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學習“混聲”的過程中絞盡腦汁,怎麼也找不到感覺,其實事實上可能你已經有了“混聲”隻不過是不知道如何運用,就像平時你們學很多同學嫌棄最開始的混聲力量小就會改變模式去加力量,而在你内部肌肉完全沒有訓練起來的同時,亂加力量隻會增加擠壓感,暫時性解決了聲音小的問題,但是長久下來對聲帶的損耗不用想也知道,而且也不知道健康的混聲是怎麼樣的,其實混聲有很多種,常見的就是像李健的弱混,林俊傑,王力宏的強混,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講一講讓聲音更有高級感的弱混怎麼唱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叫弱混,弱混,顧名思義就是聲壓比較弱的混聲,不像強混那樣有爆發力,聲壓較強,相反,弱混的聲音聽起來有點類似強假聲,胸聲比列小于頭聲比列,那麼弱混就出來,建立弱混本身還是需要一定的歌唱功底的,也就是氣息支撐和發聲位置都要有,而想學好混聲勢必要經過一個“換聲”的過程,也就是基本對于男生來說都會存在換聲點,換聲點處理不好,真假聲不統一混不到一起,就永遠沒有混聲,因為這個轉換需要有一個肌肉記憶磨合的過程,技術不夠的同學就會破音,聲音斷層。所以學會混聲,勢必就要打磨好換聲點(具體如何打磨可以參考我的視頻)初步找弱混的同學一定要記得兩點
第一點“放松”,這裡說的放松指你的喉部肌肉和身體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态,一定要先找到假聲的位置,把聲音放輕,找到這種感覺後假聲升高逐漸變成“頭聲”,但是不能散,聲音一定是要實一點的,不能像假聲那樣松散掉了,這樣你頭聲就出來了,這裡再強調一遍,别瞎喊,以“輕機能”為主,練好你的頭聲遠比建立在胸聲基礎上大吼大叫要好的多,後期的控制力才會更強。
第二點就是“氣流”,既然是“弱聲”也叫“半聲”,我們還是提倡“氣流先經過”,很多同學氣流還沒有過之前内部已經卡死,更沒辦法獲得“高位置”共鳴。因為聲音放輕以後你的聲帶模式會轉向環甲肌加上邊緣震動為主,這樣會讓你的聲音變得輕盈。但這同時要求你的環甲肌有一定的力量(需要練習)而加大氣息支撐是增加聲帶的被動壓力,讓你的聲音保持足夠的真聲比例不會讓聲音虛掉。
第三點就是練習哼鳴了,代入音階發一個“嗯”的聲音,反複練習,哼鳴的位置一定不能變,不能張嘴就變成了“啊”這樣就錯了,保持這個位置在代入歌曲,練習弱混多建議練習李健老師的歌曲
那麼就強混和弱混來說呢,我覺得弱混是要難得多的,如果你是學聲樂的小夥伴,應該感同身受啊,因為你會發現強混的聲音隻需要你有強大的氣息支撐,基本上往外放就是沒有問題的,可以唱的上去的。但是弱混不一樣,它需要你做到很好的氣息支撐的程度上,氣息還要勻速而且很集中,控制得非常好,這個對于你的肌肉協調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