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生百味,造世間萬象。
厚厚一本《茶館》拿在手中,仿佛手握一個寶庫。
感覺歲月從字裡行間滲出,曆史在茶香水韻裡飄蕩。
作者王笛是地道的成都人,他借成都獨特的茶館文化,寫出了1900年到1950年的中國社會史、成都文化史、日常生活史、微觀史,可以說凝50年風雲變化于一書,聚50年文化精華在一館。品人生百味,造世間萬象。
一、學術研究之書
這是一本學術之書,是國内外第一部研究茶館曆史的專著,作者精心研究了茶館與社會、茶館與經濟、茶館與政治之關系,研究角度之開拓、掌握資料之豐厚、研究系統之周密、研究層次之深入,都足以使這一部著作成為傳世之作。
以第6章《公會》為例,作者研究了成都市茶葉商業職業公會,這個周旋在行業和國家之間的組織,有着自己完善的組織結構,制定着完整的規章制度,負責安排同業者的活動,保持着同業者經濟環境的穩定,就價格與稅務問題與政府進行交涉,對内保持從業者的利益均衡,對外保證從業者的生存空間,這是在一定時期對茶館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特殊組織。
作者收集了大量當時公會的文字資料,僅僅這一章,作者就使用了71個注釋,有的注釋的内容詳盡的幾乎就可以獨立寫一篇小論文。除此之外,作者還收集了很多實物資料,比如成都市評價會議物價抽查登記表、正娛花園一日營業暨收支情況記錄、永明茶社的商業登記申請書、營業執照等,用以佐證自己的研究。
讀完這一章之後,我們對當時行業工會的情況已經有了一個很詳盡的了解。
二、通俗趣味之書
這本書雖然學術味道很濃,但是不像一般的學術著作一樣與普通的讀者距離遙遠,這本書就像他筆下研究的茶館一樣,是三教九流都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席之地的地方。
你當他是學術著作去讀,他盡可以滿足你嚴謹的學術需要。
你當他是風俗小品去讀,也仿佛可以穿梭在半個世紀之前的茶館兒之中,看人來人往,聽笑語熙攘。
我們來看一下第四章《群體》,這一章講述來自于各行各業各個社會集團的人,怎樣使用茶館兒。
我們。我們能從中看到商人們在茶館裡見他們潛在的買主或賣主,我們能看到許多勞工在這裡等着自己的雇主,我們能看到車夫糞夫也各有其茶館,我們能看到各種依附于茶館而生的職業:熱臉帕、水煙袋、手工匠、擦鞋、修腳、掏耳朵、理發、算命等等,成都人把他們的生活都搬進了茶館,讓成都的茶館成為世界獨一份兒的風景。這種文化的描寫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去年我去成都的時候,曾經在成都的茶館中一邊品茶一邊全程觀看了旁邊掏耳匠給一位茶客掏耳朵,那獨特的工具發出的嗡嗡的聲音,在讀這個章節的時候,仿佛也被作者調動了過來,作者的文字非常的簡潔靈動,能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這是一本值得反複去品,值得收藏的好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