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區李市鎮龍吟場的孔目河有一段狹長的河谷,河谷是經過上萬年的水流沖擊下形成。近2000米的河谷兩岸垂直度都在90度,河谷的兩邊都是黃褐色的岩石,在水流的作用下就像是工匠雕刻而成,這類河谷也稱之為雕岩谷。雕岩谷地處深山,交通極為不便,就像是一位不問世俗的得道之士般隐居,由于過于隐蔽至目前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雕岩谷的存在。
此時正好是孔目河的枯水期,很适合前來參觀雕岩谷,要是汛水期來可就沒有這麼好看。從雷打石步行幾分鐘就到達雕岩谷,雷打石看着簡直就像是一塊巨石被雷劈開一樣,孔目河就從劈開的巨石中間流過,看着很壯觀又很神奇,玩得太忘乎所以忘記拍照片了。
雕岩谷的神奇就在于兩邊黃褐色的岩石,還有錯落有緻的構造,看着簡直就像人工開鑿的河谷一樣。不禁感歎于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和鬼斧神工之妙。上遊與下遊的高度落差應對着緩急有序的流水,經過上萬年的沖刷下形成各種形狀的河堤,視覺上還真有幾分舒适感。怪異岩石形狀不僅滿足專注欣賞的雙目,更陶醉于眼前的美景,語言幾乎都不知道怎麼去贊美這等奇觀。
據專家介紹,孔目河還沒形成之前這裡就是一片規則不整的地壩,後來的地殼運動将此地拱起,海拔較高的地方水分充裕而往低處流。地勢高的原因使得水流越來越急,此地的地質構造都是比較松散的黃褐色岩石,在水流沖刷的作用下形成溝壑。河谷深的原因就在于岩石不夠堅硬,要是河谷兩邊的岩石硬度夠的話,想來河谷也就不那麼深了。
入口到河谷的尾部全長有2000多米,入口部分在岸邊看就像是一條龍的頭部,尾端看就像是龍尾,整條河谷猶如一條巨龍躺卧。村民又将入口部分稱之為龍舔塘,為何叫龍舔塘呢這裡還有一段民間故事。
很多年以前這裡森林密布,沒有人在這一帶生活,野獸就是這裡的主人。朝廷有位忠臣遭到陷害後攜帶全家逃難到這裡,然後就在這裡隐居。忠臣帶來三子一女,小女芳年16歲正值青春,可謂是貌美如花。據守在上遊的母豬龍想将忠臣的小女占為己有,但忠臣不答應,母豬龍威脅若不從就将忠臣殺掉。
忠臣是普通人,母豬龍有超強的法力,為了保全家人隻能忍痛割愛,将小女交給母豬龍。母豬龍正得意時,天上掉下一怪物,重重地砸在母豬龍的身上。母豬龍身受重傷,睜開眼睛看原來是天龍。天龍大聲地說:你隻不過是條魚也敢稱龍,母豬龍說:是母豬龍不是龍。天龍說:你就是一條魚不能叫龍。母豬龍直到天龍的脾氣,要是在争下去就會被天龍殺掉,隻能将自己改叫魚。
天龍看着母豬龍說:看你整天吃得像個餓鬼似的就叫餓魚。母豬龍從此就叫餓魚,可能是出于文字的美觀最後改叫鳄魚。天龍砸到地面形成的溝壑,最後就成孔目河的河床。母豬龍被天龍砸傷後就再也不敢來騷擾忠臣,從此忠臣過上安甯的日子。忠臣全家為感恩天龍,将這段河床取名龍舔塘,以前還有一座廟宇,廟宇現在已經消失。
深孔就是天龍抓壓過的地方,從深度看當年壓的力度應該很大,雖說天龍是砸傷的母豬龍,但從現場的破壞程度來看,天龍和母豬龍應該是有一場慘烈的打鬥。天龍最後将母豬龍打敗,印證了誰才是真龍,不過最終勝利的卻是母豬龍,起碼母豬龍還活在世上,天龍卻永遠地消失。聽老人說天龍生活在天上,凡間俗子哪有機會看到,不知是真是假,本人沒看見過天龍,不知大家有沒有見過天龍。
雕岩谷的形成不管來自于大自然的神功之作還是民間傳說,它的存在注定讓孔目河帶來矚目。奇特的自然風貌,奪目的奇山異石,前來觀看的人都能讓你帶入神奇的世界。更難得的是雕岩谷目前還保留原始狀态,沒有被商業開發,當然也不願對其進行商業開發,自然美觀進入商業化就是去其自然美的味道。雕岩谷很适合戶外活動,森林探險,喜歡觀看大自然的神奇佳作的朋友,有機會何不前來看看,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記事性文稿,見物說物,見其所想,所想所寫,如有不對的地方,敬請大夥諒解。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