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治理霧霾首選煤種?作者:闫文藝 辛雨11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院研究員張小曳做客第三期氣象科普講堂,就霧霾污染的主要成因、氣候變化對霾污染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講解,并對我國未來如何防治霧霾獻計獻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成治理霧霾首選煤種?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闫文藝 辛雨
11月1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院研究員張小曳做客第三期氣象科普講堂,就霧霾污染的主要成因、氣候變化對霾污染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講解,并對我國未來如何防治霧霾獻計獻策。
在人們的印象裡,霧和霾似乎是同一件事物,但實際上,二者是有區别的。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使得能見度低于1公裡時的天氣現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因為空氣中氣溶膠粒子和吸濕性氣溶膠的存在并使能見度低于10公裡。
據張小曳介紹,霧霾天氣古已有之,但我國現今的霧霾早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現象,都受到了人類活動導緻的氣溶膠污染的嚴重影響。
所謂氣溶膠,就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固體和液體粒子的總稱。氣溶膠粒子來源于表土、海洋和植被三大自然資源,而随着工業的不斷發展,人類的各種活動越來越占據主導地位,以緻在氣溶膠粒子的來源中,人為因素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其中,化石燃料燃燒占首位,生物質燃燒、土地利用與覆蓋的變化以及塗料、化工産業分列其後。
張小曳指出,近年來,我國因霾而導緻能見度下降的情況日趨嚴重,最主要的原因是以煤炭為主的不清潔能源的過量消耗。不過,雖然人類活動日益加劇所帶來的污染排放量不斷增加是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但這對于區域性霾污染來說,隻有一定的影響,而不起主導作用。
“各種氣象因子都或多或少與大氣污染有關,但是每一個氣象因子又不能全面、線性地反映污染程度。”張小曳解釋,氣象條件是污染出現的必要外部條件,當污染累積到一定程度後,還會使氣象條件進一步惡化,出現顯著的“雙向反饋”效應。
“雙向反饋”的機理是氣溶膠削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抑制邊界層發展,使所有污染物稀釋的能力明顯下降。因此,“雙向反饋”效應控制着PM2.5的爆發性增加。
張小曳提出,治理霧霾最主要的方法是減少排放。首先,國家未來污染減排的重點應放在調整能源和産業結構、控制煤炭消費總量上,不斷增加天然氣和非化石燃料等清潔能源的使用,走一條低碳綠色,高質量的發展道路。
其次,要加強非發電行業清潔用煤管理。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煤産業。此外,還要對非道路機動車、大貨車、船舶等交通工具排氣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控制城市的逸散性粉塵,減少來自畜牧業農業的氮的排放等。
張小曳特别強調,還要盡可能提前預報霧霾以減少其不利影響。“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氣象局霧-霾預報系統CUACE/Haxe-fog,不僅能夠提前9天預報出PM2.5以及構成PM2.5的各種成分,還能預報出這些組成成分與氣象條件相結合後對能見度的影響,實現霧霾客觀、定量的數值預報。”
據悉,氣象科普講堂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主辦,邀請院士、專家和科普達人在線上線下同時開展系列科普講座,旨在向公衆普及氣象科學知識,弘揚氣象科學家精神,提升公衆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