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園博園南門
過年初六的一天,雖然仍是冬寒料峭,當我們驅車慕名來到鄭州之南50公裡左右的園博園遊覽時,冬日陽光的沐浴和湛藍湛藍的天,會讓你倍感溫暖、興趣盎然。
鄭州園博會,位于鄭州南部航空港國家經濟綜合實驗區内,地處苑陵路之北、濱河東路之東,占地1785畝,是我國舉行的第11屆中國國際(鄭州)園林博覽會的好“産品”。你會在這裡,找到“華、夏,華夏、軒轅”等中華美詞妙語的淵源,以及很多啟示,你有什麼感受那?歡迎多多交流。
豫州橋和黑天鵝
園區景觀以園林為主,以華夏館、軒轅塔為中心,以豫州橋等九州為“線”,把北京等“三個代表、一個聚焦”的國内外園林典型特色,充分展示給了大家。
華夏館-七孔豫州橋
園博園的“三個代表”指的是,北京的皇家園林、蘇州的私家園林、廣州和廈門的嶺南園林風格等,彙集中心,是園林中心的同心湖;一個聚焦是,把非洲亞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歐洲等 5國18城的特色園林風情,聚焦在一起,充分展示了世界各地的美妙園林特色。
傍晚的軒轅閣在同心湖中的倒影
當你信步跨上園區的較高點——軒轅閣附近,莊嚴耀眼的金黃色琉璃瓦裝建的四層巨大的閣樓,不僅讓你肅然起敬,還會讓你發出無限的感歎。
軒轅閣近景
軒轅閣近景
也許,你會感歎遠古時代聰慧的軒轅黃帝,是如何從“狂風下,就地滾動、并不倒地的大圈帽”尋常事中,領悟并發明創造出了木制“四輪車”的偉大創舉 ,軒轅二字的來曆就是黃帝“車”的發明。
華夏館近景
同心湖之旁,華夏館,四角巨翹、趨向“合四為一”的灰白色鋼架結構,會讓你牟然想起中華多民族“四海歸一”的寓意。也許,你還會油然考問“華、夏”的來曆。
華夏館近景
遠古時期的中國境内有許多氏族部落聚集,距今4120年-2790年左右,黃河流域主要形成了以黃帝和炎帝為主的部落,黃帝部落叫“華”、炎帝部落叫“夏”,這兩個部落經過與周緣周族和商族等部落的長期融合交流,逐步形成了華夏族。
電視劇《大秦賦》劇照
就像正在央視台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所描繪,華夏族再次經過春秋戰國各諸侯國之間的相互兼并交流,大秦帝國最終形成了以華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電視劇《劉邦》劇照
漢王朝時期,我國快速繁衍的人口和日益昌盛的影響力,逐漸形成了代替華夏族的漢民族為主的多民族之國。正因如此,後世至今,常有華夏民族、華夏兒女,以及炎黃子孫的說法。
揚州橋上看--華夏館
“園離不開橋,橋是園的魂”。當你走上長達70米的仿古大理岩豫州橋,回望這座兩頭連接華夏館和主廣場的七孔拱橋,那镌刻着惟妙惟肖傳統竹菊雕花花紋的石質欄杆,和漢儀小隸書繁體字橋名,會讓你感慨華夏文明的博大與渾厚。
西安園--貴妃與李隆基華清池舞蹈再現
海南園
上海園
上海園一角
重慶園
西安園
香港園
豫園之一
台灣園
青島園
青島園一角
甯波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海南園一角
園博園中,各省中比較有名的,或者代表性的園,均以各自的特色标識或者建築特色作為園林設計、布局的寫意之筆。
上海園一角
上海園一角
重慶園
西安園
廣州園
香港園
豫園一角
台灣園門口
青島園門口
當你回味園中曾走過的形态各異、造型優美古樸的揚州橋、荊州橋等9座州橋時,也許,此時你才會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園中頌揚的“九州同夢”的深刻寓意呀。
徐州橋
揚州橋
甯波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豫園一角
小橋、流水、人家,也許在園中的豫園之中,你會有“一覽身邊奇石紅柱、賽似身在畫中遨遊”的神怡。
豫園一角
福建園一角
豫園中的園林
雖然還是隆冬的牛年春節,園中不同地方正在盛開的紅、白、粉色等各種梅花,也會讓你提前感知春天的悄悄臨近。
園中梅花
園中梅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