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洗滌技術
随着全球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的形勢日趨嚴峻,國際上倡導低溫中性洗滌(40度以下)。
歐洲的公用紡織品洗滌标準在最新版EN14065:2014 已對原來規定的高溫洗滌給出了新的建議,即可以通過具有消毒殺菌功能的低溫洗滌劑來實現對公用紡織品的洗滌和消毒滅菌。
低溫中性洗滌劑與傳統洗滌劑相比,去污力強、洗淨率高,極大降低了水、電和蒸汽消耗。低溫中性洗滌劑性能優越,更好地保持紡織品的白度和鮮豔,降低了洗滌磨損、延長了紡織品的使用壽命30%以上。洗滌中免除了加熱和強堿,還減少了機械的損耗和維修工作量。
洗滌劑配方剔除含磷軟水助劑,選用如低溫效果顯著的新一代層狀結晶矽酸鹽助劑 SKS-6,置換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等金屬成分,使水質軟化,以便充分發揮洗滌劑的作用。其另一優勢是能提供洗滌過程中所需要的堿度,并可穩定pH值,具有極好的儲備堿度和緩沖能力,對偏堿性污垢的去除發揮良好效應。
美國上世紀末熱水洗滌的比例已下降了50%,并且能源部已經要求将洗滌溫度從15~40℃進一步降低到10~25℃。目前,低溫洗滌劑在國外已經很普遍,多家知名企業緻力于低溫洗滌劑的市場推廣應用工作。在研發低溫中性洗滌劑的生産工藝中,充分考慮到各組份之間相溶相應、因果效應等因素,從時間、次序、溫度、流量流速、化合反應中尋找規律,制定完善的工藝流程。
傳統高溫 高堿洗滌工藝程序:
預洗:高水位35~40cm,常溫,3min
助洗:低水位18~20cm,40~50℃,5min,助洗堿
主洗:低水位18~21cm,75~85℃,15~18min,主洗劑、乳化劑、漂漬劑
一次投水:高水位35~40cm,常溫,3~5min
二次投水:高水位35~41cm,常溫,3~5min
三次投水:高水位35~42cm,常溫,3~5min
中脫:2~3min
中和:低水位18~21cm,40~50℃,3min,中和酸劑
柔軟:低水位18~22cm,40~51℃,5min,柔順劑
高脫:4~8min
如上所示,洗滌100公斤公共紡織品用水6次,約2.5噸左右,用時1小時左右,合計化料1700~2000g,消耗蒸汽100公斤。
低溫中性洗滌技術的工藝程序:
主洗:低水位18~21cm,20-40℃,20min,主洗劑、低溫漂漬劑
中脫:不排水加水到中位30cm,常溫,2~3min
一次投水:高水位35~40cm,常溫,3~5min
二次投水:高水位35~41cm,常溫,3~5min
高脫:4~8min
如上所示,洗滌100公斤公共紡織品用水3.5次,約1.2噸,用時40分鐘左右,合計化料800g,消耗蒸汽0-20公斤。
如上所述,在同質同量布草洗滌情況下,低溫中性洗滌技術與傳統高溫 高堿洗料洗滌技術相比,實際節省蒸汽35%,節省用水30%,節省電能25%,節省工時20%,延長公用紡織品壽命30%以上,而且全部組分均可降解,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低溫中性洗滌技術是洗滌行業科學化、高效率、能源循環利用、低碳減排與清潔生産對接。代表着更加“節能、環保、高效”的發展方向。
洗滌廢水再生利用
近幾年,工業及商業用水價格不斷提高,越來越高的水價使洗滌行業的生産成本大幅度增加,迫使越來越多的經營者将目光轉向了中水回用。
但洗滌行業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對水質有嚴格的要求,硬度較大或雜質較多的水可能會在織物上留下污漬或顔色。因此選擇運行穩定、出水水質效果好的設備尤為重要。
目前洗滌廢水回用的方法比較多,比較常見的洗滌廢水回用技術(絮凝法、膜生物反應器法)。
絮凝法:洗滌廢水→格栅→廢水集中池→絮凝劑→沉澱池→機械過濾→加藥氧化→殺菌消毒→pH調節→清水池→洗滌
以15t/日的工廠為例,每天可節水400m3,以目前洗滌用水6元/m3計,每天可節約水費2400元。若一年以300天計,則每年節約水費72萬元,節約新鮮水120000m3。減去廢水回用設備運營費,可節約30-50萬元/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