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黎荔
日常會翻一翻《笠翁對韻》,這是從前人們學習寫作近體詩、詞,用來熟悉對仗、用韻、組織詞語的啟蒙讀物。作者李漁,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對韻》。全書分為卷一和卷二。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日常讀讀,如唱歌般,聲韻協調,朗朗上口,言必有據,雜學旁收,挺有意思的。
今天偶翻《笠翁對韻》,讀到了一句和西安有關的,出自《笠翁對韻》卷一之“五微”:“雞窗對雁塔,秋榜對春闱”。雞窗,典出自《藝文類聚》卷九十一引《幽明錄》:“晉兖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買得一長鳴雞,愛養甚至,恒籠着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言智,終日不辍,處宗因此言巧大進。”意思是說,:晉代兖州刺史沛國宋處宗曾經買得一隻長鳴雞,對待這隻雞他十分愛惜養護,常常把籠子放到讀書的窗前。雞突然說出人類的話,與宋處宗談論,說出的話十分有哲理,每天都不停止。宋處宗因此言談大有進步。後人遂以“雞窗”代稱書房。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和鳳都是神化的動物,雞卻是一種身世不凡的靈禽,鳳的形象可能來源于雄雞。據《太平禦覽》:“黃帝之時,以鳳為雞。”傳說雞為日中烏,雞鳴日出,帶來光明,能夠驅逐妖魔鬼怪。此外,在中國古代,沒有報時的鐘表,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天亮作為一天工作的開始,而何時天亮卻是由公雞報曉來決定,人們信賴公雞,是因為雄雞報時從不會報錯。俗話說“三更燈火五更雞”,按今人的話說,就是雞有勤奮、準确、守紀律、不誤時、認真負責的品德。據此,“雞窗”本就隐含人中之鳳、業精于勤之意,從“雞窗”走出之人,日後必定為不凡之人,他們将從“秋榜”走向“春闱”。秋榜,秋試之榜,指考舉人。春闱,春季考場,指考進士。
所以,“雞窗”所對者為“雁塔”。雁塔題名,意思是在大雁塔内題名,舊時考中進士的代稱。出自《唐摭言》卷三:“進士題名,自神龍之後,過關宴後,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題名。”為什麼是“神龍之後”呢?傳說唐中宗神龍年間,進士張莒遊慈恩寺,一時興起,将名字題在大雁塔下。不料,此舉引得文人紛紛效仿。尤其是新科進士更把雁塔題名視為莫大的榮耀。他們在曲江宴飲後,集體來到大雁塔下,推舉善書者将他們的姓名、籍貫和及第的時間用墨筆題在牆壁上。這些人中若有人日後做到了卿相,還要将姓名改為朱筆書寫。貞元十三年(公元979年),46歲的孟郊第三次參加科舉考試終于考中了進士。他欣喜若狂地登上大雁塔,揮筆題寫了《登科後》一詩:“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激動、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在雁塔題名的人當中,最出名的要算是白居易了。貞元十七年,29歲的白居易一舉考中進士,而且是同科進士中年齡最輕的一個,他在大雁塔題名時不無得意地寫道:“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又如另一位新科進士劉滄寫道:“紫毫粉壁題仙籍”,簡直以為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了。盡管新科進士們詩興不減,而慈恩寺的牆壁畢竟空間有限,不久,白牆便成“花牆”。到後來大雁塔已形成了“塔院小屋四壁,皆為卿相題名”的景象。但可惜的是,這些題名都已經看不到了。其原因,據說是唐武宗時的宰相李德裕不是進士出身,故深忌進士,下令取消了曲江宴飲,并讓人将新科進士的題名也全數除去了。其實,也不能都怪到李德裕身上了,應該是北宋神宗年間的一場大火毀了這些珍貴的題壁。中唐以後雁塔題名風靡一時,後來發展到除新科進士外,士、庶、僧、道亦常題名于“塔中石上”。宋代的蘇轼、蘇轍等名人及第後也曾在大雁塔題名。可憐的大雁塔都快成為塗鴉牆了!不過,如果隻是揮毫題壁的話,曆史上兵燹戰亂的,曆劫後又大修,很難保留到今天,除非是刻字于石。時至今日,大雁塔門内兩側仍嵌有明清兩代西安地區考中舉人者的題名石刻,讓我們依稀看到當年舉子登科、雁塔題詩的流風餘韻。
大雁塔在曆史上至少經曆過四次大修。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載:古印度摩揭陀國曾有衆僧掩埋墜雁并建靈塔的事,墜雁被視為菩薩的化身,雁塔之名或即源于此。大雁塔始建于高宗永徽三年(652),當時玄奘法師為保存由印度帶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經典,修建了一座磚土型5層方塔。據《大唐西域記》記載,玄奘在印度取經時,看見摩揭陀國一寺院裡有一座5級浮圖,名為“雁塔”,非常雄偉,回國後便照原樣修建了一座雁塔。大雁塔最初是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磚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層皆存舍利,由玄奘法師親自主持修建。唐顯慶元年(656),唐高宗禦書《大慈恩寺碑記》,從此寺名為“大慈恩寺”。大雁塔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慈恩寺塔”。其後塔漸頹毀。武則天長安年間(701—704)年間,由武則天及王公施錢,重加營建至10層。武則天時期重修的大雁塔之所以修10層,而不是傳統的九層,是因為武後認為偶數才代表陰性,而且她要代表她的數字,比傳統代表陽性至高地位的“九”更大。後經兵火,10層大雁塔又僅剩7層。五代後唐長興(930—933)年間西京留守安重霸再行修繕,經金元交替的戰火,寺院廢毀殆盡,僅存此塔。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又加修飾,以磚維護,留傳至今。存世至今的大雁塔,保留了簡潔莊嚴的基本特征,但内外結構有了明顯的變化。經曆代改建、修繕,逐漸由原西域窣堵坡形制,逐漸演變成具有中原建築特點的磚仿木結構,成為可登臨的樓閣式塔。這一過程生動地體現了古印度佛教建築藝術傳入中國并逐漸的中國化的過程。
在今天的西安,地面上存世最古老的建築就是大雁塔。小雁塔建于唐中宗景龍年間,時間上比大雁塔略晚。“雁塔”在唐代是一種對佛塔的普遍稱呼。這樣想來,東西相望的大小雁塔,意思其實就是大小佛塔。古都的夕陽餘晖裡,大小雁塔鐘聲袅袅,多少帝王将相,化作了雲煙,隻餘下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和傳說,留待後人驚歎或緬懷。西安城散落着各式各樣的,曆經千年時光的古物,其中我覺得最有代表性的,莫過于端莊雄偉、古樸大方的大雁塔。大雁塔是唐長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這裡曾是那個騎着白馬的傳奇僧玄奘人的奇幻旅途的起點,也是終點。那個法号三藏的智慧無雙的大唐法師,從這裡出發,開創了一段傳奇。而又回歸這裡,帶回來一個時代。公元628年玄奘自長安西行,曆經艱難險阻終于到達印度的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在那裡學了5年的《瑜咖師地論》,随後又學遍印度佛教的大小乘學說。文化的交往基本上在古代是靠宗教,那時候的交往非常的艱苦,最能夠吃苦的就是玄奘、法顯、義淨這樣的宗教徒,他們在中印之間的萬裡行程,真可謂九死一生。也是憑着這種宗教精神的支撐,他們才能穿越重重磨難。曆經一十九年遊曆,玄奘才終于回到長安。太宗敕命梁國公房玄齡等盛大迎接,數十萬民衆夾道歡迎,争相目睹一代高僧的風采,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玄奘法師自印度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為了供奉和儲藏這些寶物,他親自設計并指導施工建造了這座仿印度雁塔樣式方塔。現如今,三藏法師已化為一抔塵土,而大雁塔卻屹立不倒,留給世人的,是無數個演義。
賈平凹在《西安這座城》一文中曾寫道:“我不知疲勞地,一定要帶領了客人朋友爬土城牆,指點那城南的大雁塔和曲江池,說,看見那大雁塔嗎?那就是一枚印石;看見那曲江池吧,那就是一盒印泥”。“無言的上帝把中國文化的大印放置在西安,西安永遠是中國文化魂魄所在地”。是的,不論西安的現代化腳步多快,總還沒有玄奘、張骞一步一步的千辛萬苦,自然也不會有大雁塔那樣的永遠記憶。如今,我隻要遠遠看到大雁塔那穩定的方椎體身軀,在藍天白雲下,一如既往地,寶相莊嚴地立着,心裡就會生出一份安然平和。如果突然刮起大風,一層又一層黑雲滾了過來,壓在整個長安城上。天變暗了,擡頭望去,漫天的灰黑讓大雁塔顯出一種冷毅,也能讓人心生定力。很奇怪的,西安有多少摩天大樓,比這上了年紀的七層佛塔,要高大漂亮得多,但是,那些鱗次栉比的摩天大樓,仿佛一個個精氣還沒有蓄足的人,總是少了那麼一種讓人敬畏的端莊平靜。它們都沒有這樣一種氣度,可以一塔擎天,罩得住方圓數十裡。畢竟,人世代代無窮已,隻有大雁塔,是那個被點燃的傳奇,是持續了千百年的輝煌。如同一個朝聖路上的孤獨的覺者,揣着沉默而深切的悲憫,站在高處,看着人間的河流,無論怎樣風波詭谲,最終仍要歸于平靜。
對着雁塔,苦守雞窗,從秋到春,從夜到晝。住在一座有着鎮魂之印的城市,無論際遇如何都有一種安然的感覺,因為這裡能夠包容,這世間所有的憧憬和辜負。這座城和這裡的人,能夠如此執拗且強大,畢竟是基因裡帶着的底氣,注定了具有生生不息的精氣神,足以焚燒人間綿延無盡的春與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