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古稱武陵、朗州,别名柳城,地處湖南省北部。北宋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取《詩經》中“有常德以立武事”之意置常德軍。另有說法是因其南部的德山(又名善德山),轉音為常德而得名。
常德市的市樹是香樟樹。2019年底,全市共擁有國家A級以上旅遊景區35處,其中4A級景區10處。
全市地勢西高東低,以“三分丘崗、兩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為主要地貌特征。石門縣境内的壺瓶山海拔高度為2098.7米,是全市最高處。
全市總面積約18176平方公裡,常住總人口約577.2萬,戶籍總人口約604.2萬,市轄2區6縣1縣級市,分别是武陵區、鼎城區、安鄉縣、漢壽縣、桃源縣、臨澧縣、石門縣、澧縣和津市市。
武陵區,地處常德市中部,因古武陵郡而得名。
武陵區是常德市政機關所在地,全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全區總面積約412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43.18萬(2018年末),地形以丘陵平地為主。
境内風景名勝主要有河洑國家森林公園、柳葉湖旅遊度假區、常德歡樂水世界、白馬湖文化公園、常德詩牆、天景花池田園綜合體和德山公園等。
鼎城區,原名常德縣,地處常德市城區北部和南部,因古鼎州而得名,鼎州因有鼎水流經而得名,鼎水因傳說古時有神鼎出現而得名。
全區總面積約2340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75.6萬。
區境内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南部為低山丘陵區,北部為丘陵崗地區,中東部為平原湖區,海拔最高處(插角山主峰插花嶺)高度為716.2 米,最低處(沉水兩岸、潭水之西)高度約30米。
境内風景名勝主要有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和沅江風光帶等。
安鄉縣,地處常德市東北部,取“洞庭蘭澧諸水各安其流”之意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1086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53.51萬。縣境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貌類型以丘陵和平原為主,海拔最高處(黃山主峰)高度為265.8米,最低處(珊珀湖心)高度約25.7米。
漢壽縣,古稱索縣,地處常德市東部,西漢時期為索縣地,東漢時改稱漢壽縣,取“漢朝江山、萬壽無疆”之意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2091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87.24萬。縣域地勢南高北低,地貌類型以平原和丘陵崗地為主,約各占總面積的比例為49.07%和22.44%。
境内風景名勝主要有清水湖旅遊度假區、西洞庭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鹿溪森林公園等。當地名優特産有漢壽甲魚和漢壽玉臂藕,均為國家地理标志保護産品。
桃源縣,地處常德市西部,因境内的桃花源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4442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96.65萬。縣域地勢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地貌類型以山地、丘陵和平原為主。
境内風景名勝主要有桃花源風景區、楓林花海、夷望溪、沅水國家濕地公園和星德山地質公園等。當地名優特産主要有桃源紅茶、桃源大種雞、桃源黑豬和瓦兒崗七星椒等。
臨澧縣,地處常德市北部偏西,因瀕臨澧水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1204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44.6萬,常住總人口約41.67萬。境内風景名勝主要有太浮山景點和官亭湖等。
石門縣,地處常德市西北部,因境内有兩岩壁立如門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3970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66.69萬,常住總人口約58.65萬。
縣境地勢西高,東南低,西北部為山地,東南部為崗地平原,海拔最高處(壺瓶山頂)高度為2098.7米,最低處(蔡家溪與澧水彙合處)高度約42.5米。
境内風景名勝主要有夾山國家森林公園、龍王洞、壺瓶山-東山峰景區、東山峰雲頂滑雪度假區和長梯隘景區等。
當地名優特産主要有石門柑橘、石門茶、石門馬頭山羊和石門土雞等。
澧縣,古稱澧州,地處常德市北端,因澧水貫穿全境而得名。
全縣總面積約2075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91.42萬,常住總人口約77.94萬。
縣域内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部為山地區,南部和北部為丘陵區,東西部為湖區,中部為平原區,海拔最高處(太青山鴨母尖)高度為1019.5米,最低處(小渡口鎮永和村)高度約28.6米。
境内風景名勝主要有城頭山旅遊景區、彭山景區、澧州古城、天供山景區和黃家套旅遊景區等。
當地名優特産主要有複興蘋果柚、城頭山大米、太青雙上綠芽茶和澧縣雙低油菜籽等。
縣級津市市,地處常德市北部偏東,位于澧水北岸,因傍津設市而得名。
全市總面積約556平方公裡,戶籍總人口約23.2萬。市境地勢南高,東北低,海拔最高處(棠華紅顔寨)高度為377.1米,最低處(白衣鎮建國村)高度約23米。
境内風景名勝主要有嘉山風景名勝區、藥山寺、澹津公園、三湖公園、靈泉鎮鄉村旅遊景區、毛裡湖國家濕地公園、古大同森林公園和中武當道觀等。
當地名優特産主要有津市藠果、木子腐乳、津市餃子和津市牛肉粉等。
為方便更多人認識、了解常德市,文章中謬誤、遺漏之處,歡迎廣大讀者朋友留言批評指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