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冬至在冬月

冬至在冬月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7 14:27:51

來源:環球網-文旅頻道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冬至,又叫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在冬月(冬至史話)1

冬至過節的習俗,最早起源于西周,正式成型于漢代,興盛于唐宋,沿襲至今。最初的冬至節,如同現在的春節一樣被重視。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逐日加強,代表下一個日月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歲首)。《漢書》雲:“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周秦時期的先民,在冬至這一天,要舉行祭祖與賀歲等儀式,慶祝新的一年到來。自漢武帝推行夏曆(即農曆)之後,才出現了專門的春節,但冬至仍然是一個重要的節日,民間向來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稱為“賀冬”的祝賀儀式,官場流行互賀的“拜冬”禮俗。《後漢書》雲:“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冬至節成為“國家假日”,全民休息,愉快地度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冬至當天,地方官府還要在轄内選取多才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與民衆同樂,熱鬧的場景不亞于過年。

古時的冬至,最重要的習俗莫過于祭拜活動,上至宮廷貴族,下至鄉野平民都非常重視。早在2000多年前的周代,就有了冬至祭祀的習俗。《周禮·春官·神仕》記載:“以冬日至,緻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風調雨順,無災無病。唐宋以來的曆代皇帝在冬至這天都要到郊外舉行盛大的祭天大典,稱為“冬至郊天”。百姓在這一天也要向父母尊長拜節。舊時,在一些地方過冬至,媳婦要親手為公婆做一雙新鞋襪、襪底、襪墊,并繡上吉祥圖案以示孝敬之意。還有地方用九層“冬至糕”祭祖的傳統,在糕上多用糯米粉捏成豬、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動物形象,用以祭祖,以示敬懷之意。

在南北朝時期,過冬至還非常流行一種具有濃厚文化意蘊的“數九消寒”民俗。梁代宗懔《荊楚歲時記》中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古人認為過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已經到來,與“數九”相關的有“畫九”和“寫九”等娛樂活動。

“畫九”是從冬至這天起,開始在宣紙上畫梅花,每天畫一片花瓣,每九天畫出一朵梅花,八十一天正好畫出九朵梅花,九九八十一,代表“數九天”的八十一天。“寫九”是從冬至這天起,開始書寫“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個繁體字,每字九劃,一天一劃,共計八十一天,正好完成一幅雙鈎描紅書法的消寒圖。一些古代文人和士大夫還熱衷于另一種娛樂活動,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冬至是最早的教師節。中華民族有尊師重教的優秀傳統,冬至祭孔和拜師就是一種集中表現。《南宮縣志》記載:“冬至節,釋菜先師,如八月二十七日禮。奠獻畢,弟子拜先生,窗友交拜。”“釋菜先師”即為一種祭孔的形式,是指以芹藻之屬禮先師孔子。冬至當日,許多地方的私塾學生要向孔子畫像行跪拜禮,并向教書先生敬酒,以示尊敬和酬謝。

冬至更是團圓節。國人最重家庭觀念,冬至節也是一家團圓的重要日子,全家族的人在這一天都會盡量趕回家中,吃一頓熱熱鬧鬧的團圓飯。北方的大部分地區都會吃餃子,冬至吃餃子是為了不忘醫聖張仲景。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關于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不勝枚舉。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吃湯圓也是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餃子”“湯圓”等是冬至必備的食品,都意味着“團圓”“圓夢”“圓滿”。(文圖:米廣弘 文化學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