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裡做飯離不開的廚具就是炒菜用的鍋,所以鍋好不好用,隻有做飯的人才知道,所以要想挑到一個合适自己的鍋,而且還要能用的住,則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巧。
現在市面上,五花八門的各種鍋,很多都被商家吹捧上了天,各種神奇的功能應有盡有,而且看着一樣的鍋價格少則差幾倍,多則差了幾十倍。
那麼價格貴的鐵鍋真的就比價格低的鐵鍋好用麼?生鐵鍋和熟鐵鍋到底該買哪種好呢?
所以今天咱們就和大家說說買鐵鍋,生鐵鍋和熟鐵鍋到底該選哪個!
生鐵鍋和熟鐵鍋的區别
生鐵鍋和熟鐵鍋的區别,就是生鐵和熟鐵的區别,很多人搞不懂生鐵怎麼還分為生鐵和熟鐵,難道燒過的鐵就是熟鐵麼?其實這樣的理解雖然不夠嚴謹,但是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生鐵:
指的就是在鐵礦中直接冶煉出來的鐵塊,一般是用于鑄造或者煉鋼的原料,其含碳量是在2-6.69%的鎳合金,很多人也把生鐵稱作是“鑄鐵”。
熟鐵:
指的是用生鐵精煉而成的純鐵,含碳量在0.02%以下,很多人也把熟鐵稱為“鍛鐵”或者是“純鐵”。
生鐵鍋和熟鐵鍋的區别
性質上的差異
生鐵和熟鐵的主要區别就是含碳量的不同,含碳量多的是生鐵,含碳量少的是熟鐵,含碳量大于2%的是生鐵,含碳量小于0.04%的是熟鐵。
含碳量在0.05-2%之間的鐵,就是鋼。
鐵的含碳量多少會有哪些影響?
一般鋼鐵的含碳量主要影響硬度,随着含碳量的升高,硬度也會随着增加,而韌性就會降低,所以這也是導緻生鐵鍋和熟鐵鍋質地的差異。
性能上的差異
熟鐵鍋:
延展性較好,質地比較軟,強度和硬度都比較低,所以熟鐵鍋就會比較容易變形,也正是因為這點,所以很多手打的鐵鍋用的原料都是熟鐵,因為其比較容易鍛打和焊接。
這也是熟鐵鍋的優勢,因為熟鐵的質地較軟,所以可以将鐵鍋整體做得比較輕薄,而輕薄的鍋體,在炒菜的時候,傳熱就比較快,但是傳熱不均勻,适合爆炒。
所以酒店後廚所用的炒勺都是熟鐵鍋。
生鐵鍋:
延展性較差,質地較硬且脆,所以生鐵鍋不容易變形,而這也是生鐵不能作為手工鍛打鐵鍋原料的原因,隻能是高溫溶化後澆築在磨具内做成鐵鍋。所以一般生鐵鍋鍋體都比較厚。
而較厚的鍋體就造成了,生鐵鍋傳熱較慢,但是傳熱較為均勻,而且保溫效果比較好,比較适合炖煮一些美食。
像是東北鐵鍋炖大鵝用的就是生鐵鍋,很多農村家裡用的鐵鍋也是生鐵鍋。
生鐵和鑄鐵的區别
很多人都認為生鐵鍋就是鑄鐵鍋,但實際上這是個錯誤的說法,因為生鐵和鑄鐵還是有很大區别的。
生鐵指的是直接從鐵礦中開采出來的原料,沒有經過任何工藝的加工。所以生鐵中含有不少的雜質。
而鑄鐵是用原料生鐵,經過高溫冶煉後直接生産出來的粗制鐵。
所以我們平時叫的“生鐵鍋”正确的說法應該是叫做“鑄鐵鍋”,而網上很多人說生鐵就是鑄鐵則是錯誤的。
鐵鍋該如何挑選尺寸
根據家裡吃飯的人數選擇對應口徑的鐵鍋,一般3口人以内的,建議選擇直徑為30厘米左右的鐵鍋,吃飯人數在4人左右的,建議選擇直徑在32厘米左右的鍋,如果人數在5人左右,建議選擇34厘米的鐵鍋。
分辨生鐵鍋和熟鐵鍋的方法
生鐵鍋雖然質地較硬,但是比較脆,所以生鐵鍋一般都做的比較厚重防止裂開,而熟鐵鍋都做的比較輕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外形辨别。
其次就是生鐵鍋因為是澆築而成的,所以外表比較粗糙,而熟鐵鍋都是鍛打的,所以細節處做得比較精細,外形比較美觀精緻。
生鐵鍋好,還是熟鐵鍋好
1.實用角度:選擇生鐵鍋
生鐵鍋中因為含有的雜質較多,所以平時使用時更容易生鏽,但是因為生鐵鍋比較粗糙,且鍋壁厚實,所以油脂可以滲透到更深的地方,所以生鐵鍋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會在鍋體形成一層保護膜,所以炒菜的時候不容易粘鍋,且之後也不容易生鏽,當然前提是這層保護膜未被破壞的前提下。
2.耐用度:選擇熟鐵鍋
生鐵鍋比較脆,所以很容易摔裂,而鍋底長時間高溫的燒也容易氧化被腐蝕後漏銅,像是農村偶爾會幹燒,就會出現把鐵鍋燒漏了的情況。
而熟鐵鍋韌性好,所以摔不裂頂多摔變形,而且還耐高溫。
3.烹饪用途:選擇生鐵鍋
如果從家裡使用習慣來看的話,生鐵的使用範圍更廣一些,更适合家用,因為像是經常做一些油炸食物,炖煮些食物,生鐵鍋都要比熟鐵過好。
因為生鐵鍋傳熱較慢,火候更容易掌握,炸東西不容易糊,油溫比較好控制,但是生鐵鍋更浪費燃氣。
個人主頁有一系列蘭州拉面制作視頻教程和拉面各種配方的分享,本人定時分享:
各種面食做法的講解,各種鹵菜制作的講解,各種湯類制作的講解
分享餐飲實戰幹貨經驗,講解專業餐飲知識,關注我教你在家自學蘭州拉面,喜歡文章,記得點贊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