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

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23 19:15:44

修功力神通絲韻 發心聲悟徹天籁

——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

葫蘆絲是一件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樂器,由于音色優美、入門簡單、容易上手,深受廣大群衆喜愛。一個學習葫蘆絲能夠完美地演奏一首樂曲,是每個葫蘆絲愛好者努力追求的目标。葫蘆絲演奏是複雜的系統工程,除了要學習和掌握常用的基本技巧,還要注意其他方面的素質訓練和提高,這樣才能演奏出優美動聽的旋律來。

一,理解意境與韻味把握

大家在讨論葫蘆絲作品時,經常會說 “有味”或“缺乏味道”。這裡提到的“味道”就是指該作品的意境和情感。

何維青老師經常講:葫蘆絲是“吹情”的藝術。情感是演奏的靈魂,隻有當葫蘆絲的音色和情感同樣完美時,演奏才可以被稱為藝術,才能使人感覺“有味”。葫蘆絲的聲音将抽象的音樂轉化為聽得到、看得見的藝術形式,并影響和感染聽衆,在這個過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的紐帶作用。同樣一首作品,有的演奏者能準确地把握情感和意境,使音色與情感有機地結合,産生較強的藝術感染力;有的演奏者則過多地關注技巧,忽視作品情感和内涵的準确表現,無法引起聽衆的共鳴;還有的演奏者雖然很“投入”,但由于偏離了作品的主題,不符合樂曲的内容和情緒,也達不到感染聽衆的藝術效果。由此可見情感的表達在葫蘆絲的演奏中多麼重要。

葫蘆絲演奏是情感體驗與肢體表現相融合的表演藝術,演奏時的肢體動作揭示着作品的“音勢”和“情勢”。因此,運用恰當的肢體語言來表現音樂的意境也很重要。表演動作不僅要自然大方,與樂曲的意境相協調,還要注意美感效果。具體要做到表情美:面部表情随着樂曲的情緒變化而變化,歡快時的愉悅,悲痛時的哀傷,遐想時的沉思,激情時的激動等。動作美:主要體現在肢體上,根據樂曲的内容适當的擺動頭部、上身,扇動兩臂等都會給人以生動的活力感。節奏美:主要表現在氣息的運用和整體動作上,氣息的調控必然引起肢體的變化,而肢體變化又會表述樂曲的節奏感。音樂本身離不開律動,心靈的律動是隐現的,而肢體的律動是顯現的,身心的互動共鳴會喚起更深刻的音樂體驗。肢體語言要表現恰當,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美就是恰當”。“美”在于恰當,而“醜”就在于不恰當。認識這一審美規律,不僅可以提高審美能力,也使我們在具體運用肢體語言時具有更恰當地把握。

另外,學習一首曲子之前要盡量了解曲作者創作的意圖和背景,仔細閱讀“樂曲說明”或“演奏說明”;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表現符号是重要的意境元素,要認真識别和理解體會,在演奏中恰當地表現出來。

二,音樂伴奏與實際能力

伴奏是葫蘆絲音樂作品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曲家從構思樂曲開始到作品的完成,始終是把獨奏和伴奏作為創作整體來塑造完美藝術形象的。随着葫蘆絲音樂創作水平的提高,作曲家越來越重視伴奏的創作,各種形式新穎、技巧複雜、生動優美的伴奏層出不窮。這些伴奏既有相對獨立的音樂表現,又與獨奏緊密相連,大大豐富和提高了葫蘆絲演奏藝術的表現力,同時對葫蘆絲的教學與創作也産生了積極影響。葫蘆絲的音量較小、音域較窄,實際演奏中,伴奏可以起到情緒渲染和氣氛烘托的作用。另外,伴奏對演奏者的音準、節奏、速度以及調式調性等,還可以起到重要的矯正和确定作用。學習一首曲子隻會清吹而不會合伴奏,隻能說是學會了一半;能夠熟練的配合伴奏演奏才是實際的演奏能力,才算是真正學會了這首曲子。長期無伴奏的練習容易形成演奏的随意性,斷斷續續,支離破碎,無法體驗到作品的完整美。隻有經常練習與伴奏配合吹奏,才能逐漸形成對音樂作品完整演繹的審美習慣,才能完整的把一首作品演奏好。因此,一定要重視跟伴奏演奏能力的培養,把它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功進行刻苦練習。

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1

在跟伴奏演奏中掌握好節奏很重要。要注意強調節拍重音,使強拍與強拍之間保持穩定的時值。同時注意氣息的合理運用,讓時值相等的各個音的吹奏長度保持一緻,手部活動也形成随着節奏而活動的規律,注意兩手動作的緊密配合,保持節奏穩定!要努力培養内心節奏感,有些人的内心節奏感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大多數人卻是依靠後天的刻苦練習培養出來的。内心節奏感實際上就是内心對各種音符時值的敏感度,說白一點,就是每個音要演奏多長,心裡應該清楚。初學者一邊演奏,一邊在心理數節拍,認清各種音符的時值,以獲得對簡單節拍的感性認識。經過長期的練習和演奏實踐,就會形成正确的内心節奏感。在演奏中有些朋友喜歡用腳打拍子或數拍子,這種方法在練習時暫時用一下可以,如果形成習慣并應用到表演中去則不可取。數拍子所體現的隻是一種機械的規律動作,而不是具有輕重緩急、富于表情的音樂律動。數拍子将使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感覺不到音樂的生動節奏,并有損于内在節奏感的培養。

為了跟好伴奏,合伴奏前要認真練習樂曲,一定要做到能夠背譜演奏,目的是合伴奏時能夠集中精力,投入到伴奏所營造的氛圍中去。這時的葫蘆絲就成了代替嗓音歌唱的工具,不至于因為看曲譜而弄得手忙腳亂。反複練習、重複記憶、爛熟于心是跟好伴奏的“笨”辦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通過反複練習弄清什麼地方開始進入,什麼地方是間奏,搞清楚整個樂曲的結構布局,演奏時就能和伴奏融為一體,演繹出完美的藝術作品。

三,苛求造詣與藝術實踐

高手們吹奏葫蘆絲使人聽後有一種心情的愉悅或感動,要想達到這樣目的,就要在音準、節奏、發音、姿态等各個方面,對自己進行精益求精的苛求。要想成為一名葫蘆絲演奏高手,做到技術精湛是首要條件。一種技巧從學會到實際運用,兩者之間是有一段距離的;而從實際運用到運用精湛,則有着更遠的一段路程。娴熟精湛的演奏是長期刻苦學習實踐的結果,如果對自己的演奏沒有那種類似于“潔癖”的苛求,那麼即使練的時間再長也不能達到精湛的程度。除了技術精湛以外,還有一個音樂上是否精美的問題,包括布局是否精彩,分寸是否精确,配合是否精密,動作是否精巧等等。總之,演奏要給人以無可挑剔的精美感,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藝術。

學習葫蘆絲演奏一方面是自娛自樂,而更多的時候是演奏給别人聽,是一種大衆娛樂手段。因此,注重藝術實踐是學好葫蘆絲演奏的重要途徑。通過藝術實踐不但能在技術層面提高我們的演奏能力,更重要是鍛煉面對觀衆的心理素質,完善舞台形象塑造。基礎練習達到一定程度時,就要積極參加藝術實踐,參加各類演出、比賽和交流,從中獲得很好的鍛煉,豐富自己的演奏經驗。一場成功的演出、比賽、交流,會使我們有一種成就感,越來越自信,學習興趣就會越來越濃。不能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自娛自樂,時間長了會感到乏味和缺少情趣,進而影響繼續學習的興趣。人是有表現欲的,把這種表現欲掌控好、利用好、發揮好就會成為我們學好葫蘆絲演奏的不竭動力。

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2

藝術實踐、舞台演出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很重要,心态是否平和,神情是否安靜是演奏成功的關鍵。人的思維隻有在心神平靜的狀态下,才能發揮其最大的效能。演奏者在舞台上渾身一團火氣,思維毫無條理,好比一匹驚馬,完全不由自主,肯定不會有好的演出效果。要經過長期的藝術實踐,學會用思維控制心态的能力。在舞台上能很快地進入到音樂意境中去,使自己的思維按照音樂表現要求有條不紊地活動,在控制兩手動作的同時,也控制着自己的心态保持平和,以及恰到好處的緊張感。這種緊張感隻會使演奏顯得更有激情,更具活力,決不會因失控而影響演奏的效果。演奏家與演奏者的區别是:演奏家能以思維來控制心神的平靜,演奏者則會因為心神的不平靜而影響演奏效果。

常言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技藝高了,自然就可以使自己變的信心十足,膽氣大增。上台之前,樂譜一定要背熟,技術上不能有負擔,從而消除因能力問題而引起的心虛。要有自信與強烈的表現欲望,不能患得患失,越怕“錯”就越容易出“錯”,越錯就越慌。凡事有一弊就有一利,過度的不加控制的緊張會影響正常的演奏。而通過不斷的鍛煉,也完全可以将緊張情緒轉化成一種精神上的集中和演奏上的激情,壞事就變成好事了。

四,自我修煉與規範化學習

練習葫蘆絲既要講究科學方法,又要勤奮刻苦,持之以恒。首先要強調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有些技法是否正确,對演奏水平的提高有着極其關鍵的影響。任何的演奏動作都是在神經系統支配下實現的,也就是“條件反射”的結果。每一個熟練的演奏動作都是通過反複的練習、使相應的條件反射得到鞏固或強化。對于已經形成的熟練動作,叫做“定型”動作,在正确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練習,将形成正确的定型動作。反之,将形成錯誤的定型動作。若毛病已成定型,克服毛病要比掌握新的技法還要困難得多。因此,練習時一定要重視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其次,不論是練習樂曲或練習曲,要盡量避免吹錯,否則對形成正确的定型會有妨礙。開始練習時,如在某處反複出錯,就容易形成錯誤定型,正式演奏時也就往往會在這個地方抛錨。基礎訓練好比穿針引線,甯可動作慢點,也要準确,隻有慢練才會掌握正确的方法,才會掌握的更準确,熟練後再恢複原速度。在基本功練習中,要注重技巧為内容服務,練習時一定要從作品的内容出發,聚精會神的注意藝術表現。應該避免那種漫不經心、一遍遍過的方式,這樣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實際效果。

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學習葫蘆絲巴烏演奏的幾點體會)3

古人講:“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并不等于有了功底,方法隻是入門,堅持天天練習才能工夫過硬,何況有些技巧非長期堅持刻苦練習是不能達到熟練程度的;隻有通過千萬次的反複練習,才能逐步得到改進和提高,才能得心應手、輕松娴熟地應用到葫蘆絲的實際演奏中去。

目前喜歡葫蘆絲的人越來越多,專業的學院教學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能者為師”的民間傳授,是當前葫蘆絲傳播的主要形式。然而,葫蘆絲的規範化學習對演奏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自學葫蘆絲的人很多,但進步慢,效果差,究其原因就是規範化學習的問題沒有解決好。著名葫蘆絲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王厚臣老師講,學好葫蘆絲要有三個基本條件:一把好樂器,一本好教材,一個好老師,缺一不可。好樂器就是要求選購的葫蘆絲音調要準,音色要美,要有一定的力度控制厚度,容易吹奏。如果長期使用劣質樂器,在大腦建立了錯誤的音色、音準印象,那就很難吹出好聽的音樂。好教材就是要有系統、規範的學習内容,有科學的教學計劃安排。如果沒有好教材,今天學點這,明天學點那,不但進步緩慢,而且容易誤入歧途,走彎路。好老師就是要自身素質全面,功底過硬,有豐富藝術實踐經驗和教學經驗,有一定的藝術成果。學習方法不當,用錯誤的習慣和方法訓練葫蘆絲,訓練越多偏離正确的道路越遠。不良習慣養成後終身難改,給繼續提高造成障礙,甚至影響到學習興趣,半途而廢,最終放棄葫蘆絲的學習。由此可以看出,葫蘆絲規範化學習非常重要。

五,綜合素質與藝術表現

“樂由心内生,功夫在其外”,演奏水平是演奏者綜合素質的表現。領悟樂曲的精髓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音樂的感悟靈敏度作保證,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出色的演奏家之所以能夠深刻領悟樂曲的内涵,準确把握作品的神韻,就在于他們不是簡單地停留在旋律上的處理,而是從文化傳統、地域特征、審美意識中尋覓樂曲的精髓,進行感性的體驗與理性的思考,從而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對音樂的感悟能力既有先天本能的因素,也有後天學習與訓練的結果。要想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必須以紮實的文化知識、豐富的生活體驗、長期的身心修養做基礎。每個演奏者隻要抱着認真學習的态度,随着年齡的增長、文化的提高、視野的開闊、知識面的拓寬和理解力的加深,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必定會日漸豐富,從而達到音樂靈魂的逐步升華。當前葫蘆絲的音樂創作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風格特點的曲目紛紛湧現,葫蘆絲藝術與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演奏者必須根據作品情況,熟悉和了解相關民族的文化傳統、藝術語言特點、情感表達習慣等,把葫蘆絲表現手法與民族風格巧妙結合,才能做到吹什麼像什麼,“一套拳腳包打天下”是不能取得完美藝術效果的。

葫蘆絲演奏是一門綜合藝術,要有重塑自我的精神,努力提升素質;除了加強樂理、樂感知識的學習外,還要努力培養自己開朗的性格、高雅的氣質、靈動的思維狀态。葫蘆絲看似簡單,卻又極其深奧。通過長期努力和實踐,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是一種很高的目标要求。藝無止境,隻有虛心學習、努力探索、善于總結才能到達較高的藝術水平,才能成為深受大衆喜愛的演奏家。

文:劉希廣

作者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員、中國葫蘆絲巴烏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葫蘆絲、巴烏考級評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