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于個體身心發展規律這一考點,在日常備考複習時通常以單項選擇題、簡答題以及案例分析題等題型的形式進行備考,複習中以單選題為主要備考點。
最常見的考試類型為定義反選、例子單選、古語理解和教學啟示等,現就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性和個别差異性常考知識點進行整理。
(一)個體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1.定義: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2.教學啟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循序漸進。3.常見事例:兒童的記憶發展的順序是從機械記憶到意義記憶。
4.常考古語:
(1)三翻六坐七滾八爬
(2)雜施而不遜,則壞亂而不修
(3)拔苗助長
(4)陵節而施
小技巧:如果題幹出現順序、由XX到XX、過程一類的詞語,可選順序性。
(二)個體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1.定義:個體在不同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着不同的發展任務。2.教學啟示:在教學上,不搞“一刀切”。
3.常見事例:幼兒教育小學化;中學教育成人化。小技巧:如果題幹中出現明顯的兩個階段,可選階段性。
(三)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1.定義:
(1)一方面:個體内部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
(2)另一方面:個體内部不同方面在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不平衡性。2.教學啟示:要适時而教,抓住“關鍵期”。3.常見事例:印度“狼孩兒”
4.常考古語:
(1)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2)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3)當其可之謂時小技巧:如果題幹出現速度一詞,可選不平衡性。
(四)個體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1.定義:
(1)一方面: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後,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
(2)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于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
2.教學啟示:教師對待學生應當揚長避短
3.常見事例:
(1)盲人的聽力和觸覺比較超常;
(2)身患重病或者身體有缺陷的人,如果有頑強的意志也依然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樹。
4.常考古語:
(1)身殘志堅
(2)長善救失小技巧:如果題幹中出現一個人的兩方面進行比較,可選擇互補性。
(五)個體身心發展的個别差異性
1.定義:
(1)一方面:群體差異-主要表現為性别差異:
(2)另一方面:個體差異-主要表現為發展水平和心理特征表現方式的差異。2.教學啟示:因材施教。3.常見事例:有的人比較聰明,有的人比較笨。
4.常考古語:
(1)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3)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4)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語上也。小技巧:凡是有比較的,都可選擇個别差異性。
以上就是關于個體身心發展的簡單介紹,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祝各位考試成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