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銀齡世界#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很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會導緻患者肺損傷,進而出現持續性呼吸困難,全身供氧不足,最終導緻心、肺功能障礙。慢阻肺具有不可逆性,無法治愈,隻能控制,一旦出現呼吸道感染,患者就會因急性發作而入院,每一次住院,都代表着肺功能的進一步惡化。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和噻托溴铵有哪些作用和特點?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為一複合制劑,其組份為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羅,布地奈德為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具有較強局部抗炎和抗過敏作用,能緩解速發性和遲發性過敏反應所引起的支氣管阻塞。福莫特羅為長效支氣管舒張劑,具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緩解支氣管痙攣的作用,支氣管舒張作用與劑量有關,1-3分鐘内起效,單劑量至少可維持12小時。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是治療慢阻肺的控制性藥物,需要每天使用并長期維持治療。兩種成分聯合具有協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氣道炎症,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改善慢阻肺症狀,減少慢阻肺發作頻率,減輕發作時的嚴重程度,降低死亡率,明顯提高治療效果,适用于中、重度穩定期的患者。此外,由于福莫特羅起效迅速,因此布地奈德福莫特羅也可作為慢阻肺緩解藥物按需使用。
噻托嗅铵是一種長效支氣管擴張劑,屬于抗膽堿藥,是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控制性藥物,适用于穩定期的維持治療,主要通過與支氣管平滑肌上的M1和M3膽堿受體競争性結合,達到擴張支氣管平滑肌、抑制呼吸道腺體分泌、預防定植菌感染的目的,每日用藥一次,支氣管擴張效應可持續24小時,依從性好,長期規律使用能有效緩解呼吸困難,改善肺功能,減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頻率和相關住院時間,提高運動耐量,改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風險。
怎樣正确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和噻托溴铵?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的使用方法稱為“七步法”:
噻托溴铵的使用方法稱為“四步法”:
常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需要注意:
常用噻托溴铵需要注意:
吸入布地奈德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性良好,妊娠期婦女也可使用,常見局部不良反應包括咽部不适、聲音嘶啞、咳嗽和口腔念珠菌感染等,吸藥後及時用清水漱口可有效減少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福莫特羅常見手震顫和心悸等不良反應,通常輕微而短暫,幾天内即可消失。長期臨床研究顯示,低劑量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對兒童生長發育和骨質代謝未見明顯影響,但如果長期大劑量使用,也可出現骨質代謝紊亂、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抑制等全身不良反應。
噻托溴铵常見口苦、口幹、便秘等不良反應,偶有心率增快、頭痛、頭暈、咳嗽、支氣管炎、咽炎、鼻窦炎等不良反應。
治療慢阻肺,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和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哪個更好?
相比布地奈德,氟替卡松有更好的親脂性,與氣道中糖皮質激素受體的親和力更強,抗炎作用是所有吸入糖皮質激素中最強的,且作用時間長,局部選擇性好,全身不良反應少。布地奈德的優勢在于起效快,适用于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福莫特羅親水性與親脂性适中,3分鐘可起效,與沙丁胺醇相似,可用于慢阻肺急性發作時的急救,沙美特羅至少需要30分鐘才能起效,不适用于急救,應該随身攜帶沙丁胺醇。
對于慢阻肺患者,與沙美特羅氟替卡松相比,布地奈德福莫特羅降低急性發作的風險和頻率、減少沙丁胺醇的使用,改善肺功能等方面的作用更加明顯。
治療慢阻肺,噻托溴铵與異丙托溴铵有何不同?
異丙托溴铵和噻托溴铵都屬于抗膽堿藥,作用機制相似,是治療慢阻肺的基礎藥物,異丙托溴铵作用時間短,支氣管舒張效應可維持4-6小時,噻托溴铵與M3受體解離非常慢,解離半衰期顯著延長,作用時間長,支氣管舒張效應可維持24小時。
對于慢阻肺患者,異丙托溴铵起效快,主要用于慢阻肺急性發作的搶救治療,多與沙丁胺醇等短效β2受體激動劑聯合使用,噻托溴铵起效較慢,不适于緩解急性支氣管痙攣,不能用于慢阻肺急性發作的搶救用藥,但是長期規律使用可持續改善呼吸困難症狀,有效預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提高運動耐力,改善生活質量,降低死亡率,主要用于慢阻肺的長期維持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