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修行人都逃不過的試煉——魔考!
甲
何為魔?近代西方通俗文化于網路與媒體的侵浸,以及佛教經典之大力宣揚之下,對于“魔”的觀念與我至道文化的差别甚钜。
《正字通》譯經論曰:“魔,古從石作磨。梁武帝攺從鬼。”磨本來有砥砺試煉之義,改石為鬼而皆成大力邪鬼之說。此者與我道教經典之義有所不同。
丁
所以說修道哪有這麼容易,如今世能輕松的修道是你的福報很大,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
高階的魔考,也就是前面的業障已克服了,進入真正的證悟之道,此時你功德若沒做,就會有很多無形的陰界來幹擾你,或誤導你,這段時期如若沒有明師指導,很容易被擊敗而退道。
這時也有很多修道者自以為道行很高而産生驕傲的心,甚至有些已經不把老師放在眼裡,在他心中認為他道行比師父還要高明,所以才有神仙會來教他修法,殊不知來教他的都是假藉仙道之名的魔(外靈)在教他的,因魔如不說他是某某神仙,請問他能讓你乖乖的相信他的話嗎?你一聽到是“魔”就會避而遠之,哪還會跟魔打交道,這時候也是最容易發生我們常說的走火入魔的階段。
如果平常尊師重道,跟師父一起做功德,魔很難接近,就算接觸到,也會有神仙保佑,而渡過難關。
後期的魔考雖然千奇百怪,但不會比初期入門的魔考難處理,初期魔考都是事業、家庭、感情的因素,做師傅的很難幫得上忙,隻能提供很多方法讓他做參考,去應付解決,能不能擺平就看當事人的智慧和造化了。
戊
後期魔考比較容易解決,隻要修道者平常就心存善念,常做功德,尊敬神仙、師長,孝順父母,保證很容易過關,就怕修道者平常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師長,不做功德,唯利是圖,目中無人,驕傲心很重,口是心非,自以為是,有這些心态的人很難度過這時的魔考。
因此後期受魔考失敗的人,心靈都會留下很深的傷痕,從此不敢再提修道的好處,也會感歎修道難,
“修行不是一生的事情。有些功能是前生帶來的,很多人的成就也不是一生修成的。要想成道真是太難了。其艱苦程度,真的難如登天,甚至修得一個人身都很不容易。”
在應對魔考前我們要注意的就是,在修道時性命雙修,不要老是打坐練功就指望成仙成道,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修行要落到實處,悟與行不可分開,日常行住坐卧要心念所想一定要配合言行舉止。
己
要知道無形的心靈思想才是操縱我們命運的主宰,道家言氣,氣是一種能量的表現,心念如善意,用于氣中,就是善氣,善氣發出就會有善意之人或神來會合,命運自然越來越順;人心思惡,用于氣中,就變成惡氣,惡氣一出自然會有惡人或惡意之鬼神會合,就會被修理得很慘,命運自然越來越差。
所以如果外表說的一套,内心做的又不一樣,很容易越修越糟,是故道家最重講“誠”,心誠則靈,不打诳語皆是如此。
修道修到某種程度,平常所做的虧心事,如喜歡占便宜,心口不一,對尊長不敬,對人無信,不做功德,種種的缺點都會成為魔考的對象,一考進去,就是讓您心靈感到害怕,或是讓您身體越來越虛弱,如還不能覺悟改過向善,就會進一步的控制您的心靈,折磨你直到完全失去修道信心,因此我們常說德行德行,厚德載物,不修性,不積德何以載物證道呢?
道教之中魔的種類
道教之經典将魔分成十類,《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四五:“行道之士,先明于制禦之法,其魔有十,故具于篇内。學者深而造之,勿為魔之所試,斯道不難成矣。一曰天魔,二曰地魔,三曰人魔,四曰鬼魔,五曰神魔,六曰陽魔,七曰陰魔,八曰病魔,九曰妖魔,十曰境魔。”
此十魔者惟有天魔為仙帝所幻試,非野鬼或邪魔之所為,其餘九者須謹慎應對之。經中有提及訣、印、咒以退之等等在此不便多提,下文以内煉修為之義而對之。
十魔試煉之含義
一、天魔
《上經大法》:“天魔者,修煉居山之士一念纖塵,而被魔王之所敗而不能成真。何者?正煉火丹修真養浩行持入靖,或目見顯現形影,幢蓋幡花百種天香異雲覆室,或耳聞仙樂之韻,此乃天魔之所試,即非正道之所履行也。”
對于天魔魔之說可謂“着象”所至。在《坐忘樞翼》有提到:“若定中念想。則有多感衆邪。百魅随心應現。真人老君。神異詭怪。是其祥也。”自是端正體心而寂守,心常靜以符道元,當知空中無形,有形者道之末也。所當見幻識幻,如當風掠而不着,幻滅爾後即證《上經大法》:“其魔自退,變神為元始天尊。”
此點經文所言無誤,而實作者所驗之非一般之俗想,當知太虛無名元始無形,空中之妙有者本乃一炁也,一炁元始乃永恒之真。此天魔滅幻之試煉過後才能算是“初得一炁入玄門”。
二、地魔
《上經大法》:“夫地魔者,行持之士步罡變神,書符呪水起念不正,多被地魔之所試。何者?正欲思存而心生疑議,步掏書呪而亂其心元,或照形而不辨其姓名,或附身而不通言語,抵敵道法毀辱真文,皆非邪鬼之所依,即是地魔之所試也。”
對于地魔之說可謂“修煉不足”所至。步罡變化一炁通神,爾後持法書符之際竄起不正之念,随壇地司城隍感知其邪念而阻其玄法運行,使其法不靈不應。此皆是持煉法度之人平日心不修正誡律不遵所緻,身中心性内煉之事旁人不可知,雖言語莊重行為有節,然心念不正稍有縱馳者神人地司即察。趁念不正更亂其心,以示急急正心斷念。若誡示不醒者必然群魔竄心,日後身敗名裂登真無望皆由此啟。
三、人魔
《上經大法》:“夫人魔者,行持之士皆有之。或居山或入室,書符步呪掏訣行持,方欲行用一念有殊,或被言語誼嘩穢臭腥膻,雞犬、孕婦、師僧尼俗沖突壇場,以至惑亂法身思存不正,符水不應呪訣不靈,皆人魔之所試也。”
對于人魔之說法可謂“俗緣無斷”所至。此點學道修真之士多人有之,當須多加留心。學道之人本應深居簡出,所結者止于雲朋霞友而已。若無應酬往來何有尼俗之輩喧嘩道壇,若拒酒食邀約何有腥膻之物穢臭居室,若不情希升進何有師僧沖突壇場不甯,若無顯德露能何有雞犬、孕婦聲聞不停。此般終日吵鬧無休必然身心不得安甯,心不遠俗必然離道日遠,符水不應呪訣不靈此理所當然也,俗緣不斷獨居深山也無用。
四、鬼魔
《上經大法》:“夫鬼魔者,行持之士,或治人于郊野之中或建壇于伏屍之地,一念稍悮,即夜夢魅,屋宇虛嗚,禽鼠出以現形蛇,蟲顯其怪狀,惑亂正法恣壞靈壇,皆鬼魔之所試也。”
對于鬼魔之說法可謂“法煉不專”所至。學道修真之士勤習道法以濟衆生而得積功,學一則專勤習則精,日久功夫自然深熟,倘若貪多好學無一專精,遇有大力邪鬼糾纏欲驅退之,然而施法不純召降不精,以此行者猶如小醜獻世,徒惹邪穢纏身嬉鬧而已。《清微道法樞紐》:“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正氣者天罡也一炁之發散也,保常寂心以入其道,養其浩運法必靈。言雖如此但得幾分之專精,學道煉法之士當須自明。
五、神魔
《上經大法》:“夫神魔者,行持之士,或因驅攝或破廟除精攝祟召魂、一念恣狂多為神魔之所試。或現形影或作言詞,抛石旋風吹号歎泣,變化多端見其異狀,盜法壇之供具竊丹藥之祕文,惑惱法身無有休息,皆神魔之所試也。”
對于神魔之說法可謂“誡律不嚴”所至。昔時薩天師在外雲遊,遇有神主不在,神使索求淫祀之廟,故召攝天雷以勘斬之。随後主神回見心有不甘,請領戒鞭以尾随天師欲伺其犯戒而擊之。十二年爾後未見有分犯戒律故誠心敬佩,自請為天師護法。學道之人法煉之士,當須以戒為止神鬼自然不敢相擾。
六、陽魔
《上經大法》:“夫陽魔者,行持者正欲内行,以濟生死其一,心念不真或情欲四起,怨憎作念受着情懷,煩惱憂心是非競亂,此陽魔之所試也。”
對于陽魔之說法可謂“性命不周”所至,此點于曆代多有之。修煉之士本當心常寂靜内養正氣,于内者常安于外者常逸,俗緣謝盡死生如一。若收心未竟其而功者,煉養有盛此必然身強氣盛欲念大作,俗念不斷必然怨憎時有,人倫未盡必然憂心煩惱。先命後性者于收心此項必須更下功夫。
七、陰魔
《上經大法》:“夫陰魔者,居山之士修習祕文,或思存之際入室之間,一念差殊即聞四野歌悲冷風亂作,心生倒見妄起貪嗔,談及雜言多宣死諱,或行于道路逢僧遇屍血穢厭我神光,皆陰魔之所試也。”
對于陰魔之說法可謂“取氣不純”所至。存思之前當知至道之氣正直浩大生生不絕,故隻取正真生氣不用雜炁。且煉養之際不觸死穢不言屍喪,修煉之士若不以此為分際,取氣茫然萬般皆觸所言無擇,存思煉養之際念頭一差,即感召非物或心生左道之念,又觸念不滅意随心牽日久必然敗道。
八、病魔
《上經大法》:“夫病魔者,行持之士一念乖殊,四大失理飲食差時,寒暑失調多生疾患,纏綿不退損害行持,此病魔之所試也。”
對于病魔之說法可謂“衛生失調”所至,饑當食寒當衣,此符自然之理也。若餐飲無序寒暑不避旱濕不分,悖逆天象自然之理故而生病,此病者乃自取也。
九、妖魔
《上經大法》:“夫妖魔者,山林多有之。凡入靖修煉一念不真,多招狐狸山精石怪妖魅,恐人成道化作妖豔以求宿食,或歌豔麗詩詞以現形影。故行大法之士,多忌之。”
對于妖魔之說法可謂“正氣不足”所至,《道法樞紐》或問:制邪之道如何?師曰:但修己以正,立可制矣。子不聞“花月之妖不敢見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猶且知懼,況有道之士哉。而此句原于袁牧《甘澤謠》素娥曰:“請公不召梁公,今固召之,某不複生也。”三思問其繇,曰:“某非他怪乃花月之妖,上帝遣來亦以多言梁公之心将興李氏。今梁公乃時之正人,某固不敢見。”(梁公,狄人傑)。學道修真之士,心行光正故妖魅邪祟不敢進身,山精邪魅競相來戲者,必然心有不正有虧暗室。
十、境魔
《上經大法》:“夫境魔者,行持之際或于道路别室之中,見一物而一念起貪嗔之心,目視非色耳聽惡聲,或入室中見諸氣象形影之端,皆境魔之所試也。”
對于境魔之說法可謂“清靜不足”所至,學道修真之士營生于外見諸色形聲财貨奇物,可同求不可同貪。入室瞑目靜心見諸祥瑞内景,不可着幻。《清靜》:“内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于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但知太虛無名元始無形,入境滅境乃得常寂。心能常寂此乃道同。
結語:
《上清隐書》高上消魔王曰:凡上真已成真人猶兇魔所試,何況凡學之夫耶。仙道得成,亦不被試者,皆是九天制魔保舉,故魔宜先試其邪正也。得魔保舉便白日升天,豈可為咎魔也.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十六,玄師曰:凡學士行持洞視,多緻群魔所惱,遂乃退敗功力。如見美貌靈妃,不可熟視,多是三官五帝玉童玉女,察人功過。亦有清靈善爽魔軍變化故來惑人。或作鬼怪變現百種魔試,欲人大功不成。及内人親戚間阻皆魔鬼使然,欲其中道而廢。
道教所言之魔者并非全然為邪惡之類,本有正邪之分。而内魔之患遠多于外魔之擾,當知心若純正絲魔不生,形端氣正邪精驚心。消魔之理不在玄奧之中,但看個人日常之心行舉止如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