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周朝七國

周朝七國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04:29:42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甘肅靈台縣什字鎮姚家河一帶發崛了一座西周墓葬,出土了一尊青銅鼎,其銘文有“乖叔作”三字,故稱為“乖叔鼎”,證實西周時期這裡曾有個古乖國。關于古乖國曆史不見于任何古籍,但據傳古代确實有乖姓,現在有無乖姓,不明确,乖姓和古乖國一樣顯得撲朔迷離。古乖國所在地靈台縣,是個曆史悠久人文荟萃之地,其境内商時曾有密須國,周時改為密國,《西遊記》中有“靈台方寸山”一說,傳說為孫悟空出道的地方。靈台地處泾水和渭水之間,居“乖叔鼎”出土地點的什字鎮姚家河西周墓,位于泾河支流達溪河一帶,據推測,西周古乖國的政治中心極有可能在此。

周朝七國(西周古國乖國)1

“乖”的古字其實來源于“”,上面有分向兩邊的羊角,下面兩側各有兩道相背的弧,故《廣雅》說:“ 乖,背也。”古文字釋義中,“乖”是指“背離、不和諧”的意思,比如《左傳》:“楚執政衆而乖。”是指楚國執政者多而不和。“乖”字來源于羊,那麼很有可能,遠古乖地是個遊牧民族,族人以牧羊為主業。甘肅靈台縣一帶屬古羌地,是《說文解字》上說得“西戎牧羊”之地,其附近有義渠戎(甘肅甯縣一帶),“義”字也是脫離于羊,照此推測,乖族也極有可能來源于西戎的牧羊族。

周朝七國(西周古國乖國)2

周朝七國(西周古國乖國)3

關于古乖國曆史,主要依據是出土于陝西岐山縣境内的周共王時期的銅器“乖伯簋(guǐ)”,有銘文近150字。從銘文分析得知,乖國曾有功于周室,或為先周時期周部族同盟軍鐵杆成員。西周中期,國君乖伯曾赴周都接受周共王宴飨禮儀及勤政勉勵。“朕丕顯祖文、武,膺(yīng)受大命,乃祖弼(bì)先王,翼自他邦,有席于大命。我亦弗曠享邦,賜汝貔(pí)裘。乖伯拜手稽首天子休,弗忘小裔邦……用作朕皇考武乖幾王尊簋……”大意是你(乖伯)的祖上曾作為外邦輔翼周室立下大功,我(周共王)尊奉及承受先祖文王、武王之命,宴請貴邦,使我也深享榮耀,特賜你(乖伯)貔裘。乖伯稽首扣拜天子,懇請周天子“不忘小裔邦”……銘文至少透露三個信息:第一,乖伯自稱“小裔邦”,說明乖國是向周室稱臣的關系密切的一個小番邦;第二,乖國自周文王起便與周室保持良好的政治往來,并為武王克商立下了汗馬功勞;第三,從“乖幾王尊簋”來看,乖國是一個被周室默許稱王的國家。我們都知道,春秋初期以前,凡擅自稱王的都為戎狄之國,此乖國想必也不例外。但那些僭越為王的異族之邦跟中原往往水火不容,像古乖國這樣既向周天子稱臣又跟周天子并起并坐的諸侯國極為少見。

周朝七國(西周古國乖國)4

西周乖叔鼎

乖國既以稱王,又受到周天子的“禮尊”,與周室保持着政治友好,無可非議西周時期的乖國實力強大,王室中的“特殊地位”為古乖國在西疆地區赢得了很好的政治資本。他既與中原保持着頻繁的文化交流,又維系着西北地區戎狄部族的友好往來,這種詳和甯靜的氛圍一直持續到西周末年。西周的覆滅、諸侯的崛起間接或直接的影響到了古乖國數百年來保持的平衡局面。由于史料缺乏,乖國何時亡國已經成了謎,但同樣位于靈台縣境内與古乖國同時期的密國(見密國篇)在周室東遷後淪為秦國領地,對照其鄰國密國的去向,估計乖國也是亡國秦國,或先亡于戎狄,最終被秦國吞并。曾經輝煌一時的古乖國最後也隻留下了幾尊鏽迹斑斑的青銅器,沉眠地下。

文/堰風

更多方國曆史

西周古國——弭國,盛産藍田玉,秦楚“藍田之戰”發生在這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