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記憶如炊煙,在童年的鍋台土竈裡遊走。
土竈,俗稱竈頭,農家人稱柴火鍋竈。廣南農家人的柴火土竈,是現在已不多見的雙眼竈,用土磚和黏土混合而搭建。講究一點或是家裡條件好一點的人家,會把柴火土竈周圍一圈用石灰刷上,顯得幹淨利落。土竈竈眼上各自安有兩口鍋,一大一小。大鍋一般用來煮豬潲(豬食),小鍋用來做飯炒菜。鍋與竈自是天衣無縫,而竈口與煙囪搭配,創造了“暖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的景緻。。不過話說回來,這農村的柴火鍋做飯确實比較有煙火味,特别香。
到這柴火鍋,有一種美食真的就隻有柴火鍋才能做出來,用其他廚具是做不出的,這就是鍋巴了。記得以前用柴火鍋做飯的時候,最底下就會結出一層鍋巴,這可是很多農村娃的飯後零食,一頓飯就隻有這麼一塊鍋巴,一人分一點就沒了,所以特别的珍貴,怎麼吃都是吃不夠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發展,家家戶戶都用上了電飯鍋,還是不粘鍋那種,每次吃完飯鍋裡都是很幹淨的,所以現在的小孩可吃不到那麼美味的鍋巴了。這鍋巴的靈魂之處就在于底部焦黃微糊的地方,吃起來口感酥脆,味道也特别香,就這樣拿着吃就很美味了,現在想想都很嘴饞了。
人間煙火鍋竈始”。自從有了柴火土竈,便擺開了生活的架式。當縷縷炊煙從通往屋頂、矗立在空中的那根煙囪裡袅袅升起時,就有了家的氣息。那時家鄉的黃昏,到處可見炊煙的身影。它們輕輕散落在青瓦上,如絲如絮;或是被風拉扯得長長的,在半空中輕輕袅繞,猶如母親那延伸的手臂,深情召喚着貪玩而忘記回家的孩子……
來源:天之廣雲之南
原标題:【廣南風情】柴火土竈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湯維
審核:字丹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