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21 07:06:40

#頭條創作挑戰賽#  和當下大部分詩人相比,餘秀華的作品可讀性還是很強的。縱觀自新詩出現以來的所有詩人作品裡,餘秀華的詩也是很鮮明很奇葩的存在,其具有純樸清新、富于變化的藝術風格。

  國人心中本來有詩的存在。但目前現實中人們對物質生活的很高追求導緻了對精神生活的較低要求,再加上當下詩壇的一些作者對作品質量把關較松,種種烏龍詩體頻出,讓廣大詩友對詩人及作品産生一種鄙夷不屑的心思,認為一段大白話敲一敲回車鍵便成了詩歌,這種粗制劣造更減少了人們對詩歌特别是對新詩的信任、認知和閱讀,令人們對現代詩誤解頗深。

  我們今天來讀餘秀華的一首作品《短暫的黃昏》。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讀餘秀華的一首詩)1

   《短暫的黃昏》

        餘秀華 / 詩

到确定“黃昏”的時候,第一顆星星就時隐時現了

在這深秋的庭院,擡頭看麻雀飛過去

夜色就已經漫上了腳踝

還沒有在一根笛子上找準音調,曲子就接近尾部

我匆匆起身:做飯,喂豬,趕雞上籠

我就這樣把自己迅速地趕進夜色

兀自傷悲:

好多個黃昏,我準備停一停,等雲層裡最後的錦書

或者去一棵不知道名字的樹下

找到一片被忽略的溫柔

或者把内心的地圖稍做修改:讓一個人沿河而下

一路平安

也不抱着自己的詩句哭泣

在他想到親人和想喝一杯茶的時候

正好抵達我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讀餘秀華的一首詩)2

  讀詩,是通過詩歌裡的字、詞、句來領會詩人所捕捉到的詩意的過程。詩意往往具有妙不可言的美感,即所謂的可意會而可言傳。晚唐司空表聖把這些美感歸納為二十四類,這些美感也是古詩的主要風格。實際上很多詩人的風格是兼容了多種品類的,非止一端。對于現代詩來說,歸宗于漢語詩歌的範疇,以古詩的風格來論其美妙,也未嘗不可。況且,現代的很多詩歌作者也比較喜歡化用古詩詞的一些意境,來增添現代詩歌的美感。詩人餘秀華在這方面也做過不少的嘗試,這一點我們将在後面對餘秀華詩歌的賞析中談及。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讀餘秀華的一首詩)3

  餘秀華的這首《短暫的黃昏》并不是她的代表作,但這首詩還是有可圈可點之處的。

  首先,詩人圍繞着題目《短暫的黃昏》,緊扣其中的“短暫”二字來寫對黃昏的界定:“到确定“黃昏”的時候,第一顆星星就時隐時現了 / 在這深秋的庭院,擡頭看麻雀飛過去 / 夜色就已經漫上了腳踝 / 還沒有在一根笛子上找準音調,曲子就接近尾部”。下午的時間是在一點一點的過渡,是一個漸變的過程,從下午到黃昏并沒有明顯的界限。一旦發覺天色漸漸變弱變暗,直到如黑幕降臨一般,這一段時間就是黃昏了。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讀餘秀華的一首詩)4

  其次,詩人選擇了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來呈現黃昏的短暫,把黃昏之美定格在一瞬間,這體現出較強的藝術涵蓋力。仰頭望見天空裡第一顆星星如眨巴着眼睛一般出現的時候,可以确定我們是在黃昏裡了。再者擡頭還能看見偶爾有麻雀既快又有點模糊的身影在秋天的小院上空撲棱撲棱兩聲飛過去——也就是倦鳥歸巢的時候,黃昏已經到達了。這是詩人捕捉到的鄉村黃昏的特有詩意,精彩的一刹那間。

  黃昏在一點一點向夜晚過渡。詩人其實在以水來比喻秋天的夜色,因為這二者之間的共有質感特點是透着一絲涼意。這裡詩人通過一個“漫”字,運用了交感藝術手法,把黃昏慢慢走向夜晚的過程形象地給描繪出來。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讀餘秀華的一首詩)5

  再者,詩人用依調吹笛子這一動作發生的時間的短暫來表達黃昏的稍縱即逝——一切都來得太快,也就是眨巴眨巴眼的時間,一個黃昏就過去了。這是從聽覺上來形容黃昏的,但這是一種幻覺,屬于交感知覺藝術的一種。

 

  前四行可以作為這首詩的第1節。但詩人沒有把這首共有15行的詩分節,因為這首詩是比較緊湊的,意象轉換也很快,行與行之間連貫性也強。寫了黃昏裡的景物意象後,緊接着就出現了人物意象“我”。我們可以把詩中的“我”當作詩人自己,事實上也就是她自己。黃昏的詩人,是匆匆忙碌的身影。這是她在這個時間點的一串剪影。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讀餘秀華的一首詩)6

  詩人擅長尋找身邊生活裡與自己具有類似特質、屬性的事物:“我匆匆起身:做飯,喂豬,趕雞上籠 / 我就這樣把自己迅速地趕進夜色”。趕雞進籠,也把自己趕進入夜色。這二者皆有一種被動感,匆忙感。作為詩人,敏銳的知覺也是創作靈感的來源之一,因為這樣更容易對身邊的環境體悟透徹,從而為創作提供有機素材。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讀餘秀華的一首詩)7

  兀自傷悲。四個字把前邊的詩行也代入了無盡的傷悲。 為何呢?詩人筆鋒又轉入到在黃昏裡的希翼,而這些希翼全是幻想和泡影。

  很多個黃昏裡想停一停,可這短暫時刻容不得她停下來等,等不到雲端的情書。“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時光把夢想沖散流走,七零八落。這自是令詩人傷悲的緣由。不過是化用了李清照等詩人作品中的一些意境,就被一些詩友稱為“當代李清照”,這是對餘秀華和餘秀華詩歌的很大誤解。

你可能讀過餘秀華的詩(讀餘秀華的一首詩)8

  之後,詩人又預設了兩個美好的幻想:“或者去一棵不知道名字的樹下 / 找到一片被忽略的溫柔 / 或者把内心的地圖稍做修改:讓一個人沿河而下 / 一路平安”……這和前面的錦書之候并列構成一組排比句式,綿綿不斷地傳出黃昏裡的詩人的一腔柔情。這些浪漫、溫柔、親和的幻思,是适宜于朦胧且短暫的黃昏的。

  你在等誰的錦書?你在無名樹下找到被誰忽略的溫柔?誰又順着你心中的地圖沿河直下?誰想起親人的時候想起你?誰在想喝茶的時候恰好想起你?這些慰藉,适合在一個個黃昏裡,适合正在小院獨坐支頤相思的你,一個多情的女詩人。

  餘秀華這首《短暫的黃昏》寫得還是不錯的。詩友們感覺如何?歡迎讨論交流。歡迎關注白馬侃詩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