理念也深深根植在師生的心中。

如今,學校會定期檢查、養護校内的樹,以确保它們健康生長。2018年,校方注意到教學樓前面的兩棵杜英樹出現了枯萎的現象。要知道,那是建設示範性高中時栽下的杜英樹。每年6月花期,一簇簇潔白的花就伏在綠葉上,成為教室窗外的一道好風景。為了留住這兩棵陪伴了學生十餘年的杜英,校方聘請專業人士救樹,全力以赴救了3次。可惜,在2020年,樹還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當時校方就決定,帶着學生重新栽樹,邊種樹,邊育人。然而,栽種過程也頗顯曲折,同樣是連續3次才種成功。學校還邀請了園林專家來看。專家表示,杜英容易長蟲,而且不易移植栽種成功。于是,在專家的指導下,今年7月30日,學校師生第3次種樹,換上了小葉榄仁樹。

有同學就說,多次參與種樹才知道,原來學校土層是非常豐富的,每一層土都不同,粗細程度也不一樣,種樹要根據樹的特性來确定坑的深度。此外,師生還給新種的樹周邊安插了細長的白管,讓樹根有了透氣的空間,也便于施肥。

對此,王勇表示:“育樹育人都要精心,忽略了哪一個步驟,都不容易做好。樹木的成長,也是孩子們的成長,也是我們的成長。”種好新樹,15天之後,嫩綠的新芽就冒了出來。9月開學季,綠葉順利長成,正與學生一同迎接新學年的到來。

廈門獨木成林的榕樹(大樹底下聽古仔⑲操場邊)3

黃葉落盡,新芽萌發。

林長小隊 愛綠護綠

如今,十六中的“林長小隊”每周都會巡視樹木,澆水、拍照、聽生物老師講解樹的習性……來自初二年級的王天宇是“林長小隊”的一員。他說,“林長小隊”的成員會利用課餘時間讨論如何保護樹木。“我們想過設計橫幅,挂在樹上宣傳保護樹木;後來我們又想到,挂橫幅要釘釘子,對樹也是一種傷害,所以暫時擱置了這個方案。目前正考慮新的方法。”

在王勇看來,這些細小的工作其實是在青少年心底埋下一顆愛綠、護綠的種子。他希望青少年不僅要成為護綠的踐行者,更應該成為生态文明的宣傳者,“在自己踐行護綠、愛綠的同時,還希望他們向家長、親戚、鄰居大力宣傳生态文明思想,影響帶動身邊的人,共同關心生态文明,養成良好生态習慣,為廣州添綠增彩。”

不僅在十六中,在越秀區的各所中小學,護綠、愛綠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今年3月,越秀區少工委全面成立“林長小隊”,開展“能量守護者”主題争章系列活動,部分校内有古樹名木的中小學校,如第三中學、朝天小學、培正小學等學校圍繞養護古樹名木,開展了各種關于植物常識的特色學習活動。

在之後的100天時間裡,該活動的點擊量高達116萬人次,不僅覆蓋了全區所有中小學,還吸引了其他區的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在活動中,28799名隊員通過努力獲得了越秀區紅領巾獎章特色章——紅色立體研學章,隊員們通過越秀特有的“學訪講唱畫”的立體研學模式,形成了研學作品31837份。

如今,“林長小隊”已經是越秀區的一張“綠色名片”。接下來,越秀區教育局将進一步推進生态文明教育進校園、進課堂,繼續開展“童心護古樹,快樂共成長”活動、林長小隊活動。

“下課後,到大榕樹下見面!”“到大榕樹下做操啦”……大榕樹成為不少學生碰面的“地标”,體育課時同學們的“燈塔”……

上課累了,我走出教室,凝望大榕樹片片綠葉,眼睛仿佛變得明亮起來;考差了、和同學鬧矛盾了,我在大榕樹下走走,糟糕的心情漸漸得到撫慰……每到此刻,我心中不由泛起感激之情。大榕樹見證我們的青春、植入到我們的歲月裡。

——初三(二)班 孫晔 指導教師 盧婉薇

最愛大榕樹,不止愛形,更愛意。墨綠色革質的片片薄葉,似師生間亦師亦友的細膩感情;深棕色的粗壯的老幹虬枝,似同學間互助互愛的團結力量;不知何時垂下的條條氣根,似激烈讨論中迸發的奇思妙想;曾幾何時飄落的第一片金黃,似經曆風雨後日益成長的心智與靈魂。

——高二(七)班 沈奕霏 指導老師 梁家樂

樹下,曾經暢想未來;樹後,也曾藏過籃球;樹旁,不知何人遺落的跳繩,總能解人燃眉之急;樹上莺啼給予啟迪,蟬鳴更是鞭策。樹皮上,留下的是指痕,融入的是汗與淚,散發着的是青春的滋味。

——初三(五)班 賈皓翔 指導老師 盧婉薇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何鑽瑩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蘇韻桦(除署名外)

視頻/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吳子良、蘇韻桦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陳雅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