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害怕的季節是哪個?相信很多女性的答案是冬天。為什麼呢?冬天來臨,随着氣溫的降低,不少女性會氣血不足、手腳冰涼、睡眠質量差。因而,冬季養生、冬季進補顯得很重要。
但是冬季養生不是一味進補,還是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對多方面進行調理。中醫認為,冬季選用“四大名補”:人參、阿膠、鹿茸、冬蟲夏草,不僅可解決體虛症狀,防病強身,還能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基礎。下面39健康網編輯與你分享“四大名補”的神奇功效。
1、人參:補氣虛
人參性溫,味甘微苦,入脾、肺二經,大補元氣。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主要有效成分為人參皂甙和黃酮類物質,分别有抗衰老、抗疲勞、對抗有害物質、抗腫瘤、提高免疫力、調節神經和内分泌系統等功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肌耗氧量,調節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推薦:人參茶
将人參切成薄片,每次取2-3克放入杯内加開水,浸泡1小時後便可飲用,飲完後再加入新水,如此循環。最好12小時内服用完畢,最後嚼服人參片,也可将人參片直接含服。如用于急救,每次取30克,濃煎頓服。參須、參花、參葉亦可泡水當茶喝。
2、阿膠:補血虛
阿膠性平,味甘,入肺、肝、腎諸經,以滋陰養血著稱。曆代醫家視阿膠為婦科良藥。民間稱阿膠、人參、鹿茸為冬令進補“三寶”。又因阿膠對調治各種婦科病有獨特之功,尤得女士們青睐。
推薦:阿膠冰糖煲芝麻
取阿膠5-10克,加黃酒适量,隔水蒸服。或取阿膠500克,浸在1500克黃酒内,等膠塊散發成海綿狀,隔水蒸成液體,趁熱加冰糖1000克,當糖與膠溶為一體時,加入炒熟的黑芝麻及敲碎的核桃肉各适量,制成黏稠膏滋,每日早晚各取1~2匙,以溫開水送服。
3、鹿茸:補陽虛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肝、腎二經,有補腎壯陽之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鹿茸能“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治一切虛損……”。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鹿茸精含多種氨基酸、硫酸軟骨素、雌酮、骨膠原、蛋白質和鈣、磷、鎂等礦物質,有滋補、強壯作用,可使血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和網織紅細胞增加,中等劑量可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對衰心髒有強心作用。服用可使人精力充沛,但陰虛者不可服。
推薦:鹿茸小米粥
研末,每次取1克,放小米粥内服用。或取鹿茸、山藥各30克,分别切片,浸入500克白酒内,密封1周,每次取20毫升服用,日服2次,治陽事不舉、尿頻、面黑。市面上有以鹿茸為主料制成十補丸、口服液等藥,可按藥品說明書服用。
4、冬蟲夏草:補陰虛
冬蟲夏草性溫,味甘,入肺、腎二經,有補虛損、益精氣、止咳化痰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冬蟲夏草含蛋白質、脂肪、糖、粗纖維、礦物質、蟲草酸、蟲草素和維生素B12等成分,有增強免疫功能、增加心肌血流量、降低膽固醇、抗缺氧、抗癌、抗病毒、抗菌和鎮靜等作用。
推薦:蟲草全鴨
取老公鴨1隻,冬蟲夏草10克。鴨去毛及内髒,将鴨頭順頸劈開,将冬蟲夏草數枚裝入鴨頭和鴨頸内,再用棉線纏緊,餘下的和生姜、蔥白一起裝入鴨腹内,放入盆中,注入清湯,用食鹽、胡椒粉、料酒調好味,密封盆口,上籠蒸約2小時,出籠後揀去生姜、蔥白,加味精,即成一道聞名遐迩的“蟲草全鴨”。
39健康網編輯溫馨提示:以上的“四大名補”效果雖好,但是跟根據自身情況攝取,最好中醫醫師的指導下進行。另外,除了适當的進補外,冬天保暖對于女性來講是特别重要的,尤其在經期,平時有手腳冰冷狀況的女性也要更注意手腳的保暖措施,可以戴手套或多穿長一點或厚一點的襪子,及睡前用熱水泡腳,可以達到很好的溫暖足部的效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