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水調歌頭》雲:月有陰晴月缺,人有悲歡離合。雖然生活中有悲傷、也有快樂,但是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總是以寫悲劇居多。
我們常見的詩詞作品,也同樣以抒發惆怅悲情為多。從《詩經》到《離騷》,從《古詩十九首》到《孔雀東南飛》,詩詞給人的感覺總是在抒發各種不如意的痛苦。
況周頤在《蕙風詞話》解釋道:
吾聽風雨,吾覽江山,常覺風雨江山外有萬不得已者在。此萬不得已者,即詞心也。而能以吾言寫吾心,即吾詞也。
雖然詩歌中有那麼多的不如意,但是有失意時也有得意時,宋朝洪邁的《 得意失意詩》寫道:
久旱逢甘雨, 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 金榜題名時。(注:這首詩,也有人說是宋朝汪洙的《神童詩·四喜》)
今天就說幾首歡快的詩詞作品。
一、杜甫生平第一快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春天,正是安史之亂第八年。其詩雲: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官軍平定叛軍的消息傳來,杜甫欣喜若狂,作了這首七言律詩。浦起龍《讀杜心解》中認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二、蘇轼的快詞蘇轼的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是其早期的詞作: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随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鬓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⑾,西北望,射天狼。
這首詞一改原先唐宋詞的婉約陰柔之美,可以稱得上一首痛快淋漓的豪放詞。從此為宋詞注入了一種嶄新的風格。
三、姜夔的開心
四喜之中有一喜叫作:洞房花燭夜。
姜夔有個故事雖然不是洞房花燭夜,但是抱得美人歸也是一喜。
姜夔在拜訪石湖居士範成大時,填了兩首新詞詠梅花:《暗香》、《疏影》。範成大非常欣賞姜夔,對這兩首詞愛不釋手,馬上安排樂工演奏歌唱。
姜夔沒想到的是,範成大一開心,甚至把自己的歌女小紅送給了姜夔。辭别範成大以後,姜夔攜小紅歸鄉路過吳江垂虹橋,良辰美景之下,一個吹箫,一人歌唱,好不惬意。當時姜夔作了這首七絕《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四、金榜題名時
姜夔抱得美人歸是一喜,孟郊金榜題名也是一喜。孟郊曾經兩試進士不第,一直到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金榜題名以後,孟郊開心地作了一首《登科後》: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朝進士科難考,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白居易在27歲一舉中第, 當時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作詩自誇: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五、流放遇赦時
除了四喜以外,還有一種喜悅是劫後餘生的幸運。
古代官員常常因為得罪人被貶谪,也有因罪被流放異域他鄉的。這類人遇到赦免或者被召回也是一喜,
例如李白參加永王叛亂,獲罪後被發配夜郎。沒想到,他還未到夜郎,卻遇到天下大赦,,随即乘舟返程。路上李白高興地作了這首七絕《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初唐詩人沈佺期依附武則天的面首張氏兄弟,武則天去世以後,沈佺期被貶谪南方。後來遇到赦免得以返回,沈佺期作五律《喜赦》詩雲:
去歲投荒客,今春肆眚歸。律通幽谷暖,盆舉太陽輝。
喜氣迎冤氣,青衣報白衣。還将合浦葉,俱向洛城飛。
注:肆眚sì shěng,寬赦罪人。《春秋·莊公二十二年》:“春王正月,肆大眚。”
結束語
宋朝詩人方嶽詩雲: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這種不如意也正是和“風雨江山外“的”萬不得已”,詩人常常借詩詞抒發胸中郁結,因此相對而言悲多喜少。不過生活中,總要學會化解和排遣這種不如意。唐朝詩僧王梵志有詩雲:
他人騎大馬,我獨跨驢子。回顧擔柴漢,心下較些子。
有這種心态,生活自然會快樂許多。
@老街味道
觀唐習律76|馬上續殘夢,後人認為劉駕詩句,勝過蘇東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