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珍珠
2021是瓜年吧……
明明前幾天大家還在罵《流金歲月》爛尾,結果這幾天注意力就被各種瓜吸引過去了……
吃瓜之餘,讓我們聊點别的。
講真,流金歲月結局沒講好,葉謹言的辭職仿佛打了個水漂,鎖鎖的突然獨立聖母人設也讓人一頭霧水…還有詩詩的聲音,真的不适合讀旁白……
但劇中兩位女主還是很圈粉的,對應兩種辨識度的很高的風格——白月光和朱砂痣。這也是劇版對亦舒原著的最大尊重。
這裡要彩虹屁一下本劇選角,劉詩詩的白月光和倪妮的朱砂痣都很貼切。
我個人更吃朱砂痣鎖鎖的人設,雖然結局崩掉了,但不影響她前半場自帶圈粉光環。
白月光和朱砂痣的概念最早出自張愛玲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小說男主王振寶遊走于溫柔娴靜的妻子和浪漫奔放的情人之間,他自私地辜負别人 同時也被人辜負,最終決定成為一個認命的「好人」。
白月光和朱砂痣來自這段話:
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小說中把白月光和朱砂痣抽象化為男主對兩種女性的臆想,但實際上,也确實點明了兩類很有代表性的風格——
白月光指溫柔娴雅、舉止端然的氣質女生,有點像情窦初開時的初戀;朱砂痣則是熱情開朗、浪漫奔放的性感女人,撩人又磨人的妖精。
用白月光和朱砂痣形容兩類截然不同的女生,實在是有點妙。她們的差别主要在一個「欲」字。
白月光型的女生基本不帶欲感,她們永遠有種出世的姿态,柔和、安靜、聖潔,仿佛昆侖山巅的一捧白雪,人間煙火跟她們沒有關系。
而朱砂痣型的女生則風情十足,她們世俗、熱烈、浪漫、奔放,像食盡人間煙火的妖精。
這兩類風格基本不互通,比如白月光型的劉亦菲去串朱砂痣類型,總感覺不是那個味兒:
白月光是拗不出朱砂痣那份欲感的,風情這東西很難拿捏。而讓朱砂痣型的倪妮去演白月光,即使演技夠好,說服力也缺一丢丢:
朱砂痣如果丢掉風情,反而會有茫然無措的感覺,就像獵人失去了槍。
所以今天就來聊聊,白月光和朱砂痣兩種風格是受哪些因素影響,以及我們該怎樣分辨自己的風格潛力。
我們很容易從白月光想到清純,從朱砂痣想到豔麗,但這些印象很主觀和抽象,普通人很難跟自身條件聯系起來,所以需要從更客觀的角度分析。
正如其他風格一樣,白月光和朱砂痣也是由硬件和軟件共同作用形成的複雜氣質,因此在硬件和軟件方面有着各自的特點。
一、從硬件來看1、面部留白
白月光類型的女生,面部留白會比較多。
這篇文章講過五官量感,五官量感越大的面部留白越少。比如趙薇和趙麗穎:
對比之下,趙麗穎的面部留白更多。
那麼為什麼面部留白會和白月光風格挂鈎呢?面部留白多原本是幼兒特征:
面部留白較多的長相會給人飽滿、未發育成熟的感覺,因此比較顯幼态、攻擊性低,這就是清純感的來源,也是幾乎所有白月光繞不開的基礎标準。
怎麼判斷面部留白多還是少呢?主要看這三個數據,以劉亦菲為例:
① 眼裂寬度≤眼尾-外輪廓距離(正臉)
如果眼尾-外輪廓的距離明顯大于等于眼裂,那麼上面部的留白就算比較多。
② 眉眼間距x3≤卧蠶下緣-鼻小柱垂直距離
也就是說,如果卧蠶下緣-鼻小柱的垂直距離大于等于眉眼間距的3倍,就算面中部留白較多。
③ 人中x2≤下巴長度
當下巴長度(唇下緣-下巴尖)大于等于人中的兩倍,就屬于下面部留白較多。
用這三組數據測量一下女明星:
可以發現白月光系的長相,眼尾-外輪廓距離普遍比較寬,下巴也會比較長;而朱砂痣類型的女星,眼裂更長、眼尾-外輪廓的距離更窄,下巴則沒那麼長。
在所有這些條件中,颞部的正面寬度對這兩種風格幾乎是決定性的。比如同樣是鲶魚臉:
林允的颞部更寬闊,顯得面部留白多,因此會比倪妮多些幼态和清純感,如果林允強拗朱砂痣,反而喪失了她的辨識度。
總的來說,朱砂痣類型的長相五官更分散,眼型更長、正面看颞部更窄,面部的留白更少;
而白月光型五官分布則更均勻,更符合三庭五眼的标準比例,面部留白也比較多。
2、五官鈍感
白月光類型的五官鈍感明顯;朱砂痣型的五官則比較銳利。
五官鈍感程度主要從這幾點判斷:
① 眉峰眉尾是否鋒利,形态越圓潤平滑 鈍感越明顯
② 内外眼角是否尖而長,眼角越短圓,鈍感越明顯
③ 鼻梁是粗還是細,鼻梁越粗/柔和,鈍感越明顯
④ 鼻頭是圓鈍還是尖小,前者鈍感,後者銳感
⑤ 嘴角尖長還是短鈍,前者銳感,後者鈍感
⑤ 笑弧是模糊還是深刻,笑弧模糊或者淺的,鈍感比較明顯
總的來說,越是圓滑、平緩、模糊、柔軟的形狀,鈍感越是明顯。
對于鈍感的影響力,眉眼=鼻子>嘴,因此如果眉眼鼻鈍感明顯,那麼嘴巴鈍不鈍的影響都不大。
五官的鈍感會降低長相的攻擊性、增加幼态感,因此對清純柔和的白月光型長相不可或缺。
而成熟/性感的朱砂痣類型,雖然對五官鈍感的需求不大,但1~2處的鈍感可以降低長相的攻擊性。
3、露白比例
露白比例是指眼睛露出眼白所占比例,這個比例主要受瞳仁和眼白的影響:
瞳仁看上去大的,露白比例就小;反之露白比例就大。
怎麼看瞳仁大不大呢(畢竟沒有絕對值)?可以看露珠程度,前提是上睑提肌正常 沒有肌無力/下垂,自然睜眼不瞪眼時露珠<80%± 就算瞳仁大。
瞳仁大的一般不會出現三白眼之類的情況,眼珠上緣和下緣都會被眼睑遮住一些。
其實影響露白比例的根本因素是眼裂的寬 高。
可以這樣說,眼裂高度決定了瞳仁的絕對值大小,眼裂的寬度決定了露白比例。
眼裂高度大的眼睛,就是我們一般意義上說的大眼睛,這類眼睛的瞳仁絕對值肯定比小眼睛大,比如趙薇、高圓圓這類天生大眼:
但是大眼睛不一定眼裂寬度也長。決定露白比例的實際上是眼裂長度,眼裂越長 露白比例就越大。比如劉亦菲的露白比例就小于佟麗娅:
白月光類型的露白比例會較小,也就是瞳仁占比較大,因為瞳仁大的眼睛看上去更懵懂、清澈。
如果白月光的瞳仁變小,那麼眼神就會變得淩厲和理性,丢失了懵懂清純感:
而朱砂痣的露白比例會偏大,因為較小的瞳仁有助于她們通過眼神表現風情,瞳仁過大會讓目光變呆滞:
這就是露白比例對相貌風格的影響,整理一下影響鍊:
眼裂高度→瞳仁大小→眼裂寬度→露白比例→眼神→風格基調
像開眼角、眼尾拉長眼線這類的手段,其實都是在拉長眼裂寬度,增加視覺露白比例、讓眼神變得更靈動。
但有特定風格需要的姐妹要注意,開眼角會增加成熟感甚至精明感,一定要慎重考慮。
二、從軟件來看說完硬件方面,其實已經足夠大家劃分自己的風格區間了。軟件的分析主要是輔助大家找到風格強化的方向。
白月光和朱砂痣兩種風格的女生,在軟件方面的差異非常明顯,而且不互通。
什麼是不互通呢?
比如朱砂痣類型的佟麗娅,如果去演清純女生或傻白甜,總感覺沒那麼出挑,甚至有點說不上來的怪勁兒:
但是隻要切換到性感潑辣的角色,簡直就是大寫的風情萬種:
這就是長相風格和外在性格匹配之後的風格加成。為什麼會有這種加成?
舉個栗子:
互聯網有個詞叫“用戶習慣”,我們在設計一款互聯網産品時,都會遵循一些約定俗成的用戶習慣,比如返回按鈕放左上角、左滑删除等等。
如果設計出來的産品違背用戶習慣,會讓人用起來非常不舒服,而逐漸抛棄産品;反之,在合适的地方符合用戶習慣,就會降低學習門檻,讓用戶心生好感。
如果把人看作産品,那麼每個人展現出來的風格就是她的界面,符合大多數人認知的,也就更容易被人接受。
所以長相風格和外在性格的匹配,說到底是符合整個社會日積月累形成的思維公式。
比如倪妮早期,含含蓄蓄嬌嬌柔柔的,但她的外表又很妩媚,這就使得她早期看上去有點别扭:
後面随着自信增強,肢體語言也越來越輕松和打開,外在性格的生動和熱烈愈發明顯,整個人煥發新生一樣:
這就是踩準了長相和外在性格的坐标。
從大多數人的共識來說——
白月光的外在性格更柔和、清淺、含蓄;朱砂痣的外在性格更生動、開朗、熱烈。
如果這個基礎上去做加減法,也就更容易刻畫出比較鮮明的風格。
好啦,關于白月光和朱砂痣先聊到這,喜歡别忘了點關注,更多好看持續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