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雲飛海上山,石林水府隔塵寰。”這是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描寫四大佛山之三的普陀山的名句。普陀山屬浙江省普陀縣,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與我國最大的漁港沈家門隔海相望。島呈狹長形,南北長八點六公裡,東西寬三點五公裡,面積十二點五平方公裡,其最高峰佛頂山海拔百九十一點三米。
唐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日本僧人慧锷最早于此地留觀音像造寺,後因《華嚴經》中有善财參觀音于普陀洛伽之說,邀将此島命名為普陀,而将普陀山東南的另一小島起名洛迦山。相傳觀音菩薩曾在此現身說法,所以普陀山的寺廟一般都供奉觀音。
傳說在唐朝的時候,有個日本的高僧慧锷,去五台山迎觀音像回國時船沉,日本高僧覺得是觀音菩薩不願意去日本,所以把觀音像供奉在普陀山的潮音洞裡,如今的普陀山景區内大家還可以看到“不肯去觀音院”,所以普陀山成為觀音菩薩的道場實至名歸。
觀音像在印度是男身,在我國唐以前也是有胡須的男性形象,但唐以後,卻逐新女性化了,我們今天見到的觀音塑像,多為女性。至于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一說是觀音有三十三種化身,這些化身中,女性形象不少;另一說是因美貌溫柔的女性更能體現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心腸,也更能迎合信徒們的心理。至于有的觀音塑成千手于眼形狀,主要是為了表示菩薩法力無邊,智慧無窮。
普陀分前後二山,前山以普濟寺為中心。普濟寺位于靈鸷峰下,又稱前寺。寺占地面積約二十餘畝,沿中軸線分布着山冂、天王殿、圓通寶最、藏經樓、方丈殿、内壇等多重建築,圓通殿内供有高達八點八米的毗盧觀音像,四周環列觀音三十二化身,是近年重塑的。
寺前的海印池,又名蓮花池,占地十餘畝,原是僧人的放生池。池南有清雍正皇帝的禦碑亭,池東是玲珑俊秀的多寶塔。塔四方五層,高三十二米,全系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是元朝元統年間由孚中禅師募建的,具有濃郁的元代風格。
法雨寺又稱後寺,建于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清康熙三八年飲賜“天花法雨”匾,故改名為法雨禅寺,建築面積七于三百五十平方米。寺内的大圓通殿最為有名,殿前古木參天,特别是兩株高大的銀杏最引人注目。殿正中懸一顆大圓珠,四周有九條離龍,稱做“九龍盤拱”。
普陀山多奇石,這是它的一大特點。著名的“心”字石寬約七米,上镌一巨大的“心”字,僅字中的一點即可站七八人。此石是一斛坡,下臨懸崖,雖然異常危險,但遊人還是願意登臨一番,有人還用手将“心”字撫摸一遍。此字據說是觀音在這兒說“心法”時留下的。由“心”字石向上攀登,路當中突然有左右兩塊巨石對峙,兩石之上,另外橫架一石,形成天然石門,上刻“西天法界”四字,這就是所謂的西天門。
除了寺廟和奇石外,普陀山的山洞也頗具特色,最出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它們都是傳說中的觀音現身處,其實都是海浪長期沖擊所形成的海蝕洞。
潮音洞高數十米,有二門,第一道門上康熙禦筆“潮音洞”三字。遊浪日夜從潤中進出,濤聲如雷。過去曾有人至此跳海舍身,以求菩薩現助,清末曾明令禁止。洞旁建有“莫舍身亭”。
梵音洞高約百米,兩壁陡削,相合如門,洞中有一巨大石球,整個洞猶如巨蚌含珠。遊客可由山路繞到洞腰間的石整台,欣賞海景利聽潮聲。海潮前仆後繼,潮聲如虎嘯龍吟,确實驚心動魄。
洛迦山是普陀東南的另一小島。過去,凡來朝普陀山的香客,均要去洛迦山,因為相傳觀音原在洛迦山修道,後來鬥敗蛇王,才從洛迦山一腳跳到普陀山。
至今,在潮音洞南海灘的巨石上還有觀音留下的一隻大腳印,長一尺四寸、寬六寸,人稱“觀音跳”。洛迦山島面積僅零點三四平方公裡,隻保留了一座圓通庵,但西山腳下的“水晶官”很有名,相傳可通龍宮。當地人說,“不到洛迦,就不算朝完普陀”,到普陀山旅遊的人,可順便一遊洛迦,欣賞那海天、海浪、海風、海潮、海聲。
佛家宣稱觀音的生日為農曆二月十九日,成道日是六月十九日,涅樂日是九月十九日。每逢這三日,朝山的人增多,寺廟也都舉行隆重的觀音法會。二月十九日尤為熱鬧,信徒們背着黃布口袋成群結隊向佛頂山攀登,寺廟裡的燈火徹夜不滅,道通曉達旦做法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