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4 13:38:00

統籌法的基本思想是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在交互設計中,統籌的對象是功能流程和界面元素。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1

前言

相信大家一定都聽過那個泡茶的故事:客人突然來家裡坐客,如何在最短時間内為客人泡茶。當時的情況是:開水沒有;水壺要洗,茶壺茶杯要洗;火生了,茶葉也有了。 怎麼辦?

辦法1:洗好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開的時間裡,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等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2:先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洗水壺,洗茶壺茶杯,拿茶葉;一切就緒,灌水燒水;坐待水開了泡茶喝。

辦法3:洗淨水壺,灌上涼水,放在火上,坐待水開;水開了之後,急急忙忙找茶葉,洗茶壺茶杯,泡茶喝。

我們很容易知道辦法1最好,因為這個辦法最科學和高效的完成了多步驟的任務,并且最節省時間。

這個故事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統籌方法》中講到到例子,我們一般稱之為“統籌”。本文将圍繞統籌、設計、方法這幾個關鍵詞展開讨論。

一、什麼是統籌

1. 統籌的定義

統籌簡單來說,就是統一地、全面地籌劃,安排。

從深層來看,它包括了一個過程的五個步驟即:統一籌測(預測)——統一籌劃(計劃)——統籌安排(實施)——統一運籌(指揮)——統籌兼顧(掌控)。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2

2. 統籌法的原理

統籌法的基本思想是:

  • 首先從需要管理的任務的總進度着眼,以任務中各工作所需要的持續時間為時間因素,按照工作的先後順序和相互關系作出統籌圖,以反映任務全貌,實現管理過程的模型化。
  • 然後進行時間參數計算,找出計劃中的關鍵工作和關鍵線路,對任務的各項工作所需的人、财、物通過改善網絡計劃作出合理安排,從而得到合理方案并付諸實施。
  • 此外,還可對各種評價指标進行定量化分析,在計劃的實施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監督與控制,以保證任務優質優量地完成。

感覺有點懵逼……

簡而言之,統籌法的基本思想就是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放在交互設計中,統籌的對象是功能流程和界面元素。

二、統籌法的應用方法

統籌法的思想在各個學科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例如高效時間管理,多任務進程實施等課程都是基于統籌法的思想而開展的。

統籌的關鍵因素不僅僅指時間的方面,更重要的各個步驟如何安排,也就是流程。具體方法如下:

1. 步驟拆解

将一個完整的步驟拆解開,按照時間順序、操作順序、邏輯順序等。拆解的精細程度可能要視具體情況而論,一般情況拆解的越細,得到的對像越多,根據排列組合的原理可能出現新的組合的情況就越多。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3

2. 步驟歸類

将步驟分為并列步驟、先後步驟兩類:

  • 并列步驟:可同時進行的步驟,如“洗開水壺→燒開水步驟”與“洗茶壺步驟”、“洗茶杯步驟”、“洗茶葉步驟”是并列的。
  • 先後步驟:步驟存在先後次序,即必須先完成前一步才能夠進行下一步驟,如“洗開水壺→燒開水→泡茶”,“洗茶壺→泡茶”,“洗茶杯→泡茶”,“拿茶葉→泡茶”。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4

PS:判斷步驟是否并列,在于其步驟是否必須先完成前一步才能夠進行下一步驟,例如“洗開水壺→燒開水→泡茶”,洗茶壺與泡茶存在先後次序,是先後步驟;但是“洗開水壺→燒開水”與“洗茶壺”不存在先後次序,因此是并列步驟。

3. 步驟組合

窮舉法列出工作流程中所有的并列步驟(或關鍵操作),将這些步驟(或關鍵操作)排列組合,剔除掉不合理的部分,比如有明顯先後順序的。另外還要考慮在有先後順序的步驟中是否可以插入并列的步驟。

如圖: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5

4. 方案評估

将剩餘的方案進行評估,綜合其他情況得到最優方案。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6

三、設計實例,如何用統籌設計的思想進行交互設計

這是多人視頻聊天的一個使用場景: 多人視頻聊天小黑闆的功能界面。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7

1. 設計背景

用戶在中途進入群聊房間時,不知道房間内聊天主題,無法快速融入。所以小黑闆要起到告知用戶聊天主題,并增加趣味性的作用。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這裡的“用戶”包括:1.進入房間且在場上聊天的人;2.進入房間但沒上場的圍觀群衆。

看一下産品給到的設計需求:

  • 房主可以修改信息闆内容,點擊信息闆拉起鍵盤,輸入信息;
  • 信息版默認展開,點擊箭頭收起信息闆;
  • 通過拖動可以放在屏幕的任意位置。

PS:房主指開啟這個房間的人,在1号位置,也就是屏幕最左上角的位置。任何用戶都有權限開啟一個房間,供其他人用戶進入。

2. 需求分析

三個需求對應的交互操作分别是:編輯内容、收起展開、拖動位置。我們挨個分析下:

  • 編輯内容好理解,因為聊天過程中話題聊不下去了,房主可以更改主題。
  • 展開收起,其實是怕畫面的遮擋。那我們考慮直接删除可以嗎?當然可以,但是删除就需要有一個常駐按鈕再打開。有沒有必要加一個常駐按鈕呢?這個下面會說到。
  • 拖動同樣是為了防止遮擋,或者說是故意遮擋,按照産品的話講,因為這樣更爽更好玩。(可能是我爽點太高暫時還想像不到)

分析完需求,馬上映入腦海的是攝影類APP的濾鏡選擇。同樣是對當前畫面進行元素的疊加,可以選擇不同的濾鏡也可以關掉濾鏡。……(有沒有很像?)隻是這裡加一個可以拖動位置就好了。所以馬上有了這一稿: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8

接下來的問題和得到的的回複:

Q:貼紙的樣式隻有一種嗎?

A:目前隻有一種,不排除以後增加樣式的可能性

Q:為什麼現在隻設置一種?

A:先試試用戶能不能用起來,如果根本沒人用就不做更多了。如果用的還挺好,就增加樣式,甚至有些樣式可以付費使用。還有一個就是考慮成本方面的原因。小貼士:做需求,三問而後行 :)

結合這兩個信息,我們明确了:

  • 小黑闆隻有一個樣式
  • 目前因為隻有一個樣式,所以可以做收起的操作
  • 直接删除需要增加常駐按鈕,但目前也隻是開關的作用

至此,我們通過對需求的分析,同時也是對步驟進行了拆解:

1. 步驟拆解:

小黑闆包含三個主要交互操作:編輯、拖動和删除(或者收起)

删除和收起的區别在于是否要加一個新按鈕,為了方便說明問題,在這裡我們也把它作為一個步驟。

2. 步驟歸類:

編輯、拖動、删除、收起均為并列步驟。

3. 步驟組合:

方案設計如下: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9

經過篩選找出可行的方案: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10

4. 方案評估

經過分析共得出5個可行方案:

PS:為了說明方法,此處僅截取方案中的部分内容,有些交互操作也有優化的部分。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11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12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13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14

設計與生活有怎樣的思考(由泡茶引發的設計思考)15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方案BCD優于AE,所以可以作為備選方案進一步讨論。

好的設計一定是簡單的,簡單的設計體現在空間和時間的節省上。從這個角度來看,方案B節省了一個常駐按鈕,是操作空間上的節省;方案CD是流程的合并,是操作時間上的節省。

小結

統籌的思想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用到,同時作為一個學科在經濟、管理等領域已經形成了科學的理論系統。

今天我們隻是把它的基本思想提煉出來,目的是為了形成設計的方法論,更好地指導我們進行設計和決策。

希望對您有幫助,歡迎添加公衆号讨論交流。

作者:曉吾設計,公衆号:曉吾設計

本文由 @曉吾設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