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産從業20年,通曉業内門道,我不做所謂的“專家”,隻用二十年實戰經驗幫大家答疑解惑。
本系列隻是回憶,鈎沉北京20多年來的樓市片段。随筆而已,既不映射現實,也不預測未來。樓市的曆史有點兒特殊,總能讓人感覺慶幸或後悔。
但這就對了,所謂普通人的生活,就是一次次的僥幸和錯失機會嘛。後悔也好,慶幸也罷,往事就在這裡。
一、
很多人都分不清豐科園和總部基地的概念,基本都是一通亂叫,不少人幹脆就用總部基地代指了豐科園。其實這是完全兩種概念,總部基地屬于豐科園闆塊,就相當于豐科園屬于豐台區一樣。
豐科園的全稱應該是中關村科技園豐台園,是個産業區,所以管理部門是管委會。這和中關村到底是什麼個隸屬關系我也說不清,大概率是業務指導為主,行政财政上關系不大。但是是不是這樣我也不知道,沒問過。
中關村科技園是個非常大的集團,号稱一區十六園,每個行政區都有一個分園。隻不過多數的園區沒什麼名氣,比如朝陽的在哪兒就一般沒人知道,在酒仙橋,叫中關村電子城園。西城的在德勝,東城的在雍和宮,這連我都搞不清楚規劃,是否真運作也不知道。
這麼多園區裡,除了豐科園,另一個是應該出名但不出名的,那就是亦莊園。但和亦莊開發區合并辦公,我去辦過一次什麼手續,忘了,也搞不清楚怎麼個隸屬關系。
和豐科園同時期的還有一個園區,門頭溝園,并列中關村最早的“一區三園”。之後這麼多年一直在運行,石龍工業區就是其中一部分,知名度不大,規模和成績也相對普通吧。但這也可以看出,豐科園的發展是相當不錯的,甭管這成績和榮譽屬于誰,對于百姓來說是享受到了經濟發展帶來的紅利。
二、
但其實早期的豐科園看不出什麼特殊的,不過是在鐵道附近建了一些廠子而已,跟中關村代表的高科技實在扯不上邊兒。但畢竟是國家級園區,得到的待遇還是很高的。
四環内的怡海花園是1992年張市長赴港招商帶回來的,當時女強人王老闆之所以選中了這裡的大沙坑,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有豐科園的規劃。隻不過她沒想到豐科園在早期發展得比較慢,沒幫上怡海銷售太大的忙。
但說沒幫上也不現實,因為四環路給了怡海很大的促進作用。那豐科園在規劃上也必定是有作用的,否則未必就讓怡海有這麼好的交通條件了。當然也沒好到哪兒去,看着挺通暢,實際上天天都堵車,哪邊兒都堵。
當時還有個項目是很明顯的在賭豐科園的發展,那就是怡海旁邊的城市經典。開發商也是女老闆,女強人,當年是北京第一個在廣播電台做房産廣告的。現在看起來這個小區很普通,算上二期新城市經典也沒幾棟樓,還是塔樓為主,淨是奇怪的戶型。但在當年,這就是“外銷公寓”的特色,就是港式塔樓,就是要新奇,就是要與普通闆樓不一樣。
怡海一期的開盤價是2980,但實際上全款2700也沒問題,實在不好賣。可城市經典呢,起步就是4000-4500了,沒别的原因,就因為是公寓,檔次高,以投資為主,目标客戶就是想賺豐科園商務人士們錢的投資客。
但那會兒的豐科園實在不怎麼樣,根本看不出什麼環境,這幾個項目也就都沒借到太多的光。
三、
豐科園真正崛起就是在引入總部基地之後了,可以說是意外地成就了豐科園。
豐台科技園是個大概念,總規模應該是西南四環外的隻要是鐵道包圍圈之内,都屬于規劃轄區。而總部基地是其中的一個項目,其他同類型的還有海鷹園(航天)、賽歐廣場、漢威國際、鵬潤國際等等,還有模仿總部基地的“總部國際”,這都相當于分園區。其實說白了就是從豐科園的下屬公司“豐科建”手中拿地,然後進行房地産開發,相當于一個個小區,隻不過總部基地是其中規模最大的。
許為平,許老闆,中國“總部經濟”第一人。此人的發家經曆挺神秘的,媒體上從來沒有過準确的報道,我也從各種小道消息聽來的八卦。具體的先不說了,有機會單獨說說總部基地那點事兒。
反正這個人非常的聰明,頂級的聰明。他敏銳的發現了市場空白點,而且找到了最佳切入點,同時敢下注和政策對賭,賭赢了!
要知道,當時中國蓋寫字樓的土地隻有兩種,一是正經八百的商業用地,40年産權。一種是違規用住宅用地蓋的商住公寓,70年。在2000年之前,商業用地的價格遠遠高于住宅用地,就因為北京奇缺商業,所以才物以稀為貴,幾乎是同地段住宅用地的兩倍以上。
這就能理解為什麼潘石屹要在朝陽區繁華地段蓋Soho了吧,現在看來是敗家子兒,拿羊絨的面料做了批工作服。但在當年這是相當劃算的買賣,相當于用牛仔布做西服,既時尚,還工作生活兩用。
而許老闆呢,是用50年的工業用地蓋了商業寫字樓,絕對是突破了當時人們的想象極限。創新就是這樣,在後人看來平平無奇,可當時的人就是想不到。都知道發明個輪子很簡單吧,但美洲直到哥倫布到達之前都沒有發明出來,這就是思維的極限。
在總部基地出現之前,工業用地隻能是蓋廠房,所有人都想不到這玩意兒能改寫字樓。尤其是在南城這有錢人不拉屎的地方,銅臭味道實在太不濃厚了,什麼公司會到這裡來辦公?所以當年的工業用地價格低到無法想象,最多也就30萬一畝,每平米400多塊錢吧。這還是地面價,如果折算為樓面價,那也就是1-200塊錢。這還是已經是南四環的高價了,隻要出了五環,比如大興房山順義什麼的,免費送才是常态,隻要能承諾投資強度就行。
當然,其實這拿工業用地蓋寫字樓并不算太大的創意,其實就相當于在農業用地上蓋小産權,沒什麼新鮮的。但是,有想法容易,如何實現才是關鍵。創意誰都有,但沒幾個能成功的。
在工業用地上開發寫字樓,首先就是如何突破層層壁壘的審批手續和設計規範,如何調整規劃,如何讓領導認可。然後還有賣給誰去,憑什麼讓企業到南城來辦公,也就是憑什麼讓人家掏錢?
創意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兒,任何人一宿都能想出千條路,但明兒早上接茬去賣豆腐。真敢幹,還能幹成才是大智慧,第一等的能力,隻有成功了才叫創新,否則就是折騰,是找死!
四、
不多說了,有機會單寫總部基地,許老闆絕對是幾經生死,數次絕處逢生,意志力但凡弱點兒的早垮了。反正人家成功了,一期開盤7000多塊錢,全部售罄。也搭着當年CBD中關村等地的寫字樓太他娘的貴了,動辄上萬甚至兩三萬起,是普通住宅的兩倍起。而這裡雖然是西南四環,但是便宜啊,而且還是獨棟,相當于企業級小别墅,哪家公司不想來一棟嘗嘗?
在别的大寫字樓裡,就算是再大的老闆也不能說了算,但獨棟可以啊,甭管大小,我的地盤我做主。所以項目一經推出就受到追捧,尤其是在國企之中。國企由于各種限制,不容易自己開發項目,也就沒法做到獨棟的夢。現在可以了,少了千八百萬,多了不過幾千萬就能有自己的地盤,劃算。
這前後可能也就是一年多的時間,全北京甚至全國的開發商都開竅了,房地産竟然這麼玩兒?我就是其中之一,剛開始看許老闆講話的時候就挺興奮,聽完之後直挑大拇哥:說得真好,但丫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聽不懂啊。
一兩年的時間之後就理解了,因為當時的老闆派我去總部基地看房了。當時總部基地的跟風産品,總部國際也出現了,也是滿大街的廣告标語,600萬一棟樓,1200平米。靠,今天看着是不是都有點兒魔幻啊?
五、
反正之後的總部基地就不一樣了,入住企業越來越多,真有辦公區的樣子了。後來是國美又加了一把火,8個多億拿下了路口的位置,号稱要蓋56萬平米的商業,更加讓總部基地的知名度上漲了。
其實黃光裕拿地這件事兒就是個烏龍事件。當時國美地産的總經理是禹晉永,絕對的大忽悠,純粹的滿嘴跑火車式的人物。但這就是人家的本事,靠一頓忽悠就能讓中國首富相信他的能力。在沒有征得鵬潤總部同意的情況下,禹晉永擅自舉牌拿下了這塊地,氣得黃首富差點兒翻跟頭。之後就讓大管家魏秋麗把禹晉永給開除了,一點兒面子都不給。
那一段時間黃老闆很煩,正處在和上海永樂談判的關鍵時期,這邊還給捅婁子,弄得首富差點兒把地給退了,甯可賠錢也眼不見心不煩。但結果是他又找來個大忽悠,鼎鼎大名的“忽悠先生”童淵。
但老童比禹晉永強多了,畢竟是從一線摸爬滾打出來的,也确實有理念有思想,但就是不太落地而已。之後的事情不說了,反正國美商都這項目還爛尾呢。當年叫“鵬潤時尚國際交易中心”,到現在看着也挺時尚的,就是沒法交易。前幾年被海航收購了,但現在海航自己還沒整明白呢。這些事兒以後再說吧,都是豪門恩怨。
多說一句,别以為牛叉的老闆們都是超人,扯淡。都是人,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會犯的錯誤他們一樣兒也少不了。比如猶豫、多疑、偏聽偏信、固執、急躁,等等吧,老闆們最大的優勢其實是兩個,一是敢賭,二是意志堅定。當然最重要的其實是第三個,運氣好!至于其他的什麼誠信、愛心、努力、眼光什麼的全是扯淡,那都是發财之後給自己貼的标簽,還是拿着放大鏡找出來的丁點兒優點。
舉個例子吧,許家印現在就是在賭,賭政府肯定會救自己,救房地産行業。所以他才用堅強的意志在熬着,等的就是運氣。如果成功,他就是中國第一商人,如果失敗,那就下次再賭。
六、
我是2006年到總部基地的,但不是天天去。那會兒的總部基地已經算是人氣不錯了,但也不是很旺。舉個例子吧,那會兒的停車都要求在園區裡,免費;而馬路邊不讓停,罰款。說明什麼?人少車少呗。看看現在,恨不得都快停到馬路中間去了。
當時的北京治安環境正在好轉,但也不算太好。又搭着周邊的城中村太多,什麼六圈、郭公莊、看丹、馬場、葆台、高立莊、羊坊、汾莊等等,遠了還有狼垡什麼的,人員混雜,總有事兒。有一陣兒連着發生幾起晚上攔路搶劫的事件,搶的都是女人。然後南邊的富錦嘉園也出事兒了,地下室捅死了一個女孩兒。雖然是搞對象引起的情殺,但也鬧的人心惶惶的。所以那會兒公司規定,女孩兒加班不許超過八點,否則不報銷打車費。
現在是治安好的太多太多了,反正我是沒聽說過什麼事兒。這也不光是總部基地,而是全北京的治安都好,哪兒都是攝像頭,除非是窮瘋了,否則都沒有犯罪的機會。
七、
不過總部基地就因為其土地性質的問題,從一開始就沒有規劃住宅用地。也就是說,這裡的最早定位就是工業區,沒想到員工們還有吃飯睡覺的需求。
其實這是當年所有規劃者的誤區。在人們意識裡,工作就是工作,回家就是回家,怎麼能在單位附近生活呢,太不符合正常人的習慣了。所以北京才出現了天通苑回龍觀這種睡城,也出現了CBD這種生活很不方便的商務區。
望京和亦莊這種産住結合的闆塊都是意外,尤其是望京,純粹是無心插柳,真要是有明确的規劃,那這裡就成了老北苑,或者垡頭定福莊。就因為早期沒規劃,所以望京才在後期崛起,要不然頂多是酒仙橋,發展的太早了未必是好事兒。
我也不知道豐台是怎麼規劃的,到現在四環外也幾個居住區,也就是中海算大的,其他的都沒多大規模,任重道遠。而且最短闆的是沒好學校,那憑什麼留住高收入群體啊,總不能讓人家孩子都送進村小吧。現在是終于西區的九年制實驗學校快開學了,但出成績還得等好幾年,看發展吧。
不過豐科園也可以說給了周邊很大的支撐,典型的就可以用富錦嘉園來做參考。20年的老小區了,回遷房商品房什麼都有,物業管理也那麼回事兒,最惡心的是還有垃圾場跟着添亂。但就是這種各項普通離地鐵還遠的老小區,完全沒有落後于大盤。
可以橫向比較一下,從富錦到新發地、新宮、和義、舊宮,富錦的價格不能說最高,但在同等小區裡是很高的了。沒别的解釋,産業區的錢不是白賺的,各種預期利好也怎麼看都像能實現的,所以撐住了房價。否則以這麼個孤零零的小區,早就落後了。
八、
我是很看好豐科園的未來的。畢竟這裡是豐台,産業區太缺乏了,到現在也就是這裡和麗澤能拿得出手。但這倆的發展都夠慢的,也不知道都是什麼細活兒。好在豐科園周邊還有大量的土地,有的是空間折騰。
豐科園以占豐台區1%的土地,實現了30%的稅收,要說這創富能力是相當的強了。而且我覺得這裡相對還是最穩妥的産業區,比朝陽海澱的某些都強。因為走在總部基地裡,“中國”兩字是擡眼皮就能看到的。說明什麼?說明國企央企多,說明抗風險能力強,說明到了經濟危機的時候能最早有人救。
所以這種産業區不能說有多活躍,多有創造力,但穩妥些是超過其他園區的。這也是許為平沒有想到的,都是無心插柳。
九、
忽然想到一件小事,普通人買房的。當年總部基地非常缺餐飲,奇缺啊。但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沒什麼小販來提供。那會兒在四環邊有個攤煎餅的,一個女人一輛車,兩個餅铛同時開練,每天早上中午的生意非常好。我每次去總部基地都是在她這兒攤一個,幾乎成了習慣。
大概是2006年夏天吧,房價正在漲的時候。我聽這女人和别人聊天,第一句話就震驚我了,說他攤煎餅兩年賺了20多萬!卧靠,年薪十萬以上,放到今天都是高薪了,何況這是十多年前啊。
然後說她有兩個選擇,一是買套房,在狼垡,估計是長豐園吧,全款能買個兩居室。二是和朋友合夥買輛車,讓她老公去跑長途。她問别人應該怎麼選?
好像别人也沒給她出什麼主意,我也沒好意思搭話,光算他每天攤多少煎餅能月入上萬了,要知道當時的煎餅才3塊錢一套啊,或者是兩塊五吧,我也記不住了。
之後也不知道她怎麼做的決策,反正很快就到了2008年。又來大姐這兒攤了個煎餅,閑的沒事兒問大姐,您家房子買了嗎?大姐看我半天,不願意回答。又聊了幾句才說,沒買,買了輛重卡讓老公跑運輸去了,結果錢沒多掙倒出了事故,得陪人家幾十萬的貨款,車也報廢了……
再之後幾年就是房價暴漲了,我有時還去總部基地,但之後就再也不去大姐的煎餅攤兒了。因為她每次見到我都能想起房子,每次都是後悔的要哭,弄得我總覺得煎餅太鹹,吃着都沒意思。也不知這大姐現在怎樣了,可能是換個地方攤煎餅吧。
十、
前些天我去了趟怡海,特意站在高樓上看總部基地。20年了,從一片荒地發展成如此規模,也算是奇迹了。不知有多少人離開,有多少人正準備湧來。留下的也就留下了,沒留下的永遠是過客。
僅供參考。
關注“章哥說買房”公衆号,有房産相關問題,點擊“免費咨詢”私信提問即可。,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