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軍氣概與天平,匹馬單刀獨自行,千裡尋兄恩義重,五關斬将鬼神驚。”羅貫中先生下筆如有神,四句佳句蕩氣回腸,恰如其分,武聖形象曆曆在目,猶如雲長在世氣貫長虹,義薄雲天,三國第一武将舍他其誰。
關羽出自東漢末年的三國戰亂時期,早年期間因為犯下罪行而逃離了家鄉,來到了幽州,到了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組織了一支義勇軍,關羽随之加入了劉備的隊伍之中,同劉備和張飛三人一起征戰四方。
而關羽也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猛将,他是劉備麾下最英勇無畏,也是人們最熟知也最喜愛的一員大将,在戰場上關羽的事迹更是廣為人知,每一個事迹都能體現出關羽英勇無畏,重情重義的形象。
這也讓後人通過關羽來代表一種重情重義,勇猛無畏的偉大精神。我們對于關羽更多的是了解他勇猛無畏的戰果和事迹,溫酒斬華雄,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将,這些耳熟能詳的事迹,都為關羽披上了戰神的名号。
他的身高十分高,根據三國裡描述,關羽手提青龍偃月刀,身長九尺有餘,要知道羅貫中是明朝人,而在當時以明朝的計量标準,一尺是當今的31厘米。
那麼關羽身高就要達到2.79米,這樣的一個身高想必大家都難以置信。從古至今,還沒有人能夠有這麼高的身高,而且關羽還要上陣殺敵,這麼高的身高,即便是走路都十分緩慢困難,更别說要久經沙場,很顯然羅貫中口中的九尺,放在今天來說沒有那麼高。
而且我們熟知的鄒忌,書中就寫到他身高八尺有餘,而且外貌十分出衆,這也讓他成為了當代的明星,那麼鄒忌難道也是将近3米的身高嗎?答案肯定是不。
在曆史上,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計量單位和方式,所以說很難得到一個準确的答案。就像在商朝,一尺是16厘米左右,而一丈則是在1米69左右,而那時候人們的身高都差不多是這個标準,在古代記載中,男子的平均身高就是在1米65左右。
那麼關羽到底有多高呢,在滿城出土過的一把漢尺,經過工作人員測量之後,這把出土的漢尺長度達到了23.1厘米,這把漢尺是西漢年間的産物,關羽是東漢末年的人物,想必還是有誤差的。
而後考古學家在洛陽發現了一把漢尺,這把漢尺也最終揭曉了關羽真正的身高,經過測量之後長度是23厘米,這把木尺也是東漢的産物,所以我們可以得出,漢朝的一尺差不多就在23厘米左右,誤差不會太大。
所以說“武聖”關羽的身高沒有達到恐怖的2.79米,關羽的身高推測在2米左右,這個高度就可以說服大衆,不然身高接近3米的關羽,還要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真的是很難相信。
這也才有關羽臂力過人,單手提刀,而且能夠輕松地将敵人斬于馬下的事迹。要是沒有2米的身高,關羽也很難有如此強大的臂力去把青龍偃月刀使用得出神入化,也很難在萬軍叢中,取敵将首級猶如探囊取物。
而關羽将近2米的高度,在古代已經算得上是十分稀少的了,而且在古代的生活之中,我們的物質水平還沒有現在的發達,許多古代男子,大多隻有1米6左右,這也是因為古代的物質和糧食匮乏,營養物質缺乏導緻的。
在古代我們常常會經受各種自然災害,冰雹、地震、蝗災等等,這樣讓我們糧食産量大幅度減少,也讓我們所能吃到的食物非常有限,不像如今自然災害來臨後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而且在古代我們通常都是以一些粗糧、紅薯、土豆等為主食,所以身高普遍較低,像關羽這樣身高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他才能成為“武聖”,在戰亂中大展身手,普通人是達不到關羽這樣的高度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通過一個人的身高去評判他,更要注重的是他的内在,像關羽一樣義薄雲天,重情重義的人,才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外表代表不了一切,有些人在自己美麗的外表下,卻隐藏着一顆肮髒的内心,而有的人外表平平無奇,卻擁有着高尚的品格。
另外在出土文物得以計量關羽真實身高的同時,也讓我們認識到,與其争論各種方式方法,紙上談兵,不如通過實際行動來達到目标,畢竟隻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