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由于環境氣候的突然變化,常常導緻那些體質弱抵抗力差的人生病。在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下,我們很容易把蜜蜂患病歸結為蜜蜂自身抗病力差,但是我們卻很少思考是什麼原因導緻蜜蜂抗病力差。有時養蜂人會很郁悶,為什麼好好的一群蜜蜂卻突然患病?是什麼原因導緻蜜蜂自身抵抗力下降的呢?其實歸根結底病根還是養蜂人引起的。
中蜂爛子原因:高溫或低溫提脾檢查造成幼蟲死亡爛子;蜂少子多哺育不良爛子;感染中囊病毒爛子
每個養蜂人都很喜歡誘捕野生中蜂和去野外尋找野生中蜂,本能就認為野外的中華蜜蜂比人工飼養的中蜂要好。因為養蜂人親眼看到了野外中蜂能維持大群、産蜜高、蜂王體大飽滿産卵力強。但是養蜂人卻無法判斷出看到的野外中蜂的來源,有些可能也是人工飼養的中蜂分蜂到野外的。所以養蜂人看到的野外中蜂比人工飼養的好是因為野外中蜂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存,而人工飼養的中蜂卻是按照養蜂人的意願生存的,兩者一對比就知道為什麼人工飼養的中蜂容易患病。
野外石頭洞中的野生中蜂
野外中蜂大多以石洞、泥洞、樹洞安家。這些築巢點有個共同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和隐蔽。蜂群結團築巢,中間巢脾大,兩邊巢脾小,蜂群容易結團保溫,基本都是蜂多脾少,哪怕是小群抗逆性強,都不容易患病,而且發展還很快。現在人工飼養的中蜂除了土法木桶養蜂保持蜜蜂自然習性外,活框飼養很少能按照蜜蜂的生活習性來。一方面活框飼養蜜蜂不能有效的結團育子,另一方面人為幹擾過多,再加上蜂箱不能保證冬暖夏涼,導緻蜜蜂體質在幼蟲期就先天不足,常常導緻蜜蜂無法抵抗病菌而患病。
泥洞中的野生中蜂
那麼蜜蜂體質先天不足的根本原因是養蜂人導緻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容易患病蜂群都有一個共同點,養蜂人勤檢查勤搖蜜。首先養蜂必不可少的環節就是開箱檢查蜂群,但是并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開箱檢查的。如果是低溫或高溫天氣,開箱檢查容易導緻巢溫失調,溫度的變化對幼蟲的損傷是很大的,可能導緻蜜蜂幼蟲死亡,封蓋的幼蟲因為溫度的變化而導緻不能正常羽化,就算羽化出房後體質也是打折扣的。
提脾檢查蜂群,蜜蜂緊貼巢房抖動身體産熱給幼蟲和封蓋子脾保溫
搖蜜對子脾和幼蟲的損傷很大。搖蜜首先要抖蜂,已對幼蟲和封蓋子脾造成影響,再加上搖蜜時的離心力作用,幼蟲和封蓋子脾被轉的暈頭轉向,體内翻江倒海,嚴重影響幼蟲的生長發育和封蓋幼蟲的羽化。有些蜂農為了不讓水蜜和封蓋成熟蜜混一起,會先把水蜜搖出,然後再割封蓋蜜房再搖一次,幼蟲和封蓋子脾經過兩次的離心力作用,不死也殘了。同時這段時間幼蟲無法得到工蜂的正常飼喂,搖蜜後蜜蜂需要一定的時間恢複秩序,清理巢脾上剩餘的蜂蜜,蜂巢也沒有充足的成熟蜂蜜飼喂幼蟲,而且幼蟲經過搖蜜離心力的影響估計要斷食一段時間。要知道幼蟲從卵孵化後到封蓋,每日要接受工蜂飼喂1300餘次,所以說搖蜜對幼蟲的哺育有非常大的影響,同時也對化蛹期的幼蟲造成損傷。特别是大流蜜期到來,基本每隔幾天就要搖蜜一次,幼蟲和封蓋子脾受不了這樣頻繁的搖蜜折騰,流蜜期結束後蜂群群勢嚴重下滑。所以說搖蜜的蜂群要比隻割蜜的蜂群發展慢,而且殘疾蜂多,蜂群整體壽命短。搖蜜之後幾天會看到蜜蜂脫子和蜂箱前有很多殘疾的新蜂爬行,蜂群的整體抗病能力弱,抗逆性差,如不能保證蜂多脾少,很容易感染病菌患病。
通過高速旋轉産生的離心力把蜂蜜從巢房中分離出來,有的幼蟲也會被甩出來
現在養蜂人喜歡人工培育優良蜂王,覺得隻有優良蜂王才能維持強群,增強蜂群對疾病的抵抗力。當然好的蜂王有好的基因,能對某種疾病有特定的抵抗力,但是卻不能對所有的疾病都有抵抗力,這也是治标不治本。再好的蜜蜂也經不起養蜂人頻繁的打擾折騰,養蜂重在“養”,養蜂人不能按照自己的一廂情願養蜂,而要按照蜜蜂的野外生活習性養,做到管理上能符合蜜蜂的生活習性,這樣才能養出體質健壯的好蜂,從根本上減少蜜蜂患病的概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