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
教育學的根本任務是揭示教育規律。
教育教育現象包括社會現象和認識現象。教育現象被認識和研究變成了教育問題,教育問題是推動教育學發展的内在動力。
教育最基本的規律有兩條一條是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關系(外部規律)另一條是教育與人發展的關系(内部規律)
教育學研究的任務:
揭示教育規律(根本任務)
教育學的發展概況:
教育學發展大體可分為萌芽、獨立形态、多元化、現代化四個階段。
萌芽時期
中國的萌芽:
孔子
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中,晚年修訂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
學說核心:仁和禮
教育對象:有教無類(體現了教育起點的公平,是樸素的公平)
教育的目:培養德才兼備的君子‘學而優則仕’
教育内容:文、行、忠、信;道德教育居于首位;偏重人事和文事輕視科技與生産勞動(樊遲請學嫁)
教育功能:個體功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剛出生的時候,禀性是善良的。隻是由于後天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不同,差異就會越來越大)
社會功能:庶、富、教
教育原則:
啟發性原則: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世界上最早提)
因材施教原則: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鞏固性原則:溫故而知新
學思行相結合: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以緻用
德育原則:
因材施教: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承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并了解學生的特點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知行統一:力行而近乎仁、學以緻用
疏導性原則:‘循循善誘,博學于文約之于禮,欲罷不能’
‘博學于文約之于禮’這也是孔子的教學綱領
品德修養指導法:吾日三省吾身
學而優則仕:社會本位論的思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勞動的示範性和榜樣示範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教學反思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終身學習
性相近,習相遠--外铄論
性相近,習相遠和‘有教無類’思想本質是一緻的
唯上智與下愚不移--内發論的觀點
人性論: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又次之,困而不學,思民為下已---體現了教育的個體功能
教師觀:學而不厭、溫故知新、誨人不倦、以身作則,愛護學生
教學相長: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自我修指導法。)
孟子(内發論)(大善人)
最早提出‘教育’一詞:《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孟子持‘性善論’的觀點,認為教育就是擴充善性的過程。這一要求貫穿在他的整個教學思想。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在人倫關系上孟子又進一步提出‘大丈夫’人格
荀子(外铄論)
提出‘性惡論’教育目的是‘化性起僞’
學習過程:強調聞-見-知-行: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
墨子:
以‘兼愛’‘非攻’為教,
教育内容特色和價值:科學技術教育和訓練思維能力,突破了儒家六藝,堪稱一大創造。
認為知識來源于:親知、聞知、說知(知說:依靠類推和明故的方法來獲取知識)。中國教育史上最先明确提出量力性原則: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從事焉。
《學記》
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教育專著,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教學原則
教學相長: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古:教師的教促進教師的學,今:教師的教促進教師的學)
尊師重道: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之敬學。
教師觀:
藏息相輔:大學之教,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強調課内課外相結合
豫時遜摩:預防 及時 循序漸進 觀摩學習(禁于未發之謂豫,當其可之謂時,不陵節而施之謂遜,相觀而善之謂摩;雜施而不遜,則壞亂而不修。)
啟發誘導: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君子之交喻也
長善救失: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失者也(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學不躐等=循序漸進。
朱熹:神話起源的代表人物;儒家學派的集大成者
朱子讀書:法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涵泳指的是反複咀嚼切己體察:身體力行、着緊用力、居敬持志。
蘇格拉底:
教育的目的:培養治國之才。教育的首要任務:培養道德
提出‘美德是否可教’‘美德即知識’‘德行可教’認為教育可以培養道德。
産婆術:諷刺、定義、助産術、是西方最早提出啟發法的教育學家。
柏拉圖:
認為教育政治有着密切的關系,認為教育是國家的,也是國家主義教育思想的淵源。
《理想國》被稱為公共教育思想的淵源
《理想國》盧梭《愛彌兒》杜威《民主主義教育》并稱三大裡程碑
柏拉圖寓學習與遊戲的最早提出者
亞裡士多德:
西方哲學思想的集大成者,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
認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認為教育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認為教育是國家的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主張按照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的教育,提倡對兒童進行和諧教育成為全面發展教育的思想源泉。并提倡順應自然以兒童身心的發展成長為主。著作有《政治學》《論靈魂》論述各種心理現象的著作。
昆體良:
是西方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雄辯術原理》或《論演說家的演講》是西方第一本教學法論著,
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具有良好修養的雄辯家
提出班級授課制的萌芽思
總結了模仿、理論、練習的學習過程。
教育學的獨立形态階段
培根提出了将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誇美紐斯:
1632年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是教育學開始形成獨立學科的标志。也是近代第一本教學著作。“近代教育學之父”之稱。
著 作:《母育學校》《大教學論》《世界圖解》(是世界上最早有插畫的兒童教科書)
‘泛智’教育:體現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把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一切青年男女都應該進學校)
教育适應自然
教育适應自然的原則是誇美紐斯整個教育思想體系的根本性指導原則。
班級授課制:這也是他的最大貢獻之一。誇美紐斯出版的《大教學論》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制做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教學原則:提出并論證了直觀性尤其重視直觀性教學原則(應盡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替代他的圖片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去看看摸摸聽聽聞聞)(《世界圖解》世界最早帶有插畫的兒童教科書)還有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教學原則。
是第一個系統論述了教學原則的教育學家
德育内容:提出把智慧、勇敢、節制、公正作為基本德行還納入了勞動教育。
主張建立全國統一的學制
口訣:範自然在班級受勞動
盧梭:《愛彌兒》
盧梭是堅定的“性善論”者
他認為自然是善的,人性是善的,隻是社會把人變壞了
盧梭的教育理論以“自然主義教育理論”著稱
他認為教育的任務應該是使兒童“歸于自然”,這是其自然主義教育的核心。
《愛彌兒》宣揚了他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這是《愛彌兒》的開篇第一句。
提出消極教育,既不幹涉不觀書,不壓制,讓兒童遵循自然率性發展。并不是完全的不幹預隻做兩件事:觀察自由活動中的兒童;防範外界不良影響
提出自然後果的教育方法。兒童犯錯後自己承擔後果自己提高認識。創辦了泛愛學校。
‘泛愛學校’是在誇美紐斯的影響下出現,按照盧梭的教育觀點提出了培養博愛、節制、勤勞的美德,泛愛學校中采用适應自然的教學方法。
主張個人本位教育目的著
康德:《康德論教育》
人隻有通過教育才能成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産物、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動物--教育萬能論的支持者,
最早在大學開設講座的學者之一。
裴斯泰洛齊
瑞士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實踐家和理論家,被譽為“慈愛的兒童之父”“孤兒之父”。西方最早将教育與勞動相結合付諸實踐(他是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的第一位實踐家)
著 作:《林哈德與葛笃德》
1.教育心理學化
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齊是第一個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口号的教育家。
所謂“教育心理學化”就是把教育提高到科學的水平,将教育科學建立在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基礎上。
2.要素教育論
他認為教育過程要從一些最簡單的、為兒童所能接受的“要素”開始,再逐漸轉到日益複雜的要素,促使兒童各種天賦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諧發展。
3. 個人本位的教育目的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認為,教育的首要功能應是促進人的發展,尤其是人的能力的發展。
他說:“為人在世,可貴者在于發展,在于發展各人天賦的内在力量,使其經過鍛煉,使人能盡其才,能在社會上達到應有的地位。這就是教育的最終目的。”
提出教育目的在于發展人的一切天賦力量和能力,使人的各種能力和諧發展的教育家是裴斯泰洛齊
洛克:
英國近代教育家,英國紳士教育和實科教育的倡導者,"外铄論"的代表人物之一
著 作:《教育漫話》
1.提出"白闆說"
洛克反對天賦觀念,提出了"白闆說"。
他認為人的心靈就像一塊白闆,沒有任何特性;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之八九都是教育之故;人之所以千差萬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2.提出"紳士教育論"
洛克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紳士,而這種培養隻能通過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紳士教育論"。紳士教育的内容:智育、體育、德育。并認為體育為先,德行為重,智育最後,紳士教育要把德行放在首位
口訣:紳士洛克在白闆上畫漫畫。
斯賓塞:
《教育論》有三篇論文,其中《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比較有名
教育目的:是為完滿生活做準備的。完美生活等同于幸福生活未來生活。但是二者都依賴于最有價值的科學知識。這也體現了他的生活本位論(教育準備生活說。)
在西方‘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中。
赫爾巴特和斯賓塞都主張實質教育論(主張發展知識)強調實用科學的作用,反對古典語言和文學。特别重視體育。而且主張啟發學生的自覺性反對形式教育主張實科教育
赫爾巴特
近代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在世界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學之父”或“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其對19世紀以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産生了很大影響,被看作是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
著 作:《普通教育學》标志着規範教育學的建立,同時,這本書也被認為是第一本現代教育學著作。
觀 點:
1.教育理論體系的兩個理論基礎是倫理學和心理學
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的基礎上
把教學理論建立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可以說是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
重視和發展了兩個重要的概念,即“意識阈”和“統覺”。
2.教育目的
赫爾巴特認為教育的目的可分為兩種:“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
“可能的目的”是指與兒童未來所從事的職業有關的目的;
“必要的目的”具體而言就是指養成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義和公平五種道德觀念。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具體來說,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養成這五種道德觀念。
3.教育性教學原則
在西方教學史上,赫爾巴特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
“教育性教學”指沒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也沒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
4.教學四階段論
“明了、聯合(聯想)、系統、方法”四階段構成(後由其學生席勒發展為五個階段,即預備、提示、聯系、總結、應用),這一理論标志着教學過程理論的形成。
5.“舊三中心論”
赫爾巴特強調系統知識的傳授,強調課堂教學的作用,強調教材的重要性,強調教師的權威作用和中心地位,提出了“課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師中心”的“舊三中心論”。
杜威:
他倡導活動課程理論,是美國實用主義教育理論和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譽為“哲學家們的哲學家”“創立美國教育學的首要人物”。
著 作:《我的教育信條》學校與社會》★《民主主義與教育》觀 點:論教育的本質: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學校即社會”,這是對“教育即生活”從“教育即生活”到“學校即社會”、再到課程的變革(“從做中學”)是層層遞進的。
“教育是生活的過程,而不是将來生活的準備。”
教育無目的論:“教育即生活”中引出他的“教育無目的論”,他将教育目的與教育活動本身聯系起來,反映了教育活動主體的自覺。“教育無目的論”并非主張真正的教育無目的,而是認為無教育過程之外的“外在”目的。
正如杜威所說:“教育的過程,在它自身以外沒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改組、不斷改造和不斷轉化的過程。”
3.“新三中心論”
杜威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提出“新三中心論”:“兒童中心(學生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4.“從做中學”五步教學法
創情境;定疑難;提假設;推斷;驗證假設
5.機能主義心理學代表
機能主義的先驅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有詹姆士、杜威、安吉爾等人。(1)主張研究“意識流”;
6. 實用主義教育學代表
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實用主義教育學的基本主張: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即個體經驗持續增長;
(3)學校是雛形的社會;
(4)課程組織以學生經驗為中心;
(5)師生關系以兒童為中心;
(6)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獨立發現和體驗,尊重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
學生中心課程理論(兒童中心課程理論、活動課程理論)
經驗論:教育即經驗的改組或改造
以兒童為中心的活動論:教育應以兒童經驗為起點‘從做中學’
主動作業論:
課程組織的心理順序論:其實杜威并不否認課程組織要考慮教材的邏輯順序,但他更重視課程組織要考慮兒童的心理順序,他主張課程組織應從兒童的經驗出發,将教材心理學化在教學過程中将兒童的個體經驗逐漸提升到财的邏輯水平。
設計教學法:杜威首創克伯屈加以推廣并寫了《設計教學法》一書。完全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負責的課程組織形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